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运用李振寿方标正达建设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其中建筑业的发展速度最快。因此对建筑工程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具有的特点是工程量大、工期长、施工工艺相对复杂等。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学科的内容,各个学科间又存在着交叉的关系,所以相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应更加重视施工阶段,对其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引入BIM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阶段的工作效率、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帮助企业控制工程成本,使建筑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运用1前言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做好节点的连接工作在技术。在我国的一些招标项目中已经开始要求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中使用BIM技术,有效的推动了BIM技术的使用和发展,然而,现在一些施工企业将BIM技术作为招投标是否成功的筹码,多数企业在中标后还在沿用老旧的施工管理方式,这样就有悖于招标的目的。项目施工管理的各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动态管理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目前在我国的施工企业中还有大部分企业在延续使用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精细化管理模式,这样就给管理带来了弊端,使管理变得混乱,无法对成本进行良好的控制。因此要想转变现有的局面应引进先进的技术,BIM技术的使用就很好的强化施工阶段管理的水平,提升工程的整体效率和工程质量。4BIM技术在工程施工阶段中的应用4.1BIM技术在施工技术方面的应用(1)在即将建立模型前,要想将其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可以使用IFC或者是rvt将文件导入到专业的设计软件中。例如,在对钢结构及相对复杂点进行进一步设计时可以使用Tekla,在对幕墙或是复杂的异形结构进行深入设计时可以使用CA⁃TIA;(2)在进行碰撞检测后应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2BIM技术简介和优点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有效的运用BIM技术,可以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有效的沟通可以提升施工阶段的管理效果。还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的发现施工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并使用适合的措施解决问题,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可以顺利的进行。在工程施工阶段使用BIM技术可以有效的优化工程资源并提升使用效率;良好的运用BIM技术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基础上还可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将BIM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在提升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缩短工期的目标。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BIM技术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给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保证,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可以顺利的进行。分析,分析后可再对整体结构、水暖管线等进行及时地调节、更新和细化,可直接在BIM建模软件中完成。在使用其它相关软件进行碰撞检测时,可以利用BIM模型对所建立起的结构、机电等进行碰撞检查,再将所需要检测的内容传输到施工模拟软件或是碰撞检测软件中,可以使用专业的文件输入系统,例如IFC、rvt,利用这样的方式对管线和结构等进行综合的碰撞试验,同时还可以通过模拟的形式将重要的环节和建筑的过程进行展示。这样做可以在施工前就发现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将其纠正,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的现象,更好的对施工方案、施工材料等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分配。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所使用的施工模拟软件和碰撞检测软件主要来自于我国清华大学本课题组研发的基于BIM的工程项目4D动态管理系统以及一些国外研发的软件。在对图纸进行联合审核时,可在BIM软件系统中查询到图纸的相关问题,在完成问题查询工作后相关的管理人员可运用BIM系统所建立起的工作平台针对不同的问题找出与其匹配的专业人员,并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专业人在对问题进行处理时可以直接利用BIM模型中进行修改。此外,图纸设计人员还可以利用BIM系统对图纸进行审核,找出设计时考虑不到位的地方并及时的纠正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BIM图纸审核系统可以有效的帮助设计人员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修正和完善,省去了施工中图纸变更所带来的麻烦。三维技3国内施工企业BIM应用现状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使用的工序与之前相比也相对繁杂,资金量的投入和使用也有一定的增加,因此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将BIM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可以很好的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解决目前的困境。目前,BIM技术被广泛的使用到各大建筑企业中但是成效并不显著。其在企业中的使用效果对企业的各方面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领导层的扶持力度、所制定的相关制度以及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支持态度等。国内一些招标项目已经开始要求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中使用BIM38
2018.07
建筑工程术交底,指的是使用三维BIM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与投影大屏相连向施工人员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出虚拟的施工对象,使用这项技术可以更加直观的向施工人员展示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关键技术以及相关的出错点,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由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上述问题让施工人员进行反复的观看,让施工人员对施工内容、施工过程、施工技术等进行深入的理解同时了解设计者的意图,防止施工中出现问题。建构图纸、技术资料管理体系,可以使用BIM技术建立起相关的施工图纸、资料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将使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管理,主要的资料包括工程合同、招投标资料、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施工组织、安全、进度等,这样可以为工程竣工后的验收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方便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Doors&Windows
4.2BIM技术施工进度的控制在使用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制定出实际施工情况的进度表并可以对施工的进度进行实时的监管。通常情况下,在利用BIM技术建立起的相关系统具有一定的提醒功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对施工的进度、施工量的计算等进行提醒和统计,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作效率。进行施工计划模型编制的过程中,网络横道图编制法是目前工程施工中常使用的方法。但是其在编制的过程中无法保证网络横道图的准确性,还要对其进行分解再编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施工的进程,如果施工中出现突发情况还要对整体工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和重新计算同时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重新调整,如调整不及时会直接给工程进度带来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技术构建起可视化效果图,可以模拟出相关的信息,有效的推动工程施工的进行。施工阶段发生的安全隐患、工程死角进行有效的排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很多施工企业虽然已经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相关的防范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还是会出现因安全问题所引发的事故。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可以很好的将施工流程、施工细节等通过模拟实验向施工人员进行演示。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较多所需要的时间也较长,因此在施工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也较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会隐藏各种安全隐患。要想有效的避免施工阶段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应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将BIM技术合理的运用到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给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的环境。