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院制剂・ 吲达帕胺胶囊的研制与质量控制 苏乐群,孙淑娟,孟彦,李宏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药剂科,济南市250014) 中图分类号 R9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I2003}07—0401—03 摘要 目的:研究吲达帕胺胶囊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有关物质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 谱法。结果:吲达帕胺在3,7~11.1 ̄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 997,回收率为99.50%,精密度为0.43%;有关物质 检查精密度为0.1%。考察3批样品,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99.07%、99.34%、99.58%;每批样品随机取10粒,所测得的含量均匀 度A+1,80S值均小于15;有关物质均小于1%。结论:以本方法制备的吲达帕胺胶囊,主药和辅料混合均匀,含量及有关物质符合 相关规定,质控方法可靠。 关键词吲达帕胺胶囊;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控制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Indapamide Capsules SU Lequn,SUN Shujuan,MENG Yan,LI Hongjian(Qian Foshan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Jinan 250014) ABSTRACT OBJECTIVE:To prepare indapamide capsules and study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s.METHoDS:The content of indapamide in capsules was determined by UV—spectrophotometry.The other ingredients were determined by HPLC.RES ULTS: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with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3.7~11.1ug/ml(r=0.9 997);the recovery of in~ dapamide was 99,50%.RSD=0.43%,The RSDS of indapamide and other ingredients were 0.43%and 0.1%respectively.The relative percentage contents of 3 batches of sample were 99.07%,99.34%,99.58%respectively,The uniformity A+1.8oS of contents of indapamide in all samples detected was<15 and the content of relevant substances was<1%.C0NCLUSIoN:In the prepared capsules,the indapamide and adj uvant are mixed with uniformity,and the contents of indapamide and relevant substances are up tO the standard and the method of quality controIiS reliable. KEY WORDS indapamide capsule;UV—spectrophotometry;HPLC;quality control 吲达帕胺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 ,片剂在国内、外均已 上市,但国内尚无胶囊剂型,为此,笔者对其胶囊剂的制备及其 质控方法进行了研究。 1.1 仪器 l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515高压泵、手动进样器、2487双 通道紫外检测器(Waters公司);UNIKON930紫外分光光度 计(瑞士康强仪器公司)i KS80D超声波振荡器(Ning bo ke 3 依靠SARS患者口服药历。了解患者用药中出现 的药物不良反应 随着合并用药的增多,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也会增 加。为了有效控制SARS这种烈性传染病,合并用药是难免的。如 何发现ADR,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是药学工作者的职责。 在建立SARS患者口服药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5位患 者住院后不久,便开始应用抗组胺药。于是我们与医师取得联 系,得知其中2位患者应用抗组胺药是因为口服利复星后引起 了皮疹;另外3位则由于用药过多、用药时间过长而不能确定 是应用了哪种药后出现的ADR。医师还反映,这3位患者身上 的皮疹似乎与是否应用抗组胺药无关,并形容患者身上的皮疹 就象用针刺过的小出血点,色泽暗红,没有瘙痒的感觉。根据这 情况,我们通过查对SARS患者口服药历,发现3位患者都 应用了大剂量的甲强龙。恰好有一位患者在甲强龙减量后,皮 疹好转,停用了抗组胺药。于是我们开始怀疑这3位患者身上 的皮疹可能与大剂量激素的应用有关。为了证实推测,我们再 次查阅了药品说明书,发现服用甲强龙可以导致皮肤出现瘀 班、瘀点及皮肤变薄,这与医师形容的患者服药后的表现极其 相似。于是,我们判定这3位患者身上的皮疹可能是由服用甲强 龙引起的。SARS患者口服药历帮助我们初步确定了引起患者出 现ADR的药物,对我们做好ADR监测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一的理解 由于糖皮质激素的生化作用是多系统的“ ,故在临床工作 中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许多疾病具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应 急使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掩盖 某些临床症状,使医师判断病情出现偏差。甚至威胁到患者生 命,这些都是在教学中反复叮嘱的内容。由于甲强龙等激素类 药物对控制SARS有一定作用,因此,医师在选择SARS治疗 药物时经常会选择激素,而且用量较大,用药时间较长.同时选 择补钙剂、胃粘膜保护剂、抗真菌药预防激素类药物可能出现 的骨质疏松、消化道应激性出血及真菌感染等ADR。通过查对 SARS患者口服药历,我们可以了解医师的用药习惯,丰富临 床知识,对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及ADR的预防有了新的理 解和认识。 SARS患者口服药历的建立可以帮助病房药师掌握 SARS患者口服用药的动态变化,还有助于及时发现临床用药 中存在的问题及ADR,丰富医院药师的临床知识,并在开展防 治SARS相关药学课题的研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J严宝霞主编.临床药学各论【M J.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 版社.1999:336. (收稿日期:2003—06—25) 4 依靠SARS患者口服药历。加深对药学相关知识 中国药房 2003年第14卷第7期 China Pharmacy 2003 Vo1.14 No.7 ・40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heng yi qi chang);BSIIO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 公司)。 