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实习支教总结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
见》(教师[2007]4号)》和自治区“双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双语”教学工作的推进和我校师范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根据自治区实习支教工作的总体安排,我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06-(4)班学生于2010年3月前往实习支教地点——和田地区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习支教生活,下面就实习支教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学校领导重视,当地教育部门关心
本次实习支教工作受到学校领导和当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实习支教出发前,学校领导就专门召开会议,做了动员工作。同时要求学校各部门要互相合作,保证学生的出行安全,学院专门安排有经验的教师给学生做了为期一学期的专项培训,以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讲课技巧,以便尽快适应角色转变,适应讲台。
二、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圆满完成实习支教任务 1、 工作认真,尽其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加本次实习支教的学生有42人,分布在和田县和策勒县的
3月21日北京时间6:30在于田县和策勒县的交界处发生了7.2级地震,我笑校学生所在的洛浦县也有余震发生,以此同时,和田的政治局势也比较紧张,学校领导了解这些情况以后,第二天就通过电话慰问了同学,并派王小力副校长,教务处阿布力克木副处长,人文学院风冠军副院长等领导于26号夜达和田,27日一早各位领导不顾旅途劳顿,到全校20个学校,一一看望慰问实习支教学生,领导的热心询问,亲人般的体贴,令许多的同学感动的留下了眼泪,同学们都说想不到学校领导这么快就来看望他们,领导的慰问让他们能够安心实习,为和田地区的教育做贡献,为新疆的大学生争光,洛浦县教育局张建国书记常常抽出时间来看望大家,并流下了联系方式,在同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直接与他联系,还有带队的阿不都沙拉木老师,他几乎每周都要到各个支教点去看望大家,由于各级领导对实习支教的重视,使得本次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二,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圆满的完成了支教任务
工作认真,尽其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加本次支教的51名学生分布在洛浦县及县以下的六个乡的五所中学,八所小学,其中,翻译04-1班魏宇,翻译05-1班的郑佳惠,李艳等7位同学每天要骑自行车到五公里以外的分校工作,平日里风吹日晒对他们而言已成家常便饭,春季是沙尘暴的高发季节,起沙尘时在学校的同学可以关上门窗躲进屋里,而这些同学常常要顶着沙尘回来,因为分校较偏远没有食堂,中午时间短,只能吃干囊,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依然努力工作,按时上下班,从未提出过要调换到其他条件好的学校去,他们这种一心奉献,不辞辛苦的精神不仅值得称颂,更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同学们到校后,主要分担了学校各年纪的汉语教学任务,此外,一些同学还发挥个人所长教授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所带班级从幼儿园到九年级均有,极大的缓解了洛浦县师资短缺的紧张局面,同时,还担任副班主任,协助管理学生,帮助组织开展:“第二课堂”、到学生家家访,与学生谈心等。为了推动“双语教学改革”,同学们利用周六为民族教师进行汉语培训,因为当地的民族老师汉语水平有限,同学时常要帮助翻译一些工作报告,帮助整理图书室的汉文书籍。这学期迎接自治区“两基”达标验收,各个学校上上下下都非常的繁忙,同学们也和当地的老师一同翻译各项指标,有时候甚至到深夜,配合学校顺利通过了
验收。一年一度的“双语大赛”不少乡村学校缺乏组织经验,同学们积极参与组织,做主持人,评委,以及赛前的准备工作和赛后的收尾工作,“红五月——民族团结月”同学们不仅帮助组织,而且还积极参与其中,“师生篮球赛”,“乒乓球友谊赛”,“协力共进”等都能看到同学们的身影,“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帮助组织了歌咏比赛等活动。
● 虚心学习教学经验,恪尽职守严格要求自己
我校支教学生虽然在离校前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但毕竟不是师范专业的学生,缺乏授课经验,为此,在开学初期,学生们常常要听其他的老教师的课,并在课下询问备课,讲课的方法,还请其他的老师来听自己的课,请他们指出不足,即使改正,再加上同学们对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很快就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以为同学们的母语是汉语,又会维语,许多的学校还出现了抢老师的情况,同学们经常结合自己学习维语的经验,热心帮助解答学生和老师在学习汉语中的疑问,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各学校的整体汉语水平和教学水平,课内,外所付出的点点滴滴,让同学们深刻的体会到了教师岗位上的艰辛与不易,测验成绩出来后,看着自己的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大家一起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
