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敬字开头的成语】_第一个字是敬的成语_带敬字的成语

来源:好走旅游网
敬字开头的成语:敬酒不吃吃罚酒、敬上接下、敬小慎微、敬贤重士、敬贤下士、敬贤爱士、敬天爱民、敬授人时、敬授民时、敬事后食、敬事不暇、敬时爱日、敬上爱下、敬老恤贫、敬老怜贫、敬老慈少、敬老慈穉、敬姜犹绩、敬老尊贤、敬业乐群、敬老慈幼、敬陈管见、敬终慎始、敬若神明、敬贤礼士、敬如上宾、敬谢不敏、敬而远之、敬恭桑梓、敬之如宾、敬布腹心、敬老慈

稚、敬老爱幼、敬鬼神而远之

【成语解释】

(1)敬酒不吃吃罚酒:比喻对某些必须做的事不肯主动去做,结果却被迫去做

(2)敬上接下: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3)敬小慎微: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4)敬贤重士:见“敬贤爱士”。

(5)敬贤下士: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6)敬贤爱士: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7)敬天爱民:敬奉天命,爱护百姓。

(8)敬授人时: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9)敬授民时:见“敬授人时”。

(10)敬事后食:语本《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谓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

(11)敬事不暇:敬:恭敬。事:侍奉,为他人效劳。暇:空闲。恭敬地为他人奔走效劳,忙得没有闲暇之时。

(12)敬时爱日:谓珍惜时间。

(13)敬上爱下: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14)敬老恤贫: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15)敬老怜贫: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16)敬老慈少:见“敬老慈幼”。 (17)敬老慈穉:见“敬老慈幼”。

(18)敬姜犹绩:《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19)敬老尊贤: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20)敬业乐群: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21)敬老慈幼: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22)敬陈管见:敬陈:恭敬地陈述;管见:从管子里观看东西,所见极小,指浅陋的见解。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多用于自谦词。

(23)敬终慎始:为人处事小心谨慎。

(24)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25)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26)敬如上宾:上宾:尊贵之客。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

(27)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28)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29)敬恭桑梓: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30)敬之如宾:敬:尊敬;宾:宾客。像对待宾客那样尊敬对方

(31)敬布腹心:布:陈述;腹心:真诚的心意。表示恭谨地陈述真诚的心意

(32)敬老慈稚:敬:尊敬;慈:怜爱;稚:幼小。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33)敬老爱幼:尊敬老人,爱护小孩

(34)敬鬼神而远之: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