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副井绞车提升报告

副井绞车提升报告

来源:好走旅游网
 副井提升机 提升报告 使 用 地 点:副井绞车 提升机规格型号:2БМ-3000/1530 机电副科长: 主任工程师: 编 制 人: 提 报 日 期:2008年11月15日

批示栏 总工程师: 安检科: 机运科:

一:提报说明:

双河煤矿副井绞车担负着运送人员,提升矸石的重要任务,绞车型号为2БМ——3000/1530,双滚筒单绳缠绕式提升绞车,该绞车1957年11月份出厂,1958年投用,电动机型号为ZD58型直流电动机,800KW,最大提升速度3.5m/s,采用液压弹簧闸制动,液压站型号为FBY-D/S型,阜新洪波矿用液压机器有限公司生产。天轮直径为3米,钢丝绳型号为Ф34-18×7+NF,提升容器为钢铝合金结构双层罐笼,下人时使用双层,每层最多可乘24人;提矸时使用底层,提一辆矿车,副井绞车电控系统采用洛阳源创公司研制开发的“NT型提升机网络化集散控制系统”。为了绞车安全可靠的运行,特制定此报告。

二:绞车提升能力计算:

1、核定依据:

绞车最大静拉力:Fjmax=10000Kg 绞车最大静拉力差:Fc=5000Kg 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Qq=88450Kg 钢丝绳规格:Ф34-18×7+NF 钢丝绳单重:P=4.804Kg/m 钢丝绳悬挂长度:Hc=326米 钢丝绳提升高度:H=303.8米 提升容器:钢铝混合结构双层罐笼 罐笼自重:Qz=4430Kg

罐笼载重:Q载=Q车+Q矸=1150+3500=4650Kg 罐笼载人重:Q人=24人/每层×2层×65Kg=3120Kg 2、提升机强度验算:

Q载+ Qz+PH=3500+﹙1150+4430﹚+4.804×303.8 =10540 Kg﹥Fjmax=10000 Kg Q载+PH=3500+4.804×303.8 =4959 Kg﹤Fc=5000Kg

最大静张力Fjmax稍超,最大静张力差Fc满足要求。 3、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

钢丝绳最大静载荷: 提矸时:Qmax= Q载+ Qz+PHc

=3500+﹙1150+4430﹚+4.804×326 =10646Kg

提人时:Qmax= Q人+ Qz+PHc

=3120+4430+4.804×326 =9116Kg

钢丝绳安全系数ma:

1、提矸时:2、提人时:

88450Qq==8.3>ma=7.5 10640Qmax88450Qq==9.7>ma=9 9116Qmax钢丝绳安全系数ma满足规程要求。 4、年提升能力核算:

53600TRDTQA=3303(万t/a)

M4R10(TGTC)PGPC式中:

A— 副井提升能力,万t/a; R—出矸率(矸石与产量的重量比),%; PG—每次提矸重量,t/次; TG—提矸一次循环时间,s/次; M—吨煤用材料比重,%; PC—每次提升材料重量, t/次; TC—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 s/次;

D—下其它材料次数,每班按5~10次计,(指下炸药、设备、长材等); TQ—下其它材料每次循环时间, s/次; TR—每班人员上下井总时间, s/班;

TR351.6601.24032 S

计算人员上下井总时间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工人每班下井时间.取实测最大值;

2、 升降工人时间为工人下井时间的1.5倍;有综采工作面的矿井

为1.6~1.8倍(全部为综采的最大值).升降其他人员时间为升降工人时间的20%.

因我矿下材料、设备均从老五井下,所以式中

MTc一项可省略不计 PC53600TRDTQ A33034R10TGPG =33035360040325200=136 万t/a;

0.151042203.5

三、绞车运行的安全措施

1、绞车司机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双岗)。 2、绞车司机熟知《操作规程》并按《操作规程》作业。 3、绞车司机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等。

4、主要提升装置必须配有正、副司机,在交接班升降人员的时间内,必须正司机操作,副司机监护。每班升降人员前,应先开1次空车,检查绞车动作情况;但连续运转时,不受此限。发生故障,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

5、绞车机房内的防火用具,常用工具必须设置齐全。 6、绞车司机操作前准备工作

① 检查制动系统是否安全灵敏可靠。 ② 检查机械各部件及附件等必须齐全紧固。 ③ 检查电气设备应正常,动作灵敏可靠。 ④ 检查信号系统应灵敏可靠。 ⑤ 检查钢丝绳的排列情况是否整齐。

⑥ 检查钢丝绳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⑦ 操作时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6、绞车运转中注意事项 ① 随时注意信号变化情况。

② 随时注意各运转部位的声音是否正常。 ③ 注意钢丝绳的跳动有无异常。

④ 司机要精离集中观察运行情况,不得与他人交谈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操作中,手不得离开操纵手把,中途不得换人。

⑤ 当发现指示仪表指示不正常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处理后方可正常运转。

⑥ 当遇有紧急情况时,不能正常停车时,应采取紧急停车方式。

四、绞车及井筒检修与维护的安全措施及管理制度:

1、 立井使用罐笼提升时,井口、井底和中间运输巷的安全门必须与罐

位和提升信号联锁,罐笼到位并发出停车信号后安全门才能打开;安全门未关闭,只能发出调平和换层信号,但发不出开车信号;安全门关闭后才能发出开车信号;发出开车信号后,安全门打不开。立井井口和井底使用罐座时,必须对罐座设置闭锁装置,罐座未打开,发不出开车信号。升降人员时,严禁使用罐座。

