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及备考策略
顺河初中语文组
一、总复习计划
1、精心安排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3月下旬-4月中旬。复习重点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本就是课本,纲就是考纲。
第二轮复习:4月中旬-5月下旬。复习重点是“专题训练,注重综合”。专题就是分类训练,综合就是模拟测试。
第三轮复习:6月上旬,重点是答疑。解决学生应试疑难问题,调整状态,或举行一次模拟考试。
2、复习策略指导
(1)优秀古诗文篇目中的名句背诵与默写。基本做法是逐篇归类整理,把46篇优秀古诗文的名句作一下积累,让学生进行背诵并经常默写。
特别注意的是,对绝句要全篇默写,如杜牧的《赤壁》、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对诗的默写,注意分清颈联和颔联,对词的默写注意上、下阙。 (2)优秀古文的阅读与分析。
通过对近三年文言文阅读来看,2010、2012年是两篇比较阅读,2011、2013年是一篇阅读,像《醉翁亭记》(八下)、《岳阳楼记》(八下)、《马说》(八下)、《曹刿论战》(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三峡》(八上)是近三年已考过的,因此应该关注比较阅读,如《桃花源记》与《小石潭记》等。根据《考纲》中“阅读”15-18项的要求对优秀古文篇目1-16篇逐篇进行阅读训练。
(3)进一步强化散文、议论文课内篇目阅读的能力。
有意识的挑选几篇典范课文在课内进行评析,如《背影》(八上)、《藤野先生》(八下)等。根据《考纲》中“阅读”1-14项的要求进行阅读训练。 (4)加强对“语文综合运用”的指导。
从课本中挑选几课“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进行分析和指导。 (5)写作训练:
围绕命题、半命题作文加强写作前的分析与指导,重点选用2012年、2013年各地优秀中考作文试题作为学生练习写作的材料。有条件的学校或班级,原则上一周写一篇作文。 第二轮复习重点将在以下方面提高应试能力: (1)提高古诗文名句默写的得分率。
基本做法是,通过试题或复习资料中的默写题进行专项训练,默写要求与中考一致(8选6,片段默写),让学生建立得分率统计表。 (2)加强小语段综合读写训练。
基本做法是,通过试题或复习资料中的语段读写题进行专项训练,允许学生使用《新华字典》。让学生建立得分率统计表。 (3)有针对性的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
基本做法是,通过试题或复习资料中的语段进行阅读指导,尤其是精选散文和议论文两种体裁的语段进行训练。让学生建立得分率统计表。
(4)对规定篇目的几篇文言文逐篇进行阅读。基本做法是,一篇一篇的做到字词落实,翻译正确、完整,课文内容理解到位,重点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建立得分率统计表。
1 / 7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和备考策略_90
(5)分几个专题开展“语文综合运用”。基本做法是,以主题班会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设计几项活动,以图文转换、改病句、写邀请函、口语交际为考查点进行训练。让学生建立得分率统计表 。 (6)关于写作。
建议选几个命题和半命题作文进行规范的辅导,一是写提纲,二是帮助选材,特别是选出学生有生活体验的素材,写好开头和结尾,特别是议论性、抒情性的结尾。同时,挑选几篇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印发给同学,共同研读与感悟。 第三轮复习的几点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1)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先对前一阶段复习进行小结,可以告诉学生即将参加的毕业学业考试,不会太难的,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2)要求学生把以往的试卷整理一下,重点看看错的题。指导学生应试技巧,特别是看到中考试卷后,如何迅速的稳定情绪,先做什么,怎么分配时间等。
二、中考备考策略
掌握技巧,明晰考点,制定策略
(一)古诗文背诵默写: 1、范围:《课程标准》推荐优秀古诗文50篇,其中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 2014年《考试纲要》规定古文15篇,古诗词31首。
2、依据:我省2014年《考试纲要》第一部分:语文积累的第7条指出:“准确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的句、段、篇。” 3、近年来常考的几个知识点: 古文2句(2分) 古诗4句(4分) 元曲2句(2分)
古诗:后四句、绝句(4分) 4、策略:将规定篇目的古诗词名句集中默写一遍,便于背诵。但复习中不能只背默31古诗,对15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5、常见的古诗文默写试题形式: 连接式默写。 理解性默写。 提示性默写。
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 (二)语文积累:小语段读写(9分) 1、近年来常考的几个知识点 注音、写汉字(2分) 改错字(2分)
结合语境解词(2分)
句式变换/修辞手法/仿写(3分) 2、策略
(1)备用《新华字典》 (2)语感察觉法:反复读 (3)关注修辞和句式
2 / 7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和备考策略_90
(三)课外读物
1、范围:2014年《考纲》推荐了8部文学名著作为考试内容:《水浒》、《西游记》、《安徒生童话》、《童年》、《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近年来常考的几个知识点: 主要人物(2分)
主要情节或文学常识(2分) 3、形式:填空题型,简答题型。 示例:A 刘四爷 B 虎妞
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借着火柴的亮光,看见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鹩、美丽的圣诞树、和蔼的老祖母。
4、策略:给学生下发八部名著的基本内容及篇目表,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重点了解文学常识及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典型事件。 重点关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 (四)语文综合运用
1、近年来“语文综合运用”试题特点: 生活性。 综合性。 实践性。 探究性。
2、近年来常考的几个知识点: 图文转换/宣传语(4分) 口语交际(4分)