运用BIM技术来保证施工的安全主要是利用其建立起模拟的施工环境,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识别和再现,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对施工方案中的问题进行排查并可以让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同时管理人员可根据模拟情景做出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4.5BIM技术在施工成本管理方面的应用在利用BIM技术进行成本管理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是企业的内部结算,其可以对物料的采买进行有效的额控制,防止出现物料采买过量的情况;其次控制物料的领取,在对物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使用BIM技术,可以将物料的领取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管理人员可根据施工的内容、进度等对需要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预算,合理的运用BIM技术对物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做好物料管控工作。4.6分层次创建BIM团队4.3BIM技术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关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优化和创新,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也更多元化,但是在进行整体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在施工中由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在对所需使用的材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实施的监管导致材料使用出现不规范的想象。如果在施工阶段有效的利用BIM技术就可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因此,在施工阶段使用BIM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强管理的力度同时对工程进行进行较好的控制,并可以如实反馈施工情况,帮助管理人员及时的掌握相关信息对施工阶段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首先在使用BIM技术后,可以将整个的施工过程运用虚拟化的方式进行演示,同时通过全视屏截面对以制定的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检验,来提升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其次使用BIM技术对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管理,在建立施工进度模型时可以使其更具体、更具可行性,同时将施工进度模型与三维模型相连接对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的管理,增进合同双方的交流。最后可以利用BIM技术中的演示功能做好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提升施工的效率。主管人员,主要包括项目的主创人员、培训人员和可行性计划制定人员,这些相关的主管人员主要是研究怎样利用BIM技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BIM技术提升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业务主管,是利用BIM技术对具体的岗位流程、计划等制定处相关的制度,并对相关的技术进行维护和监督,同时对BIM技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项目相关负责人员,在使用BIM技术时,项目的负责人员主要负责的内容包括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各项技术的实施以及项目内容的具体实施,同时还应保证模型交付使用的时间可以达到投标前和施工阶段的要求;工程师在是BIM团队的灵魂,负责企业项目BIM技术的建模、报价和动态维护。5结语4.4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总而言之,经济的发展带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发展我们迎来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的形势下,我国的建筑行业驶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快速的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帮助。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BIM技术,它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建筑行业的科技水平,并推动建筑行业向高新方向发展。目前,在我国各项建筑工程中使用BIM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的利用BIM技术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真正的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目前的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会给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危险,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影响,同时还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在施工阶段进行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人们对安全管理工作认识的提升,很多施工企业加大了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力度,将可能会在参考文献:[1]杨士超.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过程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6.[2]薛山.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工程质量控制[D].郑州大学,2018.07
39
Doors&Windows
2016.[3]周天虎.基于BIM的施工质量控制应用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4]栾凤娇.BIM技术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5]张海龙.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6]张坤南.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可视化仿真应用研究[D].青岛(上接第25页)前景。建筑工程理工大学,2015.[7]杨东旭.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可视化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作者简介:姓名:李振寿(1969—)。性别:男,籍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4开发新的节能环保技术4.1蓄冷空调的使用我国许多城市的用电情况都十分紧张,在用电标准上白天与夜间也不同,白天比较贵,晚上相对便宜。因此可以在夜间电费低时可采用储冷空调进行降温储存能量,白天电费高时可采用冰水释放能量替代用电,从而降低用电成本,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置。与以往的统一设置相比,个性化设置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6结束语4.2热回收技术采用热回收技术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热回收技术顾名思义即:通过热回收技术回收空调排放到空气中的热量,用来加热生活用水等用途,从而进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空调对于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应时刻关注如何节能减排,不断完善空调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技术。在提高空调节能效果的同时,还应重视可再生资源在空调中的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节能环保,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相信今后,在空调节能技术的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下,会使空调的节能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好。中国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环境友好型社会。5未来技术的新发展在新技术的影响下,空调的发展受到不断的冲击,其中新风预处理系统、冰蓄冷和低温送风系统、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和个性化送风系统四项新技术对空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几种新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5.1新风预处理系统应用新风预处理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由热回收新风预处理系统和除湿新风预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这两种功能相互结合协调,最终实现其功能。热回收新风预处理系统主要用于控制排风中的能量,回收以减少能量损失,同时还可以控制相关条件,如常用的湿度和温度控制。该系统精度不高,一般用于要求较低的设备中。本发明的除湿新风预处理系统精度高,可以实现对干湿度、温度等的精确控制,二者的结合可以很好地实现其功能,达到节能的目的。5.2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的应用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得到了综合利用。它由冰蓄冷系统和低温送风系统组成。充分研究和利用两种系统的优势,紧密结合两种系统的优势,构建新型蓄冰和低温送风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还可以调节室内湿度等条件,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实现节能。5.3新风系统的应用低温送风单元构成的新风单元,利用该新风单元实现送风功能。新风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保证其性,从而保证其有效性。同时,在运行新风和排风时,采用全热交换器实现,有效降低了空调能耗。5.4个性化送风系统的应用个性化送风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其个性化功能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设置相应的空调设参考文献:[1]刘雄.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策略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7(15):193.[2]吝国超.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4191.[3]刘君.浅论暖通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8):1358.[4]段卫杰.空调通风专业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3(23):333.[5]王良科.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概述[J].商品与质量,2017(43):181+197.40
2018.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