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不能与3、6、9组成比例的数是( )。
A. 2 B. 3 C. 18 D. 4.5 2.3毫米精密零件画在图纸上是30厘米,图纸比例尺是( )
A. 1:10 B. 1:100 C. 10:1 D. 100:1 3.如图,把一个直径为4cm,高为8cm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答案正确的是( )
A. 100.48 cm2 B. 64cm2 C. 32 cm2
4.一根圆柱形木料长1.5m,把它截成3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37.68dm2 , 这根木料的横截面积是( )dm2。 A. 12.56 B. 9.42 C. 6.28
5.一根铜丝长314 m,正好在一个圆形柱子上绕了100圈,这个柱子的直径是( )。 A. 10m B. 1m C. 1dm D. 1cm 6.一种商品按原价的八五折出售,降价后的价格( )。
A. 比原价降低了85% B. 是原价的85% C. 是原价的15% D. 无法确定
7.某景点2018年春节初一到初三期间,游客达到1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
A. 二成 B. 二成五 C. 七成五 D. 八成 8.一块试验田去年产水稻800千克,比前年增收二成,这块试验田前年产水稻多少千克?列式正确的是( )
A. 800×(1+20%) B. 800×(1﹣20%) C. 800÷(1+20%) D. 800÷(1﹣20%) 9.如果体重减少5kg,记作-5kg,那么+2kg表示( )
A. 体重增加2kg B. 体重是2kg C. 体重减少2kg
10.M为数轴上表示-1的点,将M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到N点,则N点所表示的数为( )。
A. 3 B. 2 C. -4 D. 2或-4 11.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其中一个轮子的直径是6分米,当另一个轮子转一周时,它要转3周,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 )分米.
A. 2 B. 3 C. 6 D. 18 12.某商店出售的面粉袋上标有质量为(25±0.2)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kg。
A. 0.4 B. 0.5 C. 0.6 D. 0.8
二、填空题
13.用24的4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
1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________比例;如果x=7y(x,y都不为0),则x和y成________比例。
15.把一根2米长的圆柱体木料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分米,这跟木料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米.
16.把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削减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7.今年插班生比去年增加了一成五,也就是今年插班生比去年增加了________%;一件上衣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按原价的________%出售。
18.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向东走5千米记作+5千米。那么-9千米表示________。小东先向西走10千米,然后向东走4千米,此时小东的位置可以记作________。
19.如果汽车向东行驶50千米,记作+50千米,那么汽车向西行驶60千米,记作________.
20.某商店出售一种圆珠笔,单价是2.4元,实行优惠,买4送1。这种圆珠笔打________折出售,张老师想买20支,他实际应付________元。
三、解答题
2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3小时行了156千米,照这样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8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22.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得到300元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3.小明的爷爷把小麦堆成两个相同的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1.2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45千克,请你算一算小明家收小麦多少千克? 24.写出A、B、C、D表示的数.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2×9=18,3×6=18,18=18,所以2能与3、6、9组成比例;
选项B,因为3×9=27,3×6=18,27≠18,所以3不能与3、6、9组成比例;
选项C,因为3×18=54,6×9=54,54=54,所以18能与3、6、9组成比例; 选项D,因为3×9=27,4.5×6=27,27=27,所以4.5能与3、6、9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是: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乘的积等于中间两个数字相乘的积,那么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2.D
解析: D
【解析】【解答】解:30厘米:3毫米=300毫米:3毫米=100:1。 故答案为:D。
【分析】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把图上距离换算成毫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化成后项是1的比即可。
3.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8×4×2=64(平方厘米),所以表面积增加了6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增加的面积就是2个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其中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B
解析: B
【解析】【解答】37.68÷4=9.42(dm2) 故答案为:B。
【分析】把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3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4个横截面积,表面积增加的部分÷4=这根木料的横截面积,据此列式解答。
5.B
解析: B
【解析】【解答】这个柱子的直径=314÷100÷3.14 =3.14÷3.14 =1m
故答案为:B。
【分析】用铜丝的长度除以绕的圈数即可得出绕1圈铜丝的长度即圆柱子的底面周长,再用圆柱的底面周长除以π,即可得出这个柱子的直径。
6.B
解析: B
【解析】【解答】 一种商品按原价的八五折出售,降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85%。 故答案为:B。
【分析】打几折,即按原价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十出售,打八五折即按原价的化成百分数即可(分数分子上的数后面加%即可)。
出售,
7.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3÷(15-3)=0.25=25%,25%也就是二成五。 故答案为:B。
【分析】成数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的数,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几=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的人数÷去年的人数,其中去年的人数=今年的人数-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8.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800÷(1+20%)。 故答案为:C。
【分析】比前年增收二成的意思就是比前年增收20%,以前年的产量为单位“1”,去年的产量是前年的(1+20%),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去年的产量除以占前年的分率即可求出前年的产量。
9.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2kg表示体重增加2kg。 故答案为:A。
【分析】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体重减少记作负,那么体重增加就记作正。
10.B
解析:B
【解析】【解答】M点为数轴上的表示-1的点,将M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到N点,
点N对应的数为:-1+3=2. 故答案为:B.
【分析】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原点的左边是负数,从原点向左的每个单位长度分别表示-1、-2、-3…;右边是正数,从原点向右每个单位长度分别表述1、2、3…,解答即可.