2、 提升装置的最大载重量和最大载重差,应在井口公布,严禁超载和

超载重差运行。

3、 升降人员的单绳提升罐笼,必须装有可靠的防坠器。 4、 专为升降人员和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进出口必须装设罐门或罐帘,高度不得小于1.2m。罐门或罐帘

下部边缘至罐底的距离不得超过250mm,罐帘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00mm。

(2) 提升矿车的罐笼内必须装有阻力器。

(3) 双层罐笼的最上层净高不得小于1.9m,其它各层净高不得小于

1.8m。

(4) 罐笼内每人占有的有效面积应不小于0.18m2。罐笼每层内1次能

容纳的人数为24人,超过规定人数时,把钩工必须制止。

5、 提升容器的罐耳在安装时与罐道之间所留的间隙:使用木罐道每侧

不得超过10mm。

6、 木罐道和罐耳的磨损达到下列程度时,必须更换:木罐道任一侧磨

损量超过15mm或其总间隙超过40mm。

7、 立井提升容器间及提升容器与井壁、罐道梁、井梁之间的最小间隙,

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容器与井壁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200mm,容器与罐道梁之间的

间隙不得小于50mm,容器与井梁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200mm。

8、 对金属井架、井筒罐道梁和其他装备的固定和锈蚀情况,应每年检

查1次。发现松动,应采取加固或其他措施;发现防腐层剥落,应补刷防腐剂。检查和处理结果应留有记录。建井用金属井架,每次移设后都应涂防腐剂。

9、 检修人员站在罐笼顶上工作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 在罐笼顶上,必须佩戴保险带。

(2) 提升容器的速度,一般为0.3-0.5m/s,最大不得超过2m/s。 (3) 检修用信号必须安全可靠。

10、 井口和井底车场必须有把钩工。人员上下井时,必须遵守乘罐制度,

听从把钩工指挥。开车信号发出后严禁进出罐笼。

11、 井口处必须设专人看管,严禁向井筒内乱扔杂物,以免造成卡罐事

故。

12、 罐笼下层提升矸石时,严禁人员乘罐。

13、 提升装置的各部分,包括提升容器、连接装置、防坠器、罐耳、罐

道、阻车器、罐座、天轮和钢丝绳,以及提升绞车各部分,包括滚筒、制动装置、深度指示器、防过卷装置、限速器、调绳装置、传动装置、电动机和控制设备以及各种保护和闭锁装置等,每天必须由专职人员检查1次,每月还必须组织有关人员检查1次。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检查和处理结果都应留有记录。

14、 每一提升装置,必须装有从井底信号工发给井口信号工和从井口信

号工发给绞车司机的信号装置。井口信号装置必须与绞车的控制回路相闭锁,只有在井口信号工发出信号后,绞车才能启动。除常用的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备用信号装置,井底车场与井口之间,井口与绞车司机台之间,除有上述信号装置外,还必须装设直通电话。1套提升装置服务几个水平使用时,从各水平发出的信号必须有区别。

15、 立井提升装置的过卷和过放距离不得小于4.75mm。在过卷高度或

过放距离内,应安设性能可靠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应能将全速过卷的容器平稳地停住;并保证不再反向下滑。过放距离内不得积水和堆积杂物。

16、 升降人员用的得升钢丝绳,自悬挂时起每隔6个月检验1次。 17、 提升钢丝绳必须每天检查1次,对易损坏和断丝或蚀较多的一段详

细检查,检查结果应记入钢丝绳检查记录本。

18、 升降人员的钢丝绳在1个捻距内断丝断面积与钢丝总断面积之比达

到5%时,必须更换。

19、 提升钢丝绳以钢丝绳标称直径为准计算的直径减小量达到10%时,

必须更换。

20、 钢丝绳在运行中遭受到卡罐、突然停车等猛烈拉力时,必须立即停

车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更换: (1) 钢丝绳产生严重扭曲或变形。

(2) 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的长度伸长突然加快,必须立即更换。 21、 钢丝绳的钢丝有变黑、锈皮、点蚀麻坑等损伤时,不得用作升降人

员。钢丝绳锈蚀严重,或点蚀麻坑形成沟纹,或外层钢丝松动时,不论断丝数多少或绳径是否变化,必须立即更换。

22、 立井提升容器与提升钢丝绳的连接,应采用楔形连接装置。每次更

换钢丝绳时,必须对连接装置的主要受力部件进行控伤检验,合格后主可继续使用。楔形连接装置的累计使用期限:单绳缠绕式提升不得超过10年。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防坠器,必须进行脱钩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使用中的立井罐笼防坠器,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不脱钩试验,每年进行一次脱钩试验。 23、 钢丝绳绳头固定在滚筒上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必须有特备的容绳或卡绳装置,严禁系在滚筒轴上。 2) 绳孔不得有锐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得形成锐角。

3) 滚筒上应经常缠留3圈绳,用以减轻固定处的张力,还必须留有作定期检验用的补充绳。

24、立井中用罐笼升降人员时的加速度和减速度,都不得超过0.75m/s2,

其最大速度,不得超过0.5H,本绞车最大速度为3.5m/s。 25、其它安全措施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