在支教期间,同学们用正式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如,编写教学计划和个人工作计划,讲,评公开课,批改作业,编写试题,轮流值班等,无论是教学还是组织活动,我校实习支教学生都成为了学校的一支生力军。
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生活,认识社会
● 勤奋刻苦,自觉学习专业知识
在和田学习维语有很好的语言环境,以为经济,教育发展落后,当地人的汉语水平都很低,尤其是在乡镇,不会维语几乎“寸步难行”,即使是与民族老师交流,通常情况下也要用维语,在授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也需要翻译成维语,在课下,除了新课要学的新单词外,大家还会自觉翻开以前学过的课本背单词,增加词汇量,在支教工作结束之际,大家都能大胆自信的与维吾尔族师生互相祝福,道别,突破了“哑巴维语”的瓶颈。 ● 自己动手,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种态度,只要始终保持乐观,快乐总会陪伴在你的身边。
与繁华都市,特别是衣食无忧的大学校园相比,和田的支教生活显得有些苦,每个人都曾为“柴米油盐”所烦恼过,停水,停电也是家常便饭,然而,并没有人因此而失落,相反,同学们在困难中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团结,也更加成熟。节假日同学们都会抽时间到其他同学的住处做客,互相看望,谈心,平时更是电话不断,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心的距离,团队精神和班级凝聚力也比以前更强了,在实习支教期间,同学们对生活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真正理解了“天下父母心”,感觉自己长大了很多,现在去回顾那些经历,连自己都暗暗佩服自己的勇气,所以,只要愿意付出,足够努力,无论到何处都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 奉献爱心,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同学们都知道和田贫困,大家捐款千余元,购买了40多件新毛衣,作为礼物送给当地的学生,虽然很少,但同学们是在用真诚的心去温暖他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们和当地的民族老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同事们家中有喜事宴席是,也会邀请同学们参加,教学中,同学们并不是十分严肃,而是努力创造比较轻松的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学生厌学的情况,与学生打成了一片,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常常一起打篮球,打乒乓球等,在课下也给彼此创造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在临别之际,许多的同学购买了维汉词典和其他的书籍送到学校图书室,也给接下友情的老师,学生赠送了礼物,依依不舍的送别场景令同学们都记忆犹新,彼此都
更深的理解了“三个离不开”的真正含义。
汶川地震,震惊了全国,震惊了世界,也牵动着同学们每个实习支教的学生的心,电视上所拍摄的惨状使大家黯然流泪,在未接到学院通知的情况下,同学们主动捐款达980元,表达了同学们对灾区人民的一份牵挂。
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口比例在90%以上,维护民族团结显得十分重要,作为新疆师范大学派出的支教生,同学们还没有说过不利于团结的话,更没有做过不利于团结的事,整个支教期间,同学们用真心与行动巩固了民族团结取得的成果,加深了民族感情。
返校后,人文学院对本学期的实习支教做了全面的总结,邀请相关部门的领导及学生代表召开了座谈会,及时了解实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表彰了在实习支教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及带队老师,同学们都表示,这是大学阶段中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如果没有这次实习支教,许多人可能永远不会有这些难得的经历,学院还特制了两块展板,向校领导及全校师生汇报了我院学生的实习支教成果。
四、存在的问题
实习支教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 个别学校对实习支教工作认识有误,对实习支教学生的工作任务分配上存在误区,
使得部分学生的工作量太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个别学校在对学生生活的安排上也不够完善。
● 毕业班的学生工作不够安心,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 经费问题。所在往返路费标准仅400元,实际费用要高得多,学院无力承担。
本学期实习支教工作虽然已经结束,我们还将继续认真总结,扬长避短,争取做到让受援学校满意,让实习同学满意,为南疆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新疆师范大学争光。
新疆师范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