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15年6月震惊世界的滑铁卢战役中,一名彪悍的传令兵穿过炮火硝烟,向法军统帅拿破仑飞奔而来,呈上一份夹在马鞍中的紧急信件。拿破仑边看急件边问传令兵:“你受伤了吗?”“不,被杀死了。”传令兵说完,当即从马背上摔下来停止了呼吸。经军医验证,死者没有负伤。但这个勇敢的士兵曾向长官保证,他一定“死”在完成任务之后。
2、我国古籍《战国策·楚策四》中记载: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赢。他在魏王面前只用空弓虚射就打下一只雁来。魏王很奇怪,他解释说,这是受过箭伤的雁,它之所以掉下来是因为“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3、法国知名作家和政治家加拉在法国大革命时担任司法要职。1793年1月,他奉命审判国王路易十六死刑。他非常讨厌这项工作,便暗自发誓,再也不使用他宣读判决书时戴的金 边眼镜。40年以后,他有一个任神甫的好友来访,不巧加拉有事外出,他朋友在等他回来时看到那副眼镜并戴在自己脸上,加拉回来看到朋友戴着那副眼镜的形象时,受到异常打击,心脏病突发而死亡。不知内情的朋友却在主持他葬礼时仍戴着那副使好友致死的眼镜。
4、法国东部里昂城的大富翁贾凯顿一生财资甚佳。一八八二年,经济界发生突变,当他得知自己的全部财产竞贬值为十万法郎时,在绝望中撒手人世。然而悲剧并没有到此结束,他的外甥,一个一直很穷的人,当被宣布为舅父十万法郎财产继承人时,却又因过分兴奋而休克去世。
5、本世纪三十年代,安徽某地发生一件奇事,一天夜晚,一身强力壮的歹徒尾追一个弱不禁风的少女欲图不轨。少妇被逼到墙角时急中生智,待歹徒追到身后突然猛一回头,头发四散、怒目圆睁、厉块尖叫,歹徒猝不及防,在万分惊骇中倒地丧生,少妇万没想到略施小计却闹出了人命。
6、美国一个电气工人,在一个四周布满高压电器设备的工作台上工作。虽然采取了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他仍时时担心会触电送了命。有一天,他在工作时不慎碰到一根电线,马上倒地死去。尸检发现,他的身体皱缩起来,皮肤变成了浅蓝色,这是触电致死者的典型特征。可是,后来证实,当他碰触电线时,电闸并没有合上,他是被自己以为触电的意念杀死的。
7、意念自杀的现象也常常发生在医院。苏联一家医院的门诊部,来了一位忧心忡忡的老太太,经检查后没有病况。为了使她放心,年轻的医师安慰道:“你身体很好,我们会在同时死去的。”老太太满意而去。不久,这位老太太又到医院去,当她听说那位给她看病的医生已经突然死去时,她大吃一惊,并喃喃道:“他都死了,我怎么还能活着呢?”话毕便倒地死去了。
8、美国休斯敦一家医院,手术室里的麻醉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从未在他手下发生过麻醉致死的情况。然而一次手术中,一个病人正处在正常的麻醉状态,手术也很顺利的情况下,突然心脏停止了跳动。医生们百思不解。后来才知道,有人在手术前告诉过病人,麻醉不当能使人丧命。病人在极度恐惧的心理状态下走上手术台,产生了强烈的死亡意念,最后真的把自己杀死了。
9、1930年,印度一名医生曾用死囚作了一次心理学试验,从而证实意念恐惧可以致人于死命。医生预先向死囚宣讲,如果人流血过多必死无疑。行刑那天,死囚双眼被蒙住后,被绑在一张桌子上,医生刺破他的皮肤,同时让挂在桌子上的容器开始滴水,滴哒、滴哒……可怕的滴水声使死囚误认为自己的血液大量流出,结果气绝身亡。从心理角度看,这就是意念自杀。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曾采用过许多惨无人道的手段,在各国囚犯中进行试验,使无数男女老幼死于意念自杀。
10、我国某地也发生过这样的悲剧。一男子到某工厂玩耍,误入工厂的冷藏车间,被人无意关在里面。开始他并不介意,也没有感到寒冷。他大声喊叫无济于事后,便在车间里闲逛等待。谁知,当他抬头看到“冷冻”二字后,顿时心里紧张起来,一种死亡的威胁向他袭来。他越想越怕,越怕越冷,最后蜷缩成一团,在惊恐中死去。而实际上,车间的冷冻机并没有打开。
11、美国洛杉矶一家体育馆内,一场激动人心的足球赛正在进行。观众们全神贯注,兴高彩烈。这时,场内值班医生接收了几个食物中毒的观众,询问后得知他们均喝过自动售货机的清凉饮料。医生便叫广播员通知:喝过自动售货机饮料的人要当心。通知刚刚播出,整个体育馆立即乱成一团,很多喝过饮料的观众都倒地呕吐不止。200多人当场被送进医院。后来经有关方面检验,清凉饮料根本无毒,纯属一场虚惊。听到这个消息,躺在病床上的许多人中毒症状倾刻烟消云散,又重新奔进了体育馆。这是一个典型的“意念中毒”的例子。
意念自杀自古以来并不少见,而且一直是一个谜,并且被蒙上神秘的色彩。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谜正在被揭开。最近,美国两位医学博士对一些意念自杀者的尸体进行了解剖,他们发现死者的心肌细胞呈现大量坏死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医学家们确认,心脏细胞坏死是由于肾上腺素大量分泌造成的。人体肾上腺有两个,分别定居在左右肾脏的上面,每个重有3-5克,它们周围连接着不少血管,一方面运送养料,一方面输送激素。人类认识肾上腺仅仅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早在1563年意大利威尼斯的医生已注意到肾上腺的存在,但直到1923年,一位名叫魏斯洛的学者才给它取了大名-肾上腺。
长期以来,人们并不了解肾上腺的重要性,使肾上腺声名大振的是美国医生阿狄森。他于1855年发现肾上腺会引起牵涉到全身性变化的疾病,从而轰动了整个医学界,致使学者们对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另眼看待,竞相研究。肾上腺素是人体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
激素,它具有使心脏跳动加快、加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体只分泌少量肾上腺素,就足可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但是,当人体在极度紧张、兴奋、绝望、恐惧、惊吓、愤怒等强烈的意念活动下,可以引起肾上腺分泌大量激素,由此人的心脏跳动加速,呼吸急促,全身肌肉紧张,正是由于这种应激性反应,某些人被自己的意念杀死了。
所谓意念自杀和受惊吓致病源出一理,而且是心理和生理因素二者相互影响所起的作用。武松能打死吊睛白额虎,是勇敢无畏的结果,周瑜三气而壮年折腰,是脆弱多忧结果。
摘自《奥秘》1990年第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