11.D
解析: D
【解析】【解答】解:设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x分米,则 3.14x×1=3.14×6×3 3.14x=3.14×18 3.14x÷3.14=3.14×18÷3.14 x=18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应用题,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它们走过的路程是相等的,设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x分米,用一个轮子的周长×圈数=另一个轮子的周长×圈数,据此列比例解答。
12.A
解析: A
【解析】【解答】0.2+0.2=0.4(克) 故答案为:A 【分析】25
0.2表示最多的面粉质量比25kg多0.2kg,最少的面粉质量比25kg少
0.2kg,比标准质量多的质量+比标准质量少的质量=最多相差的质量。
二、填空题
13.3:4=6:8【解析】【解答】24的因数有:1234681224选四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3:4=6:8(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3:4=6:8(答案不唯一)【分析】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用
解析: 3:4=6:8
【解析】【解答】24的因数有:1、2、3、4、6、8、12、24,选四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3:4=6:8。(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3:4=6:8。(答案不唯一)
【分析】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用除法,用这个数连续除以1,2,3,……,除到它本身为止,能整除的就是它的因数,然后选择其中的4个因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是: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乘的积等于中间两个数字相乘的积,那么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14.反;正【解析】【解答】因为分母×分数值=分子所以当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如果x=7y(xy都不为0)则x:y=7x和y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正【分析】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
解析: 反;正
【解析】【解答】 因为分母×分数值=分子,所以当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 如果x=7y(x,y都不为0),则x:y=7,x和y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反;正。
【分析】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
15.06【解析】【解答】因为将一根圆柱形木料平均截成3段后就增加了4个圆柱底面的面积所以圆柱的底面积为:12÷4=3(平方分米)3平方分米=003平方米003×2=006(立方米)故答案为:006【分析
解析:06
【解析】【解答】因为将一根圆柱形木料平均截成3段后就增加了4个圆柱底面的面积, 所以圆柱的底面积为:12÷4=3(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0.03平方米, 0.03×2=0.06(立方米)。
故答案为:0.06 。
【分析】将一个圆柱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4个底面积,表面积增加的部分÷4=圆柱的底面积,要求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据此列式解答。
16.92【解析】【解答】8÷2=4(厘米)314×4²×8=314×16×8=5024×8=40192(立方厘米)故答案为:40192【分析】首先计算圆柱的底面半径圆柱的底面半径=正方体的棱长÷2;然后
解析:92
【解析】【解答】8÷2=4(厘米) 3.14×4²×8 =3.14×16×8 =50.24×8
=401.92(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401.92
【分析】首先计算圆柱的底面半径,圆柱的底面半径=正方体的棱长÷2;然后计算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πr²h,h就是正方体的棱长。
17.15;85【解析】【解答】今年插班生比去年增加了一成五也就是今年插班生比去年增加了15;一件上衣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故答案为:15;85【分析】根据成数折扣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几成即十
解析: 15 ;85
【解析】【解答】 今年插班生比去年增加了一成五,也就是今年插班生比去年增加了15%;一件上衣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 故答案为:15;85。
【分析】根据“成数”、“折扣”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几成即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十;打几折,即按原价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十出售。
18.向西走9千米;-6千米【解析】【解答】解: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9千米表示向西走9千米;小东的位置可以记作-6千米故答案为:向西走9千米;-6千米【分析】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向东走记作正向西走就记
解析: 向西走9千米;-6千米
【解析】【解答】解: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9千米表示向西走9千米;小东的位置可以记作-6千米。
故答案为:向西走9千米;-6千米。
【分析】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向东走记作正,向西走就记作负。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填空即可。
19.﹣60千米【解析】【解答】如果汽车向东行驶50千米记作+50千米那么汽车向西行驶60千米记作-60千米故答案为:-60千米【分析】生活中通常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则向西
解析: ﹣60千米
【解析】【解答】 如果汽车向东行驶50千米,记作+50千米,那么汽车向西行驶60千米,记作-60千米。 故答案为:-60千米。
【分析】生活中,通常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则向西行驶为负,据此解答。
20.八;384【解析】【解答】解:实际售价为:(24×4)÷(4+1)=96÷5=192(元);192÷24=08=8折;192×20=384(元)这种圆珠笔打八折出售张老师想买20支他实际应付384元
解析: 八;38.4
【解析】【解答】解:实际售价为:(2.4×4)÷(4+1)=9.6÷5=1.92(元);1.92÷2.4=0.8=8折;1.92×20=38.4(元),
这种圆珠笔打八折出售,张老师想买20支,他实际应付38.4元。 故答案为:八;38.4。
【分析】“买4送1”的意思就是买5支笔需要付4支的钱数,因此用原来的单价乘4再除以5即可求出实际售价,用实际售价除以原价即可确定折扣。用实际售价乘20即可求出实际应付的钱数。
三、解答题
21.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
解:3x=1248 x=416
答:甲、乙两地相距416千米。
【解析】【分析】本题可以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
=
22. 300×3%=9(元)
答: 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元 。
【解析】【分析】收入中应纳税的钱数×税率=应缴税额,据此解答。 23. 解:底面半径:12.56÷(2×3.14) =12.56÷6.28 =2(米);
这堆小麦的总重量: ×3.14×22×1.2×745 = ×12.56×1.2×745 =12.56×0.4×745 =5.024×745
, 据此代入数据和字母作答即可。
=3742.88(千克)
3742.88×2=7485.76(千克); 答:小明家收小麦7485.76千克。
【解析】【分析】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C,可以求出底面半径r ,C÷2π=r,据此列式解答;要求这堆小麦的总质量,先求出这堆小麦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然后用圆锥的体积×每立方米小麦的质量=一个圆锥形小麦堆的质量,然后乘2即可得到小明家收小麦的总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24
.
【解析】【分析】观察数轴可知,数轴上每个单位长度是1,0的左边是负数部分,从0往左数,分别是-1、-2、-3……,0的右边是正数部分,分别是1、2、3……,据此数一数,写出 A、B、C、D表示的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