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来源:好走旅游网
学校体育学2019年(第9卷)第04期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4.075

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郭国谨

(福建省漳平第二中学 福建龙岩 364400)

摘 要:随着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学生进行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也迫切需要探究新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逐步培养体育核心素养。但是,从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看,存在部分体育教师不知道如何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现象。基于此,笔者从自身高中体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提出的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高中体育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开展体育教学提供参考。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体育 乐趣 体能训练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a)-0075-02

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全面推进,对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理念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同时,教师也应当将教学的重点偏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层面,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1 优化课程内容,享受体育乐趣

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注重课堂趣味性的构建,从而使学生在激发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体会体育课程的乐趣,主动投入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

例如,在进行“短跑”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竞技类游戏来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从而促进趣味性课堂的构建。在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短跑技能的强弱,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得每个小组中学生的短跑技能和速度的程度相当。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上述划分好的小组进行短跑竞技比赛,使得每小组在比赛当中决选出本小组的冠军。紧接着,教师将每小组的冠军组织成一个新的小组,引导该小组再进行短跑比赛,从而赛出本班的冠军。显然,教师以上述小组竞技类的游戏展开“短跑”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激发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短跑锻炼当中,并且以组员竞争到组间合作的过程,使得学生提升对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明确指向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不难看出,在进行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优化体育教学的内容,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享受课堂的乐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的身体发育需要,进行针对性、多样性的体能训练设计,从而促进学生的体质得到全面增强。

例如,在进行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课练”的活动来丰富学生体能训练的内容,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课课练”是较早的在体育课程中提高学生体能的教学活动,但是随着减负的教学观念的提出,“课课练”被推下体育课堂教学的舞台,而随着近几年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课课练”又重现登上体育课堂之中。在进行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跳绳”作为课课练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每节体育课堂中都以跳绳来锻炼自己的动作协调性,夯实自己的肌肉群,增强免疫力,从而逐步实现体质的增强;同时,教师还可以应用田径类的拓展运动项目来开展课课练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心肺发育,提升学生的耐力,逐步实现身体机能的锻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应用健美操的形式来开展课课练活动,促进学生韧带的锻炼。显而易见,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开展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当前学生身体结构,以及身体的机能,构建多样丰富体能的练习,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落实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要求。

3 培育立德树人,健全学生人格

高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将“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促进学生在进行体育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实现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开展高中体育排球课的教学中,因为排球的击打是依靠学生的手臂而不是手掌,但是女生由于手劲较小,因此,很难控制排球的运动方向以及发出的力度,面对这样的情况,部分女生会降低学习排球的信心,从自身觉得排球不适合女生练习,也就会产生放弃排球锻炼的观念,在进行排球练习时也垂头丧气。这时,教师可以将中国女排比赛的视频以及郎平的事迹讲述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从郎平的事迹当中感受女排的精神,学习郎平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从女排比赛的场景中构筑练习的信心。之后,再进行

2 丰富体能练习,全面增强体质

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丰富体能练习的形式,全面

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是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对体育课程的要求,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意义。因此,在开展高中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当前学生

①作者简介:郭国谨(1973—),男,汉族,福建龙岩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乐动体育课堂。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752019年(第9卷)第04期学校体育学

排球练习的过程中,尽管学生还是很难控制排球的方向和发球的力度,但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郎平的事迹和中国女排的精神,使得学生在坚定信心中不畏困难,坚持排球的练习。不难看出,在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开展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将“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引入课堂当中,促进学生在练习体育技能的同时,实现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逐步满足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

4 培养坚毅精神,锤炼学生意志

“坚毅精神”是体育精神的代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锻炼的同时,不断锤炼学生的意志,帮助学生培养坚毅的精神。

例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限时800m跑是各体育教师用来发展学生心肺机能,提升学生耐力的体育教学项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看到,许多学生在400m,甚至200m的时候,就想要放弃。就拿笔者的一节800m限时跑教学来说,笔者将限时800m跑的时间制定为3min40s,但是当部分学生在400m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大半,这些学生觉得自己已经完不成教师规定的任务,索性就放弃800m跑,这时,笔者跑到这些学生的身边,用语言鼓励学生坚持到底将800m跑完,并且,笔者也在跑道当中,陪着学生将剩下的距离跑

(上接74页)

完。有了教师的言语鼓励和行动上的支持,学生也坚持跑完

了800m。可见,在进行800m限时跑的教学中,教师言语和行动上的鼓励,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时,锤炼学生的意志,促进坚毅精神的形成。显然,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开展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教师应当借由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坚毅的精神,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在进行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优化教学的内容,促进趣味性高中体育课程的构建,丰富体育课程中的体能训练,增强学生的体质,并且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兼顾学生坚毅品质的形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落实当前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戴燕,辛艳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8):128,135.[2] 刘俊.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运动,2018(12):116-117.

[3] 罗海辉,董翠英.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210-211.3.2 建议

(1)课程体系应以提高航海专业体育技能为主干。

航海专业体育课程体系应符合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航海人才的要求,以提高航海专业体育技能为主干

(2)体育课程体系内容改革。

建议将航海类院校航海专业体育课程延至3年,教学总时数为216学时。航海专业在一、二年级开设必修课,三年级开设选修课。必修为与职业核心相关的课程:包括一般身体素质、专业身体素质、航海体育技能来实现专业教学目标。选修为与职业社会相适应、职业的安全健康、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相关的课程。

(3)建立海上实训中心。

(4)课程评分标准应随课程的调整做相应的改变。评价体系向过程化、弹性化、综合化转换,树立身、心、群三维评价观。理论部分以救生救护两方面进行评价。实践部分从健康指标、体能指标与航海体育技能指标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采用绝对评价指标和弹性评价指标。

美大学在三学期设置搏击课、第四学期设置定向越野课,

评分比例分别为70%。上述结果说明,在专业体育技能课程评分中,上海海事大学明显少于同类院校,这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2.3 国内航海类院校航海专业航海体育技能

2.3.1 游泳

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三个院校在游泳教学上都是以蛙泳、自由泳为主,但在急救、救生、海上生存教学上和期末考核各有不同。大连海事大学在一、二学期都有救生教学,三、四学期开设急救、海上生存科目,在期末考核也有明确的要求。集美大学在总课时上明显少于上海、大连海事大学,但对救生、急救也有考核内容。上海海事大学强调航海实用游泳技术,具备海上长距离游泳能力,但对急救、救生、海上生存没有设置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这不利于航海体育技能的全面发展。

2.3.2 综合器械

大连海事大学在综合器械的教学时数上占总学时的22.2%,考核标准在三、四学期占体育总成绩的30%,教师上课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与考核。集美大学在综合器械的教学时数上也占总学时的22.2%,在一、二学期分别占体育总成绩的50%和60%。上海海事大学在综合器械的教学时数上为20学时,占总学时的13.8%,考核标准占个学期的10%。

参考文献

[1] 张松,刘贺.航海类专业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2(2):64-65.

[2] 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瑛玮,王东.航海院校航海专业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体育学刊,2009,14(4):60-62.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体育课程体系内容中航海体育技能课程种类偏少。我国航海类院校航海专业体育课程体系上,沿袭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忽视了航海专业的职业特征与需求。

(2)体育课程教学时数偏少,教学时数配置不科学。国内大学一般都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从航海类专业运动技能培养上,显得时数偏少,不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安排应符合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的规律。76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