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气秘旨修习口诀

心气秘旨修习口诀

来源:好走旅游网


心气秘旨修习口诀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心气秘旨修习口诀 目录

第一章、心气不二 第二章、修心摄气 第三章、修气摄心 第四章、采取真旨 第五章、火候密义 第六章、形神交炼 第七章、致极圣功 第八章、炼魔须知 第九章、女修功诀 第十章、弦外余音 心气秘旨修习口诀 第一章、 心气不二

(此章专言道之本体,辨析后先,乃入道修道之指针也。)

夫人之元性,即是本性元神、本来面目、本来妙觉真心,亦即是大道。所谓:“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恒沙妙德,尽在心原”也。此真心灵灵不昧,了了常知,其体不生不灭,其相无去无来,当下便是,拟议即乖。但人一入后天,识神用事,真心即为妄尘覆盖,随缘迁流,故虚生浪死,轮转六趣,头出头没,无有了期。然此真心,固处圣不增,在凡不减。《永嘉歌》曰:“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惟在人之觉与不觉耳。觉则全妄归真,转识成智;昧则全真即妄,智隐识彰。故北塔祚云:“切忌随他不会他,大随此语播天涯。真净

性中才一念,早是千差与万差。”古圣教人修道,即是修此本来妙觉真心之道。若舍此外求,即是蒸砂成饭,磨砖作镜。

真心与真气,是二是一,所谓先天本性,性中有命,亦即是性命合一。人能息妄心而真心自现,真心现而真气亦在是矣。真心无念,真气无息。若念起即息生,念亡即息灭。故孟子有“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之论。吕祖师云:“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佛密云:“身调则脉调,脉调则气调,气调则心调”。又云:“脉解心通。”皆是此义。

真心与真气不二,妄念与凡息亦是不二。妄念息而真心炳现,凡息自灭;凡息灭而真气焕发,妄念无踪。故修持法门,又兹两歧:一则以修心为主,心修而气自治;一则以修气为主,气静而心自明。入手虽殊,到头无别。此所谓“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只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也。

尚按:修持不外性命,在后天为识神与呼吸,即是色身;在先天为元神与真气,亦称法身。然真从假立,后为先根,乃互为依存,是二是一者(真假先后,皆是对待立名耳)。故功夫,下焉者,由后企先,是为渐法;上焉者,以真摄幻,即是顿修。本章举出心气不二,实即指明性不离命,命不离性,真先既立,假后不存。修真即是去假,炼后即是存先,至简至易,至圣至神者。学者先能明彻此点,则趋向豁呈,可不致有无的放矢之弊矣。 玄机口诀

(据张义尚先生手抄本整理,盛克琦点校)

修仙之法,在乎凝神入气穴。气穴即玄关一窍。此窍在心之下,肾之上,正中虚空之处,前对脐轮后对肾,乃生身立命之根蒂。先天一气,凝而为性;后天

一炁,结而为命。性命之源,生死之蒂,人之寿夭,皆禀于斯,仙圣之种,亦含于斯。知此窍而摄心调养,则命在我;昧此窍而任心所为,则命由于天。如下手之时,以心注定玄关一窍,即以心息相依之法,吸气入之,进则绵绵,出则微微,出息未已,即以入息继之。若心不守窍,则息虽入而神不注,则其关不开,必念念不离而后可。若息不入窍,则心虽守而气不贯,其关亦不开,必息息归根而后可。纵心息俱到而任其出入,则气不聚,而其关亦不开,必若钟离所谓多入少出而后可。兼此三者,勿助勿忘,缓急中度。勿忘即用功不辍,勿助即不须提运助长,以神定气盈,充满丹田,而窍必开,精必至也。譬如密室之中,香烟一缕,始甚微耳,若火不绝,其烟渐渐笼满室中,而空窍所通,无非透射之处。人身真炁,始而腹中,渐而开窍,渐而四肢百骸,亦复如是。能积气,便能生精,不越片时而真气周流,真精自生,所谓九还成大药,片晌显神功也。此窍一开,百窍俱开,有病即于病后微带热痛,或三四日,或七八日,其痛即止,病亦随去;无病即补助,以至交姤还丹,得胎脱胎,超脱神化,皆时候至而妙窍开,不假人力造作而成者。真精生时,只要气足神充,不终日而即达四肢百骸皮肤,状如虫行。如是紧紧用功,顷刻不放,任督二脉,交于唇间,坎离乾坤,小周大周,三车三田,头面涌泉,无处不到。如是刻刻不放,功效无穷,各各不同,结胎脱胎,日合月合,出神入化,尽从此口诀始终妙悟,皆自然而然,而莫知其所以然也。

调息之法,跏跌大坐,收视敛听,以意司其浮沉,勿拘勿纵,绵绵延延,则合于自然之道,始终若是而已。倘若工夫十分用意便错了。何也老子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所以下手,不拘时刻,静定守凝。散放属阴,凝守则虚。忘中之放,则为阴神;忘中之守,则为阳神。内外之心皆忘,温养之心常注,行住