短文修改/ 应用文/ 仿写(4分)
3、 “语文综合运用”试题大致有六种考查形式: 一拟(标题、标语、主题词、广告语);二改(改病句);三仿(仿写句子);四看(看图表、写信息);五举(举例子、名言);六说(你会怎么说?说明原因理由等)。 4、“语文综合运用”应对策略: 生活即语文
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 了解实践方法,增强动手能力 认真审题,读透所给材料 (五)散文类文章阅读三步曲: 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审明题干,明确出处。 整体分析,全面作答。 近年来常考的五个知识点:
1、对文意的整体把握(4分) 2、表达作者的感悟(4分)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5分) 4、品味语言(加点词语)(4分) 5、对标题的理解(6分) 阅读指导策略:
1、层次结构(考与不考都应关注,它是读文必备的能力)
一是善于发现带有标志性的词语和句子;二是找出主要人物,弄清人物关系;三是明白
3 / 7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和备考策略_90
事件的过程,弄清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提炼筛选主要信息。
散文的结构形式多样,一般从这几方面分析:作者的思路和行文线索;记叙的顺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伏笔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 阅读指导策略:
2、题目——题目的作用 (1)题目的象征意义。(2)一语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的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的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所用的修辞,要还原其本义后在分析其作用。 阅读指导策略:
3、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 概括段意:
(1)找出中心句。 (2)摘要归纳。 (3)合并归纳。 (4)段末归纳。 阅读指导策略:
4、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所谓关键句,就是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过渡句;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句子;对理解文意起关键性的语句;表现人物形象和事物特征的重要语句;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语句。 应对技巧:结合上下文,一看内容,二看结构,弄清与人物、与主旨的关系。 阅读指导策略: 5、理解探究——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或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 阅读指导策略:
6、提炼——理解并能分析文中人物(特别是小说)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指导策略:
7、赏析语言——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阅读指导策略: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使……形象生动,语言传神,有感染力;
拟人:把……赋予人的情感状态,含蓄地表现了…… 反问:强化语气,发人深省; 设问:引起人们思考,引起下文;
排比:强化语言气势,使语言精炼有力,强调了…… 阅读指导策略:
8、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阅读指导策略:
9、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反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渲染烘托、悬念、伏笔照应、直抒胸臆、正侧面描写结合、嗅觉味觉听觉(多感官)结合等。 阅读指导策略:
10、体验感悟——对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应对技巧:回答开放题,首先要把握好中心,围绕文章中心,多角度思考,然后将其深化或升华,或结合自己的思想观点发表积极正确的观点,有独特或创新的见解,或就文章的
4 / 7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和备考策略_90
某一方面内容及形式,作或正或反或辩证的评析。 (六)议论文阅读三步曲——
第一步:通读材料,明确中心论点及大致结构。 第二步:读题,审明题干,确定信息点出自哪段。 第三步: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全面做答。 近年来常考的五个知识点:
1、找出或概述中心论点(3分)
2、分析事实或道理论据的作用(4分) 3、分析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 4、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分) 5、加点词语的指代意义(4分) 指导策略
1、论点——准确摘取或概括中心论点(即把握作者的观点) 中心论点的特征:
(1)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2)是明确的判断。
(3)不运用修辞和疑问词。
2、结构——划分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议论文结构层次为:
提出问题(引论)-----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分析问题(本论)-----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解决问题(结论)-----解决“怎么样、怎么办”的问
议论文结构一般有: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等 3、论证方法——辨析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记住这四种即可)。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事实论证:举出名人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比喻论证:以事喻理,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突出地证明了-----观点。 4、分析——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中心论点;二要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来揣摩其含义。它的作用是阐述或论证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
