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班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
气象与环境
重庆江北机场雾特征统计分析
摘要:利用1991~2019年重庆江北
机场逐时地面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近29年重庆江北机场的雾现象进行了分析,尤其是主导能见度低于1000米(低能见度)的大雾天气。结果表明雾出现日数分布、雾出现的时间、雾的持续时间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时间特征和季节特征。雾多出现于秋冬季且持续时间长,而春夏季雾较少且持续时间较短,但各季节逐时大雾天气出现频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是在日落之后出现大雾天气的频率逐渐升高,日出之后又逐渐降低。
关键词:江北机场;大雾天气;统计
分析;季节特征
雾是一种视程障碍现象,是由于近地1 引言
面空气层中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雾的出现使主导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含)至小于10000米时称为轻雾,而当主导能见度降低到小于1000米的现象则称为大雾。根据雾的生成原因可分类为锋面雾、平流雾、辐射雾等。
无论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还是工农业生产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对飞行来说,大雾更是会直接对其造成安全威胁,它严重妨碍了航班的起降,甚至连滑行都无法进行,极易造成飞行事故。不仅如此,作为日吞吐量数万人次的机场,持续的大雾天气还会造成大量旅客滞留,严重影响正常的运营秩序。例如,2018年10月29日重庆江北机场出现了近8个小时的大雾天气就有197个航班延误或者取消,造成上万旅客滞留。
重庆是著名的“雾都”,重庆机场也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东面的大巴山脉,南面的云贵高原、西面的青藏高原、北面的秦岭山脉、围成一个大盆地,又有嘉陵江从机场南侧汇入长江。青藏高原对西风带天气系统的阻碍和扰流作用明显,天气系统常常以小波动的形成影响本场,造成气流的垂直交换较弱,在盆地低层形成冷性(秋冬季)或暖性(春夏季)“气垫层”,易产生逆温层,有利于辐射雾的形成。而冬季重庆多将小雨或者毛毛雨,水滴小,常有雾滴悬浮于空中,容易形成雨雾,重庆雾的性质主要是辐射雾和雨雾。
130
李芸|民航重庆空管分局
本文利用重庆江北机场航空天气报告2 资料与方法
年平均能见度则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能见度的最大值为11281.6M(2018年),资料、航空特殊天气报告资料以及自动观最小为4997M(2007年)。
测资料选取时段为1991年1月1日16:003.2 能见度季变化
(协调世界时,下同)至2019年12月31统计得出1991~2019年机场平均能日16:00时。按“年”统计的项目,以1见度值为7154.0米,夏季多晴天,7~8月1日(含)~12月31日(含)为一年月能见度最好,月平均能见度在10000米进行统计;季节划分为春季(3~5月)、以上,秋季开始出现连阴雨天气,月平均夏季(6~8月)、秋季(9~11月)、能见度开始逐渐下降。春季暖气团逐渐活冬季(123 主导能见度
~2月)。
跃,能见度开始逐渐转好,3~6月能见度稳定在3.1 能见度年变化
图1是1991~2019年历年的平均主导4 轻雾的统计
7500M左右。
经统计,1991~2019年间,重庆江北能见度值,可以得出除2001年和2008年国际机场轻雾天气,一共出现了7022天,出现的较大波动之外,1991~2010年整年平均出现天数242天,占全年66%。体呈下降趋势,而2010年之后近十年间,
其中轻雾出现最多的年份是284天(2019
图1 1991~2019年历年的平均主导能见度值
图2 1991~2019年历年轻雾天气出现天数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
气象与环境
年),而最少的年份是213天(2007年),出现次数和变化趋势,经统计1991至2019总体来说,重庆出现轻雾天数比较平稳,年间重庆江北机场总共有2177个大雾日,变化幅度不大,见图5 大雾的统计
2。
年平均雾日为75天,占全年的20%,最多为129天(出现在2004年),最少为145.1 大雾日数统计
天(出现在2015年),另外,从图中可图3给出了1991~2019年逐年大雾
以看出,在2000年以前,低能见度表现出
图3 1991~2019年逐年大雾出现次数和变化趋势
图4 机场各季节逐时大雾天气出现频率的变化规律图5 大雾天气不同时间出现次数
CHINA FLIGHTS
中国航班
一定的震荡特征,但差异并不明显,但是自2010年开始,低能见度的日数呈非常明显的减少趋势。而低能见度的出现时次在1992、1994~1999年2002~2010年共16个年份高于均值,其他年份均低于均值,从总体趋势来看,可以将1994~1999、2002~2010年为低能见度出现的高频年,而2011~2018年间,出现大雾的天数则越来越低于平均值,尤其自2015年之后,每年出现大雾天气的日数均未超过30天,我们则把这些年份称为“低频年”。这也与图1中的年平均能见度的变化相吻合,大雾天气所出现的高频年既是年平均能见度呈下降趋势的年份,而大雾天气所出现的低频年则是年平均能见度上升的年份。而从季节上来说,历年大雾天气从季节上来说,夏季大雾天气最少为372天,秋季逐渐增多,冬季能见度最差,达到最多830天,冬季又以12月份最多,累年达到了383天,后春季又逐渐减少。
5.2 雾天的各季节的日变化机场各季节逐时大雾天气出现频率的
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是在日落之后出现大雾天气的频率逐渐升高,日出之后又逐渐降低,如图4所示。春夏秋冬四季出现大雾天气的平均频率分别是2.3%、1.8%、4.9%和9.3%。由此可见夏季大雾天气出现的最少,秋季大雾出现次数逐渐增多,冬季大雾天气出现的频率最高,春季来临后能见度则明显转好。但春夏季和秋冬季大雾出现的时间点略微有些不同,春夏两季大雾出现频率最高点在22~23UTC间,之后频率就逐渐降低,而秋冬两季最容易出现大雾天气的则是从22~00UTC之间最容易出现大雾天气,尤其是冬季00UTC出现大雾天气的频率达到最高点19.7%。这和秋冬日出时间较春夏晚有密切的关
系。而春夏秋05~11UTC间是最不容易出现大雾天气的时间段,而冬季出现大雾天气频率较低的时间段则是06—11UTC,冬季大雾消散时间稍晚,故较其他几个季节略晚些。
5.3 累年各月大雾持续时间如图1所示,大雾天气出现时在4H内消散的占65%,在12H内消散的占92%。从以下表格可以看出,秋冬季雾的消散时间较春夏季长,春季大雾一般在4H内会消散,而夏季大雾天气大部分在1H内消散,春夏两季均没有出现过持续时间超过24H的大雾天气。而秋冬季大雾天气的持续时间则较长,尤其是11月到
(下转第147页)
131
Culture and Society
文化与社会
CHINA FLIGHTS
中国航班
就是要能够制定更加灵活的培训方式,其根本核心是为了能够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民办高校可以使用讲座的方式或者是讨论的方式,让不同的院校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进行参观学习,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交流会议,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培训,使行政人员的眼界能够更加拓宽,同时也可以拥有一个更加优质的学习氛围。民办高校必须要能够重视对人员的培训,组织一个素质更高的学习型的队伍。第四,要能够重视培训工作的长久性,要能够按时来进行培训,不断地让基层行政员的心理素质优化,同时也要优化基层行政人员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素质以及业务素质。提高基层行政人员对本职工作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也要让基层行政员的业务发展空间不断拓宽,使基层的行政人员能够全方位的完善自己的个人能力,让基层的行政人员能够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工作执行力提升[3]。
