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单纯肥胖儿童脂肪性肝损伤发生率临床观察

来源:好走旅游网
巾国实验诊断学2014年3月 第18卷、 第3 期 477一 [7]秦宝山,郭长青.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价值EJ3.临床医学,2011,31(8):3. 的诊断价值EJ].临床内科杂志,2Oll,28(8):536. (收稿日期:2013 10—14) [8]温泉,陈欢,周李平,等.超声内镜对j 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 文章编号:1007—4287(2014)03—0477—02 单纯肥胖儿童脂肪性肝损伤发生率临床观察 陈彦伶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吉林吉林132001) 儿童单纯性肥胖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 nE6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疾病,肥胖不但影响儿童健康而且与成年代谢综合 (2)结果判定 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 征发生密切相关,现已成为大部分公共健康问题的 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 根源。本文旨在观察不同程度的单纯肥胖儿童并发 指南(2010年修订版)的脂肪肝标准 ],即具有以下 脂肪性肝损伤情况。 3项腹部超声表现中2项者为弥漫性脂肪肝损害: 1资料与方法 彦 (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明亮肝),回声强于肾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单纯肥胖儿童102例,年 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区远场回声逐 龄5 12岁(平均.8.8岁),其中男性63例,女性39 渐衰减。 例,男女比例为1.6:1,除外遗传代谢病、内分泌疾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 病及其他相关疾病和药物引起的肥胖和明确原因的 学处理,多样本比较用方差分析,样本间两两比较用 肝损伤。肥胖纳入标准采用WHO建议的在儿童 SNK法,率的比较用 。检验,检验水准a:0.05。 中使用的身高别体重法,以身高别体重超过WHO 2结果 参照人群值20 9/6做诊断肥胖的界点。102例单纯肥 102例研究对象中转氨酶异常47例,异常率 胖儿童,根据身高别体重法分为3组:即轻度肥胖组 46.1 ,肝脏超声检查异常56例,异常率54.9 。 超过2O 29 、中度肥胖组超过30 一49 和重度 轻度肥胖儿童血清ALT水平低于中重度肥胖儿 肥胖组超过5O ,计算结果符合上述条件的轻度肥 童,(P<0.05),见表1。中度肥胖与重度肥胖儿童 胖组42例;中度肥胖组48例;重度肥胖组12例,分 血清ALT水平无差异(P>0.05)。不同程度单纯 别于空腹12小时进行血清ALT、AST和肝脏超声 肥胖儿童血清AST水平差异显著(P<0.001),见 检查。各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 表2。不同程度单纯肥胖儿童肝超声异常率有差 学意义(P>0.05)。 异,(P<O.05),见表3。 1.2方法 1.2.1实验室诊断 以血清转氨酶升高为诊断标 表1 不同程度单纯肥胖儿童血清ALT水平 准l1]。血清AI T和AST测定采用宁波普瑞柏生 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I T和AST测定试剂盒 和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获得。 血清ALT和AST的参考值均为4—4O U/L。结果 判定以血清ALT和AST测定结果超过40 U/L为 表2不同程度单纯肥胖儿童血清AST水平 异常,提示有肝损害。 ’ 1.2.2影像学诊断 (1)诊断标准 以被认为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病(NAFLD)的首选诊断方法:肝脏超声检查的结果 为标准l】]。超声检查使用GE公司生产的Voluso— 478~ 表3不同程度单纯肥胖儿童肝超声异常情况 3讨论 肥胖是指体脂过多积聚致体重增加并由此继发 一系列全身代谢紊乱进而致器官组织损害的临床综 合征。脂肪在全身器官的过多堆积,可引起肥胖儿 童近期或远期的系统性损害,以及以代谢紊乱所致 病理改变或因脂肪堆积直接对器官功能的损害,现 已成为21世纪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率有 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小儿肥胖的流行和严重度日益加 重,与肥胖相关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肥胖可引起 多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 障碍、心理行为异常、免疫功能紊乱 和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损伤(NAEFD)等 j。其中NAEFD是一种 肝的组织学改变,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 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 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浸润、非 酒精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常见易感因 素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4 。 儿童青少年的NAFI D,一般起病隐匿,大多数 发生在肥胖儿童中,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主要 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l1]。 实验室诊断,以肥胖儿童血浆转氨酶升高为警 戒线。通常在NAFLD初期用于肝功能检查的 AI T和AST水平就有轻度升高,随着病情发展逐 渐升高口J。其中以ALT测定反应肝细胞损伤的灵 敏度较AST为高,ALT主要分布于肝脏而AST主 要分布于心肌,血清ALT和AST升高提示肝损 伤[5j。本组102例肥胖儿童,47例血清转氨酶 (AI T和AST)升高,提示有肝损伤,异常率为46. 1 ,有统计学意义。排除明确病因和药物因素,考 虑为肥胖造成肝脏脂肪过度聚积引起肝细胞损伤所 致。 影像学诊断,以被认为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的首选诊断方法:肝脏超声的检查结果为 依据,此方法具有经济、快速、无创伤又可以连续动 态观察等优点,易被患者和医生接受。入组的102 例单纯肥胖儿童,肝脏超声检查,符合上述标准的有 56例,提示脂肪性肝损伤的存在,异常率达54.9 , 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充分说明了单纯性肥胖可以 并发脂肪性肝损伤。且之前已有研究结果显示:中 重度肥胖儿童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损伤发生率已高 达68 报道l2]。本观察病例中,中重度肥胖患儿6O 例,并发肝损伤41例,肝损伤发生率为68.3 。此 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儿童单纯性肥胖可以导致脂肪性 肝损伤的事实。在56例显示有肝损伤的患儿中,轻 度肥胖组l5例,中度肥胖组32例,重度肥胖组9 例,分别占本组病例35.7 、66.7%及75.0 。此 结果提示肝损伤程度与肥胖程度有一定关系,即肥 胖程度越高肝损伤发生率越高,既往研究结果也有 相关结论l1】。56例肝损伤患儿中,肝脏超声异常56 例,血清转氨酶异常47例,两者结果并不同步,考虑 与肝损伤程度不同或其他因素有关。本文肝损伤结 果判断以影像学诊断即肝脏超声检查为准。 单纯肥胖儿童之所以会出现脂肪性肝损伤考虑 与“两次打击”有关。第一次打击主要是肥胖伴随的 胰岛素抵抗,引起肝细胞内脂质过量沉积;第二次打 击是脂质过量沉积的肝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和脂质过 氧化,导致肝细胞出现炎症坏死和纤维化 ]。 由此可见,单纯肥胖不但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 尿病、睡眠呼吸障碍、心理行为异常等疾病的发生有 关,还可以引起脂肪性肝损伤,如果诊治不及时其后 果同样严重。因此单纯肥胖儿童在进行体检时,要 注意肝损伤的存在,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可避免严重 后果发生。 参考文献: [1]朱伟芬.梁 黎.肥胖儿童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与治 疗[J].中国实用儿科学杂志,201 3,28(1):1.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 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肝病杂志,2O1o,18 (3):l63. E3]刘玺诚.小儿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J].中国实用儿科杂 志,2004,1 9(3):138. E4]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408. ES]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Ol0:368. (收稿日期:2013"09—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