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题 报 告
——PMI指数
研发部
2015年6月9日
专题报告 目录
一、概念 ......................................... - 1 - 二、PMI指数的计算方法 ........................... - 2 - 三、和实体经济的比较 ............................. - 3 - 四、PMI的应用 ................................... - 6 - 五、世界各国PMI指数情况 ......................... - 6 -
2
PMI指数与实体经济
一、概念
PMI指数体系主要有制造业PMI指数和服务业PMI指数,有些国家也统计建筑业PMI指数。PMI指数体系是一套基于对样本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合成得出的反应综合经济情况的指标。
制造业PMI最早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体系现包含新订单、产量、雇员、供应商配送、库存、价格、积压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等商业活动指标。针对以上指标设计相关问题的问卷,再对生产、新订单、雇员、供应商配送与库存五项指标加权计算得到制造业PMI综合指数。
服务业PMI指标体系则包括:商业活动、投入品价格指数、费用水平、雇员、未来商务活动预期等指数。目前,国际上仅用商务活动指数反映,国内也没有综合指数,仅有单一指数。
PMI指数计算所选的指标具有先导性,所以PMI被认为是监测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 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及时性与先导性。由于采取快速、简便的调查方法,在时间上大大早于其他官方数据。
(二)具有综合性与指导性。PMI是一个综合的指数体系,涵盖了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其综合指数反映了经济总体情况和总的变化趋势,
- 1 -
专题报告 而各项指标又反映了企业供应与采购活动的各个侧面。
(三)真实性与可靠性。PMI问卷调查直接针对采购与供应经理,取得的原始数据不做任何修改,经过汇总并采用科学方法统计、计算,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
(四)指标设置较为合理。根据各行业对GDP的贡献率确定每个行业的样本比重,并考虑地域分布和企业不同的类型来确定抽样样本。 (五)简单、易行。 PMI计算出来之后,可以与上月进行比较。一般来说,汇总后的制造业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下降。
二、PMI指数的计算方法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涉及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11个指标。对每个问题分别计算五个扩散指数(订单、生产、雇员、配送以及存货),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然后再利用扩散指数加权计算PMI指数:
PMI=订单指数×30%+生产指数×25%+雇员指数×20%+配送指数×15%+存货指数×10%
解释:PMI计算出来之后,可以与上月进行比较。如果PMI大于50%,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故而我们一般把50%成为荣枯线。
- 2 -
专题报告 三、和实体经济的比较
中国PMI指数有两种指标: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和中国汇丰采购经理指数,下表将二者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表、中国两种PMI指数比较 项目 统计方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国家统计局和采购联合会 中国汇丰采购经理指数 汇丰与英国研究公司Markit Group Ltd 11个指标:新订单、生产、就业、主要计算的5个扩散指标(设计11个主要统计指标 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 31个行业820家样本企业。以国有统计企业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为主。 数 营企业 计算方法 指数体系包括内容 统一计算方法 制造业PMI指数和非制造业PMI指数,以及综合PMI指数 统一计算方法 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和汇丰中国服务业以及汇丰综合PMI指数 业,主要给采购经理发出问卷,多为民覆盖全行业800家具有代表的样本企问题) 数据来源:西部担保整理
因为PMI是经济的先行指标,据统计,一般PMI指数的高峰早于实体经济(GDP)6个月左右,而低潮早于实体经济3个月左右。如下图所示,2008年实体经济(GDP)的实际增速探底时间是2009年1季度,而PMI指数探底时期是2008年11月份。当然也能看出
- 3 -
专题报告 汇丰发布的PMI指数波动幅度更大,这说明民营中小企业较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受经济周期影响更大。
- 4 -
专题报告 图、中国GDP实际增速和采购经理人指数对比图
65.00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2012!-072005!-012005!-072006!-012006!-072007!-012007!-072008!-012008!-072009!-012009!-072010!-012010!-072011!-012011!-072012!-012013!-012013!-072014!-012014!-07制造业PMI656055504540非制造业PMI荣枯线汇丰制造业PMI汇丰服务业PMI荣枯线GDP实际增速20.0 15.0 10.0 5.0 0.0 GDP实际增速2015!-0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 5 -