1.2试药 吲达帕胺(济南高华制药厂);十二烷基硫酸钠(上海硬化 油厂);淀粉(华北制药厂);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上海药用辅 料厂);聚乙烯吡咯烷酮(天津市化学试剂二厂)。 2 方法 2.1 吲达帕胺胶囊的研制 2.1.1 处方及依据:依照《中国药典)2ooo年版吲达帕胺片规 格(2.5rag/片),制定本品规格为2.5mg/粒。每1 000粒用量: 吲达帕胺2.5g,十二烷基硫酸钠2g,淀粉35g,微晶纤维素 30g,微粉硅胶0.7g,5%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适量。本品主 药含量少,为减小主药与辅料的悬殊比例,选用4号胶囊,囊重 在70mg--75mg之间,调节各种辅料构成比例,对处方进行筛 选。 2.1.2 操作工艺:(1)将吲达帕胺过200目筛,淀粉、微晶纤 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过100目筛,备用;(2) 称取处方量的吲达帕胺、淀粉、微晶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 后,混合均匀,备用;(3)配制5%的PVP水溶液,备用;(4)将 吲达帕胺、淀粉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匀,过i00目筛;(5)用5% 的PVP水溶液做粘合剂,过20目筛制粒;(6)所得湿颗粒在 (60±5)℃的烘箱中烘干;(7)干颗粒用18目筛整粒,加入处方 量的微粉硅胶,混匀;(8)进行中间体含量测定;(9)装囊,包装, 检验,入库。 2.2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2.2.1 测定波长的选择:精密称取吲达帕胺15mg,置于50ml 量瓶中,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 于100ml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紫外分光光度计 在200rim--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紫外光谱图显示,在242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详见图1。 图l 吲达帕胺紫外吸收图 Fig l UV—absorption spectrogram of indapamide 按照处方比例精密称取本品6粒所用辅料,置于50ml量 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2.5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在200nm-- 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辅料在242nm波长处无吸收, 故选定242nm为含量测定波长。 2.2.2 含量测定的线性关系研究:精密称取吲达帕胺适量 (18.5mg),置于100ml量瓶中,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 匀,精密量取1.0、1.5、2.0、2.5、3.0ml,分别置于50ml量瓶 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4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 吸收度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为 A=0.05 828C一0.01 598,相关系数r:0.9 997。可见,本品 的乙醇溶液在3.7~11.1 ̄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3 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吲达帕胺12、15、18mg各2份, 分别置于50ml量瓶中,按处方比例向量瓶中加入各种辅料适 ・402。 China Pharmacy 2003 Vo1.14 No.7 量,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2.5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 液;精密称取吲达帕胺15mg,置于50ml量瓶中,不加辅料同上 操作,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在242nm波长处分别 测定吸收度,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50%, RSD=0.43%。由此可见,本方法可行,辅料不影响本品的测 定。 2.2.4溶液的稳定性试验:取标准曲线项下中间浓度(7. g/ m1)的溶液,按规定时间测定溶液吸收度,结果见表1。 表1 溶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Tab 1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tability of the solution 堕 Q ! Q 三垦 A 0.4 950 0.4 965 0.4 969 0.4968 0.4986 0.495l 0.4 947 0.4 962 0.28 由表1数据可见,溶液的吸光值在1d内稳定。 2.2.5 含量测定方法:(1)对照品溶液的有 备:精密称取吲达 帕胺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7.5 ̄g/ml的溶液。(2)供试品溶 液的制备:取本品胶囊20粒,精密称定,倾出内容物,将胶囊壳 擦拭干净后,精密称定,求出平均装量。取内容物混匀后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相当于吲达帕胺7.5mg),置于lOOml量瓶中, 加乙醇适量,充分振摇,使吲达帕胺溶解,加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于5Oral量瓶中,加乙醇稀 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方法: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 I, 在24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 对3批吲达帕胺胶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相对百分含量分 别为99.07%、99.34%、100.58%,均符合规定。 2.2.6 含量均匀度试验:取本品胶囊l粒,倾出内容物,置于 乳钵中,研细,用乙醇分次转移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 洗囊壳,洗液并入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 滤液10ml,置于5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 供试品溶液;另取吲达帕胺对照品,按上述方法制成每lml含 g的对照品溶液,照“2.2.5”项下的方法测定,应符合规定[3】。3 批吲达帕胺胶囊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吲达帕胺胶囊含量均匀率试验结果 Tab 2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the uniformity of contents in indapamide capsules !!I呈 塑丛! 2 !:竖 00l0l3 l04.08 95.踟97.55 l04.89 l00.45 96.59 舛.32 l01.24 l04.92 98.37 6.93 0o10I4 96.86 98.73 l01.30 98.22 l04.35 99.55 l04.6o 95.38 l03.5B 96.0l 6.33 !! 竺:兰塑:垄 塑: !!丝: ! :丝塑:墅 :! 鉴: !丝:垄 :墅 :! 由表2可知,3批吲达帕胺胶囊每批随机取10粒,所测得 的A+1.80S值均小于15,说明该胶囊剂中主药和辅料混合均 匀度符合规定 l。 