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泺;高明;慈恩;王子芳;魏朝富;徐畅
【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 【年(卷),期】2010(019)003
【摘 要】为探讨长期定位试验田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特征,采用室内恒温通气培养法,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在65%条件下,测定不同耕作方式下表层土壤(0~20cm)在不同温度下的NH_4~+和NO_4~-含量,并计算氮素矿化量和硝化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均增强,几种耕作方式下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均表现为35℃>30℃>25℃.保护性耕作与水旱轮作和常规平作之间的矿化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垄作免耕>厢作免耕>水旱轮作>常规平作.土壤氮素最终硝化率达到了60%~80%,表现为常规平作最高,水旱轮作次之,厢作免耕最低.矿化率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对数均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9,r~2=0.97,r~2=0.96,Ph是影响硝化作用的重要因素,硝化率与土壤Ph成显著正相关,r~2=0.991. 【总页数】6页(P733-738)
【作 者】余泺;高明;慈恩;王子芳;魏朝富;徐畅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北碚,400716;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北碚,400716;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北碚,400716;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北碚,400716;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北碚,400716;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北碚,40071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153.6 【相关文献】
1.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J], 辛艳;王瑄;邱野;徐璐;刘宇 2.耕作方式对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氮素矿化的影响 [J], 刘玮;蒋先军
3.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肥力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雷娟玮;于晓芳;高聚林;马达灵;王志刚;孙继颖;胡树平;许鹏
4.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肥力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雷娟玮;于晓芳;高聚林;马达灵;王志刚;孙继颖;胡树平;许鹏
5.广西甘蔗地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特征 [J], 甘磊;李健;李帅;韦灵;Saeed Rad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