5、指代——“这些方面”、“这种情况”“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一般也在前文中就近找原文,有时可能不是全句,要准确找出其指代范围。
6、拓展——补写能证明文中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谈自己的观点看法等。 补充事实论据:要求事实真实、典型、新颖、充分,不要描述,概括事例(谁+事+结果),紧扣论点,否则观点和事实不统一,失去强大的说服力。补充理论论据:名言警句、诗文格言等,不断章取义,不张冠李戴,有一定的权威性。 (七)文言文阅读常考的四个知识点: 1、解释文言实词、虚词(5分) 2、文言句子翻译(4分)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4、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比较(3分) 2009年——《鱼我所欲也》、《过零丁洋》
5 / 7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和备考策略_90
2010年——《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2011年----《马说》 2012年----《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3年----《三峡》
规定篇目15篇,除去以上7篇,还有《孔子语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师表》、《桃花源记》、《陋室铭》、《小石潭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8篇。 (八)写作
作文分占试卷总分的40%(加卷面分),可以说是一个得分大户,占据语文考分的半壁江山。要想提高语文成绩,最好最捷径的办法就是提高作文得分率!但要提高作文成绩,只有加强训练,掌握方法,熟能生巧,才能稳操胜券。 写作的基本程序:命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修改 1、命题作文的写作思路
(1)审题:明确主旨,确定题材。 (2)立意:确定文章的主题“新”、“真”、“深” (3)选材:围绕中心,体现“新”、“真”、“小” (4)构思: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
(5)表达: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6)修改:在默读中修改。
示例1: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解析】 命题作文《在我们这个年龄》富有时代气息,让我们耳目一新,给考生很大的发挥空间。 从作文的提示语看,关键词仍是指向“成长”,考生可以写成长中的喜怒哀乐和心路历程,可以写青春的感悟和收获,可以写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展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考生可用飞扬的文采,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但要避免空洞和松散,还要在选材上力求新颖,立意上体现深度,展示新时代中学生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一面,巧妙点题、扣题,才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2、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思路 (1)补全题目:审好题
(2)选择材料:自己感受最深的,左右可写的,写起来也最有把握的内容 (3)构思: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
(4)表达: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5)修改:在默读中修改。
示例2: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55分) 【提示与要求】 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解析】
关键词分析。“那”字是个指示词,用于远指,暗示所写应为过去,如果写记叙文,应该用倒叙较为清晰。
“日子”是有特定意义,是有经历的——突出“我”,是有心境的——突出“感悟”的。 【解析】
6 / 7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和备考策略_90
选词分析。四个词中,温暖和自由是积极倾向的,孤单和烦心是消极倾向的。 “温暖”,可以侧重写事,也可以突出写人。 “孤单”,可能是亲人不在身边,可能是缺少朋友,可能是专注于奋斗,可能是自卑自闭。孤单不是悲伤,烦心不是痛苦。不管选择哪一个,都应该注重成长。 【解析】写法分析。 “那段日子”,应该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 记叙描写部分重在写“日子”,议论抒情部分重在写所选词语。
选材要相对集中,注重细节描写,注重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等手法的运用,写出波澜,写出动情点,引发共鸣。 【解析】难点分析。
写第一个容易得高分,主要是温暖的词义范围宽容,且正面积极,符合中国作文常规的“思想积极”的要求。 而自由就不好界定了,可褒可贬,从形式上看,学生觉得没人管就是自由,如果这样写,因为受到“思想积极”要求的限制,还会转回来反思自由是不好的。
孤单和烦心既不好界定,又要回到“积极”上,学生一不小心就把一个命题作文写成了一个半命题作文,比如“那段孤单的日子,我学会了坚强”、“那段烦心的日子,幸好有好友的鼓励”。
作文冲刺要点——
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一个精彩的开头;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一个完美的结尾;一个清爽的文面。 备考策略:
一个审题:审题目和材料;审写作范围;审文体选择。
四个要领:中心要明确;感情要真挚;材料要丰富;书写要工整。
四步构思法:第一步,明确一个中心;第二步,打造一个线索;第三步,选择一种写法;第四步,确定一个重点。 备考策略:
一个审题:审题目和材料;审写作范围;审文体选择。
四个要领:中心要明确;感情要真挚;材料要丰富;书写要工整。
四步构思法:第一步,明确一个中心;第二步,打造一个线索;第三步,选择一种写法;第四步,确定一个重点。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