2.3有关物质检查 2.3.1 溶液的制备:(1)吲达帕胺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 取吲达帕胺对照品50mg,置于lOO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 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0.5mg/ml的对照品溶液。(2)供试品 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用流动相制成每lml中含 0.5mg吲达帕胺的溶液,摇匀,滤过,即得。(3)空白辅料溶液的 制备:按处方比例精密称取2粒胶囊的空白辅料,置于10ml量 瓶中,加流动相超声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4) 分解产物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吲达帕胺胶囊内容物适量(约 含吲达帕胺50rng),共3份,置于25ml量瓶中,分别加水、 中国药房 2003年第14卷第7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0.1mol/L HCl、0.1mol/L NaOH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置于 lO01Z水浴中加热数小时,取出,分别精密量取1.Oml,置于 lO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2.3.2 有关物质测定波长的选择: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 (二部)对吲达帕胺进行色谱测定的方法,检测波长为240nm。 (1)吲达帕胺对照品的色谱测定:精取吲达帕胺对照品溶液 20 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详见图2。由图2可知,吲达帕 胺保留时间为5.611,理论塔板数按吲达帕胺峰计算应不低于 3 000,吲达帕胺与有关物质各峰分离度均符合规定。(2)辅料、 溶剂的色谱测定:精取辅料液、溶剂2 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 谱,详见图3。由图3可见,辅料与溶剂在此条件下均无吸收,说 明用本方法测定吲达帕胺的有关物质,方法可行。 AU AIf 0 00 2 00 4 00 6 0o 8 00 10 00(rain) 0 00 2 00 4 00 6 00 8 00 10 00I2 00(姗n) 图2 吲达帕胺色谱图 图3辅料色谱图 Fig 2 Chromatogram of in- Fig 3 Chromatogram of dapamide adjuvant 2.3.3 吲达帕胺有关物质线性关系考察:分别取对照品溶液 0.5、0.75、1.0、1.25、1.5ml,置于lOO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 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 l,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主峰面 积。以峰面积对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得直线方程A=19 339C+ 109 554,相关系数r=0.9 995。结果表明,吲达帕胺在浓度为 2.5~7.5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即在1.0%浓度范围内 可对供试品有关物质定量检测。 2.3.4 有关物质精密度试验:取本品内容物细粉适量,按 “2.3.1(2)”项下方法操作,加流动相制成每lml含 g的对照 溶液,精取20 l注入液相色谱仪,重复5次,测定结果的精密 度为0.1%。由此可见,本试验采用的各种条件可保证结果的 精密度符合要求。 2.3.5仪器最小检出量测定: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lml,置于 lOO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该溶液 lml,置于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 取该溶液lml,置于 AU ● - / _ ● 谱条件下对吲达帕胺的 图4 最小检出量色谱图 最小检出量为0.01ng。 Fig 4 Chromatogram of mini・ 2.3.6 分解产物的测 mum detection 定:分别精密量取高温、酸、碱降解溶液各20 l,注入高效液相 色谱仪,得各降解产物的色谱图,详见图5、图6、图7。降解图谱 显示,5min 6min之间无降解产物峰,即各降解产物与主峰能 够很好分离。 中国药房2003年第14卷第7期 2.3.7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取供试品溶液lml,置于lOOml量 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即得1%的对照溶液(每lml中 含吲达帕胺5 g)。取对照溶液20 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 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10%;再另取供 试品溶液20 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详见图8。 AU AU :lI .。 —— —_—__ 0 00 2 00 4 00 6 00 8.0010 00I2 00I4 00(姗n) 0 00 2 00 4 00 6 00 8.0010.00I2.00I4 00(rain 图5 吲达帕胺胶囊水降解 图6 吲达帕胺胶囊酸降解 色谱图 色谱图 Fig 5 Chromatogram of Fig 6 Chromatogram of hydrolysates of indapamide acid degradation products capsules Auof indapamide capsules 0 00 2.00 4 00 6.00 8 0010 00I2 00I4 00【mm 0.00 4 00 8 00 12 00 16 00 20 00<mln) 图7 吲达帕胺胶囊碱降解 图8 有关物质色谱图 色谱图 Fig 8 Chromatograms of Fig 7 Chromatogram of relevant substances alkaline degradation prod— ucts of indapamide capsules 根据图8计算各杂质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对照液主峰面 积,即有关物质不得大于1%。依此法对3批吲达帕胺胶囊有关 物质进行了检查,结果见表3。 表3 吲达帕胺胶囊有关物质检查结果 Tab 3 Detection results of relevant substances in inda. pamide capsules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药品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回收率高,重现性 好。以本方法制备的吲达帕胺胶囊,主药和辅料混合均匀,含量 及有关物质符合相关规定,质控方法可靠。 参考文献 【1】臧恒昌主编.中国处方药用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1:188. 【2】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二部. 200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Oo0:附录ⅣA. 【3】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二部. 200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附录X E. (收稿日期:2002—09—23修回日期2OO2—12-03) China Pharmacy 2003 Vo1.14 No.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