2.3 管理制度改革
民办高校必须要能够了解人工成本,一个基层行政人员其肩负的任务是很多的。
目前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往往在一个办公室内会配置三到四个行政人员应付学
校很多行政方面的任务,而且人员在完成日常琐事的时候就会感觉十分疲惫,因此执行力难以提高。
民办高校需要能够给予行政部门更多的独立管理权力,让基层部门能够开展更多的工作,充分发挥其执行力,提高工作效能。
不仅如此,任用制度也需要不断健全,要提高人力资源的建设力度,设定更多的行政岗位,从而能够建立更加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系统,对行政人员的业绩进行评估,从而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工作积极性[4]。
人员执行力提升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8(1):144-146.
[3]檀文君,吴明明,吴芳芳.民办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执行力提升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2):124-125.
[4]梅冉.民办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执行力提升探析[J].决策与信息,2018(2):120.
相关链接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民办高校的学费是公立大学的三到四倍。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办学许可证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对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发给办学许可证。
截至2018年3月4日,全国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70所(含中外合作办学大学11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院也在民办范畴。
综上所述,在进行民办高校的基层行政人员执行以提升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能够了解在民办高校工作当中的实际表现情况,同时也要能够通过提高管理力度以及对基层行政人员的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方面的提高,让基层的行政人员获得更多的执行力,帮助民办高校获得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3 结束语
[1]高晨珂,赵凡,崔浩.民办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执行力提升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6):458.
[2]胡延坤.民办高校基层行政
(上接第131页)
长会达到12H。
参考文献
扩建工程;2017年8月完成四期扩建工程。
截至2017年8月,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拥有三座航站楼,分别为T1、T2(国内)和T3A(国内及国际),共73万平方米;共有三条跑道,跑道长度分别为3200米、3600米、3800米;停机坪166万平方米、机位209个、 [6] [11] 货运区23万平米;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飞机起降37.3万架次。截至2018年12月,共开通国内外航线329条,通航城市203个。
2018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完成飞机起降30万架次,同比增长4.2%;旅客吞吐量4159.5万人次,同比增长7.4%;货邮吞吐量38.2万吨,同比增长4.3%。 [12]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及第三跑道于2017年8月29日06:00启用。同时,T1暂停使用,除四川航空、西部航空、华夏航空、春秋航空、九元航空、青岛航空、桂林航空、龙江航空、东海航空的国内航班在T2运营外,其余航司航班移至T3A进出港。
147
2月间,持续12H的大雾天气次数增长迅速,12月和1月都还各出现了14次持续时间大于24H时的大雾天气,最长时间是在1991年12月19日开始出现的大雾天气,持续了73个小时。
(1)重庆江北机场的雾出现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多发生在秋冬季,冬季出现雾日最多,夏季最少。
(2)
近29年
来,1994~1999、
2002~2010年为大雾天气出现的高频年,而自2011~2019年来,大雾天气呈下降趋势,是大雾天气出现的低频年。高频年年均大雾天气可达到129天,而低频年年均雾日最少只有14天。
(3)各季节出现大雾天气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是日落之后出现大雾天气的频率增高,日出之后又逐渐降低。
(4)各季节大雾天气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夏季持续时间最短在1H内消散,春季次之在4H内消散,冬季持续时间最
[1]冯政林,李颜宏.重庆江北机场雷暴气候特征分析[J].科技传播,2012(11):118-119.
[2]杨晓玮,杨建华.芒市机场雾特征统计分析[J].科技风,2018(15):117.
[3]胡伯彦,冯雷,陈志豪.1996-2013年上海虹桥机场低能见度及低跑道视程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15,43(1):151-155.
相关链接
6 结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Chongqing Jiangbei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CKG,ICAO:ZUCK),位于中国重庆市渝北区两路街道,距离市中心19公里,为4F级民用国际机场,是中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2013年12月成为中国第五个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航空口岸。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于1990年1月22日正式建成通航,定名为重庆江北机场;1998年更名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2005年10月完成二期扩建工程;2010年12月完成三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