专题报告 四、PMI的应用
根据实际数据可以看到,PMI指数和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结合GDP数据,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政府部门调控、金融机构与投资公司决策的重要依据。它是一个先行的指标。
(二)用它来分析产业信息。可以根据产业与GDP的关系,分析各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变化。
(三)企业应用PMI可及时判断行业供应及整体走势,从而更好的进行决策。企业可利用PMI评估当前或未来经济走势,判断其对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影响。同时,企业也可根据整体经济状况对市场的影响,从而确定采购与价格策略。
五、世界各国PMI指数情况
2015年5月份各国发布的制造业PMI指数,其中发达国家PMI均高于50,制造业处于上升阶段。金砖国家中,除了印度,其他国家的制造业PMI指数均低于50,说明制造业处于下降阶段。 图、近期各国制造业PMI比较图
- 6 -
专题报告 60 58 56 54 52 50 48 46 44 42 欧元区2015/05各国制造业PMI2015/04意大利俄罗斯中国(汇丰)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巴西印度南非韩国香港台湾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再看服务PMI指数,总体较制造业较好,但发达国家增速较发展中国家快。
图、发达国家服务业PMI指数
60 58 56 54 52 50 48 46 44 42 中国(汇丰)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印度巴西各国制造业PMI2015/052015/04俄罗斯欧元区意大利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 7 -
专题报告 附件:《PMI指数的调查问卷的制定规则》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遵循以下3个原则:一是简炼,即所提的问题尽可能简炼,尽量少地占用被调查者的时间,以便提高调查的回收率;二是熟悉,即提的问题是采购经理较为熟悉、比较关心、容易回答的问题,一般不采用技术性强的专业术语;三是定性,即几乎所有问题都采用多重选择题的形式,即有几个相互独立的预置答案,被调查者只需在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上打上记号即可。
采购经理调查问卷共设有12个封闭式问题,3个开放型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封闭型问题
(一)生产量:是指企业报告期内生产的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主要产品的实物数量。
(二)产品订货:是指企业根据报告期内正式签定的订、供货合同计算出的主要产品订货数量。
(三)出口订货:是指企业报告期内产品订货数量中用于出口的部分。对于没有经常出口业务的企业应选择“没有出口”项。
(四)现有订货:是指企业报告期末止累计结余的产品订货数量。对于现有订货没有办法进行计算,选择“不好估计”项。
(五)产成品库存:是指企业报告期末止已经生产并验收入库但尚未售出的主要产品的产成品库存的实物数量。
(六)采购量:是指企业报告期内购进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的实物数量。
- 8 -
专题报告 (七)进口: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进口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的实物数量。对于不经常发生原材料进口的企业,选择“没有进口”项。
(八)购进价格:是指企业报告期内购进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价格水平,对于报告期购进多种原材料的企业,按照一种或几种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化趋势来判断,只要考虑简单平均价格的变化。 (九)主要原材料库存:是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止已经购进并登记入库但尚未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的实物数量,企业可以在下一个报告期继续使用。
(十)生产经营人员(雇员):是指报告期末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人员的数量变化。
(十一)供应商配送时间:是指报告期内企业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发送货物时间的快慢。
(十二)原材料订货提前时间:是指企业所使用的各类原材料需求提前多长时间(大约数)进行订货,分为“国内采购的生产用原材料”、“进口的生产用原材料”、“生产或维修用零部件”、“生产用固定资产”等四类,不包括套期保值或投机用的原材料。每类原材料提前订货天数分为“随用随买”、“30天”、“90天”、“6个月”和“1年”。
这12个问题涵盖了企业的生产、订货、库存、价格、购进、雇员、配送等环节,其中生产量、产品订货、现有订货、出口订货、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进口、从业人员、配送等9个问题为国际通用
- 9 -
专题报告 的调查问题,而采购量、产成品库存是根据我国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增加的,并且对于从业人员进一步限制在主要生产经营人员。
二、开放型问题
(一)在本月购进的主要原材料中,价格上升或下降的有哪些?(按常用名称列示)
(二)在企业主要原材料中,本月出现供应短缺的有哪些?(按常用名称列示)
(三)贵企业目前在原材料采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困难是什么?您有何评价或建议?
- 1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