体育市场管理人才需求与体育专业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 对我国转型期体育市场管理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是基于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需求和有效体育需求不足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体育市场管理在我国发展的基本现状和体育市场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院校本科教育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开发,坚持体育市场管理的人才培养与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与我国大众体育消费水平及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 体育健身 服务业 课程改革 1 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山东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体育健身需求增加。但是,快速发展大众体育服务业却受到专业人才缺乏的制肘。此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来讲,可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养体育市场管理经营、管理与中介人才,通过与综合性大学或师范院校举办的本科教育的办学模式,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在其相关专业内设置体育健身服务课程,培养体育健身服务方向的专业人才,为山东省体育健身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研究内容
山东省体育市场管理发展状况,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意向性需求量、对专业知识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高校体育专业培养
计划(以枣庄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为例)。 2.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上门访问,电话访谈,比较分析法,对14家单位的人事部门,产权所有者、社区负责人,高校教学负责人进行了访问调查。
3 研究结果
3.1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结构现状分析(见表1)
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结构是体育健身企业问及体育健身企业与消费者问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山东省济南、烟台、青岛、淄博、临沂、潍坊、威海等地主要健身娱乐场所有 50多处,目前主要有好家庭、万年青、满天星、澳瑞特、英派斯、鹰伯尔、军霞、舒华、泰森等十几个品牌,经过几年的竞争与定位,市场份额已趋稳定。但在整体上,山东省体育健身娱乐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在社会办的体育服务经营单位中,多数属个体经营,市场开拓能力较弱,产品更新慢,款式较落后,档次低,设施简陋,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服务营销、服务品牌的意识淡薄。 3.2山东省体育市场管理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3.2.1高层次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匾乏
长期以来,我省体育人才一直是遵循计划经济的模式来培养的,即按竞技、教练、教育、科技、管理和裁判等体育人才进行划分,而熟悉金融、财会、税制、营销、策划和中介等方面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稀缺,直到2005年省内的山东财政学院开始体育产业专
业人才的培养。
3.2.2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体育健身产业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业和副业发展不平衡;二是产业结构和布局上不平衡;三是东西部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的差异分析,东部人均体育经费是西部的2倍多,主要是西部地区体育设施经费的投入单一,仅靠政府投入数量少;东部地区体育场地城乡结合较合理,体育娱乐场地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东部都明显好于西部。 3.3专业知识技能调查分析
体育项目中,武术和健身操分别有72.85%,63.13%的单位急需这方面人才,用人单位需求程度顺序为:健美、乒乓球、游泳、网球、体育舞蹈、高尔夫球、瑜珈功、台球、保龄球、棋牌等,最大需求程度为81.5%,最小需求程度为5.13%;在流行体育项目中,用人单位需求最高的是:游泳 63.28%,健身操60.85%;能熟练掌握并能熟练指导的是:太极拳 75.57%、乒乓球 73.5%、棋牌 68.5%,高尔夫球(含电子屏幕控制系统的室内高尔夫球)71.32%,网球 63.28%,台球 62.88%,瑜珈功 53.13%等;在流行体育项目中不作较高技能要求的是健美操70.32%,体育舞蹈33.85%,保龄球33.71%等。 3.4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访谈调查结果表明,会员制俱乐部和大酒店康乐健身这项窗口因投资大,收费高,参与健身的人群或加入的会员人数较少,加之目前该行业大多数单位这个窗口经济效益不高,实际需求从业员工比
理论上需求要少;投资小,技术含量高的有吸引力的体育项目(如健身操、健美馆、武术类)在用人单位的需求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而投资周期较长的项目(如高尔夫球、体育器材制造与销售等),用人单位需求的不平衡性较为明显;用人单位对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型的,即在通晓流行体育项目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具备整体综合能力,要有管理能力,独立策划设计能力;不仅要有销售意识,还要有服务意识,要懂得顾客心理学等。 4 结论与建议
4.1体育市场管理人才培养主旨是“应用”,即在体育产业和其它与体育营销领域里具备高级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人才。 4.2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教育尚在起步摸索阶段,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及社会需求与反馈要进一步得到实践论证,同时,在教学、管理培养实施过程中,要研究制定出培养学生应对社会需求多样性、多变性而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案。就业多样化的趋势,蕴藏着一定的就业潜力,也对学生乃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4.3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可采取分层次、分时段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并把这种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 4.4体育院校应根据大众体育市场人才需求,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全民市场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开展群众体育的新形势.体育文化到刊,2003,(1).
[2]梁晓龙.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体育文化到刊,2005,(1).
[3]潘喜梅.河南省体育消费特点的研究.辽宁体育科技,2005,(1).
[4]徐宝轩.直面奥运[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o2.60-61.72.93.
[5] hellen jefferson lenskyj.inside the olympic industry power politics,and activism[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130.
[6] robert a. mechikoff,steven g.estes.a history an philosophy of sport an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anciencivilizations to the modem world.
[7]马惠娣.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