坐卧,常常守柔。放散则为顽空,守静则为真空。静定,则精气神三者皆结。忘形不忘心,忘机不忘守,专守虚无,无中生有,常守则在,惟是不动心也。清净无为,常切照顾,恐有念头。念头才起,便一文一武却之,须是牢守,不可间断。

此上两段,乃明代遗老傅青主先生手抄,并经清儒顾亭林先生朱书批阅的口诀。内中提到还丹、结胎、脱胎、阴神、阳神等,皆是丹书夸大附会的惯例,不足为怪,我们最好不去追究他。除开这些夸大的附会语句而外,在说功夫方面,却是切切实实,明明白白的,不像其他丹书隐隐藏藏,欲说不说,或者都说半留半等,令人不快。所以我认为是古籍中记述气功不可多得的有价值的参考品。 《三车秘旨》

(据张义尚先生手抄本整理,盛克琦点校) 李涵虚 着 入门初步

养生之道,真息为本。不知调养真息,身中便失命根。曹文逸云:“我为诸公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诚要言也。 下手功夫

先静心,次缄口,次调息(心静则气平,不调之调为上)。鼻息平和,然后闭目内观,神注肾根之下阴蹻一脉(此脉在阴囊后,谷道前,上直通于气海),如此片时,将心息提上虚无窍内(脐后腰前,心下肾上,中间一带,不可拘执)。停神安息,以自然为主。心太严则炎,务必顺其自然,即文火也。心太散则冷,务必守其自然,即武火也。文火温养,武火烹煎,始终妙用。内息匀

称,勿忘勿助。是时也,心如虚空,有息相依则不虚;心如太空,有息相随则不空。不虚不空之间,静而又静,清而又清。一切放下,全体皆忘,心神默默,气息绵绵,皆入于杳冥之中,此之谓钻杳冥。杳冥之中有气,一神独觉,此乃真息也。真息发现,薰心酥痒,仍要按入腔子里、虚无窍内,积之累之,则命蒂生而阳气自长,乃可以开关运气矣。 三车秘旨

三车者,三件河车也。第一件运气,即小周天,子午运火也;第二件运精,即玉液河车,运水温养也;第三件精气兼运,即大周天,运先天金水,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也。此三车者,皆以真神、真意斡乎其中。人能知三车秘谛,则精、气、神三品圆全,天、地、人三仙成就矣。佛云:“静演三车”,即此义也。 第一 件河车

运气功夫,所以展窍开关、筑基得药,结丹也。

其中次叙,从虚空中涵养真息为始。收心调息,闭目存神。静之又静,清而又清。一切放下,全体皆忘。混混沌沌,杳杳冥冥。功夫到此,如天之有冬,万物芸芸,各返其根。如日之有夜,刻漏沉沉,各息其心。此无知、无识时也。谁晓得无知、无识之际,才有一阳来复,恰如冬之生春,夜之向曙。蓦地一惊,无烟似有烟,无气似有气,由下丹田薰至心府,即展窍也。使人如梦初醒之候,外别有境,名曰活子时。急起第一河车,采取运行,迟则无形之气化为有形。是气也,名人元,名后天,又名阳火,故曰子时进阳火。

何为进阳火学人把初醒之心,陡地拨转,移过下鹊桥,即天罡前一位,誓愿不传之真诀也。此心名曰天地之心,又名妙心,又名真心,又名真意,又名元神,又名玄关发现。移至尾闾,守而不乱。霎时间,真气温温,从尾闾骨尖两

孔中,透过腰脊,升至玉枕,钻入泥丸,即开关也。古仙云:“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尊。”即指此也。

愚人不知运气,便要舌舐上颚,以承甘露。吁!可笑亦可怜也,皆不得师之过也。岂知运气一道,只可引气入喉。《黄庭经》曰:“服食玄气以长生。”因此阳火之气紫黑色,名曰玄气耳。服食之法,须要口诀,乃能送入气管。否则走入食喉,从何处立得丹基须把这阳气送下气喉,至于玄膺,乃化为甘露之水。玄膺在何处由舌下两道中引入本窍。《黄庭》曰:“玄膺气管受精符。”此之谓也。玄膺,名玄雍,又名玄壅,言人之气到此壅塞也。俗人不知玄妙,气至泥丸,就想他化为神水,如吞茶汤一般。吾恐气管一滴,便叫汝咳而不休矣。盖水者有形之物,安能入得气管惟金液灵妙者可入,故《黄庭》曰:“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汉。”犹言清气出于丹田,玄气入于玄膺,二气转换云尔。气化为水,洒濯心宫,仍落于虚无窍内。宝之裕之,是为筑基。

筑基既久,积累益深,乃有一个时候,照常静坐。忽于丹田中突出一物,有声如风雷之响,有色如星电之光,是为后天中先天药,名曰小药。即起第一河车运之,至于泥丸,始化为液,饵而服之,方得玉液丹头。此得药结丹之始也。以后功夫,复要绵绵不辍,固蒂深根,乃尽养丹之妙。 第二件河车

运精功夫,所以抽坎铅,制离汞,炼己性也。

前此运气日久,得了小药,结了丹头。以后绵绵内息,天然自在,固守丹田。 每早晨间,清坐清卧,其丹如一团软绵,升于心府。仍要收回虚中,杳然无影,方不走失。诀曰:“神返身中气自回” ,正此时也。怀抱日深,忽然间丹田中如春水初生,溶溶漾漾。即守自然之内息,烹之、炼之,其水忽化为热气,

由两胯内边流至涌泉。须要神注两踵,真息随之,此所谓“真人之息以踵”也。如此片时,涌泉静定,即将心返回尾闾,默默守候。忽觉有物来尾闾间,似绵陀,似馒头,似气块,沉滞难行。就要调停内息,专心一志,猛烹极炼。乃有一股热汤,透出尾闾,徐徐过腰脊,滔滔上泥丸。方谓之黄河倒卷,漕溪逆流。此等河车,《大洞经》所云:“勒精卫泥丸。”吕祖所云:“搬精入上宫,不与运气同”也。泥丸宫中,水声震响,久之而水声止息,神即休于其中。持守片时,乃以舌倒舐上颚,鼻中忍气,牙关紧闭,两手反抵坐榻,头面仰对空梁,候他金液满口,其鼻息忍而不播,伊乃啯的一声,流入气管,降下重楼十二阶梯,神水灌注华池矣。这个华池,人多不知。或曰舌胎下,或曰下丹田,皆非也。此华池在人两乳中间,名曰上气海,与玄膺隔一层耳。白玉蟾云:“华池正在气海内”是也。水满华池,走而不守。至于绛宫,心地清凉。入于黄庭,心火泰定。此之谓抽铅制汞,牵虎降龙。既未两卦,周流不息,此玉液炼己之事也。

但此玉液,不能时时常有,须加前头运气功夫。运之数次,乃有一次。若炼到玉液长来之时,则黄中通理,皮肤润泽。心君闲逸,性体光明。对景忘情,在欲无欲,随缘度日,在尘出尘。真意坚牢,剑锋犀利。圆陀陀,光灼灼,赤洒洒,亮铮铮,此炼己纯熟时也,于是讲三车功夫。 第三件河车

运先天精气,丹家名汞迎铅入,情来归性,七返九还之事也。

前此炼己纯熟,汞性通灵,进退自如,雌雄应变。功夫至此,乃可行返还大事。

七返还丹者,先将已成之汞性呼为内丹,于是入室坐圜,把内丹藏于空洞之中。上边如乾,下边如坤,性边属有,命边属无。先要以有入无,然后从无生有,其象如乾精播于坤母,坤乃实腹而为坎。坤精感自乾父,乾乃虚心而为离。乾坤既列,坎离攸分,名为鼎器,即有无妙窍也。离坎二用,借此现形。 原夫以有入无之时也,寂寂静静,心死神存。须知有自己识神,化为惊人、爱人之物,试尔内神。又有诸妖魔物,变为好人、恶人之物,试尔内神。诸般不动,元神湛然。乃更一时焉,有一支阳气发生。譬如坤阴之下,一阳来复。我即运乾宫一阴以迎之(肾气上升,心液下降,本乎自然),名曰以汞迎铅,又曰大坎离交,又曰内外阴阳消息。消息既通,于是命太乙神女俦邱兰者,捧出雌雄两剑,摘而取之,立为丹本,此即七返还丹也。

丹本既立,神气融和,由是一阳渐长而为兑,坎男变为兑女矣(此即庚方月、西江月、蛾眉月诸喻时是也)。因此兑女二字,故丹家名曰首经,又曰女鼎,又曰天癸,因类而言耳。愚人不知,盲修瞎炼,未遇真师之过也。丹士采此首经,名曰摄情归性。首经来时,有如十四岁女子潮信初来,五千四十八日归黄道之时也,又如十五明月,金水。在人身中,总一先天精气,腾腾壮盛之时也。学人到此,即起大河车,运上泥丸。少焉,有美液坠于颚中,大如雀卵葡萄,非麝非蜜,异样甘香,此即九还金液大丹也。

道人服此金液,然后名之曰铅投汞,金并木,后天返先天,婴儿会姹女。婴、姹相逢,朝夕涵养,久之洞见脏腑,内外光明,中有一真,宛然似我,此婴、姹复生婴姹也。得此婴姹者,极须默默调养,时时温存,由灵谷移上天谷,然后出神入化,高会群仙矣。

1、张义尚先生的着作,计划今年出版,出版社是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张义尚先生着作文集,出版计划是一套四册,分别是《丹道薪传》、《武功薪传》、《佛密薪传》和《中医薪传》。

3、其中三册书的稿件,我都看过,非常有学习的价值。读者可以关注出版信息!

4、另外,说明一点,网络流传的《养生蠡测》没有完全汇集张义尚先生的着作,是不完整的。

5、张义尚先生着作的出版,迁延时日很多,希望早日能和读者见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