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30卷第12期 一起鸡新城疫的诊治与发病原因分析 鲍Jtl ̄te,刘国华 (宁夏中卫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宁夏中卫755000) 摘要:宁夏某养鸡园区3个蛋鸡养殖户在2013年6月份先后出现产蛋下降和零星死亡现象。经过・临床诊断、 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养殖小区新城疫野毒污染严重,同时 注射疫苗与高温等应激因素是导致鸡群发病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发病鸡群采取对症治疗和综合防治措施,有效 控制了疫病的进一步扩散,取得了积极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新城疫;应激;防治 中图分类号:¥855_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944X(2013)12.0049 03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n Outbreak of Newcastle Disease and the Cause Analysis Bao Shunmei,Liu Guohua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Zhongwei City Ningxia,Zhongwei,Ningxia 755000) Abstract:Egg production reduction and sporadic deaths occurred in 3 laying chichen farms in Ningxia poultry zone June 2013.The disease was confirmed as Newcastle disease through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The caus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in causes were considered to be heavy contamination in the poultry zone by field ND viruses plus HPAI vaccina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heat stress.The disease was put under effective control by taking proper and comprehensive prophylaxis and reattment.measures. Key words:Newcastle disease;Stress;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 病,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仍有散发和流行,并表现 出宿主范围扩大、病原基因型多样化、免疫带毒现 疫苗的强制免疫工作。宣和镇某养鸡园区至5月末 有养鸡户13户,存栏鸡16批8.6l万只,均为产 蛋鸡群。于6月初注射疫苗,当时需要注射疫苗 的养鸡户有6户,共存栏产蛋鸡3.75万只。免疫 前鸡群健康状态及生产性能均正常。免疫后4—5 天有3户的鸡群(存栏分别为3100只、3600只和 2700只)相继出现产蛋下降和零星死亡现象。最 早发病是在6月8日,另外两户发病日期分别在6 象普遍等流行病学特征…,对养禽业生产危害巨大。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是宁夏养鸡业重点地区,由于 养鸡过于密集、生物安全水平低、环境中新城疫野 毒长期存在导致该地区成为新城疫的老疫区[2-3]。 2013年6月,沙坡头区宣和镇某养鸡园区3 个养鸡户饲养的产蛋鸡群先后出现产蛋率下降和散 发性死亡现象,经诊断为新城疫和注苗与高温应激 同致发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概况 月1O日和11日。起初养鸡户认为是注射疫苗后的 正常反应,但在产蛋下降的同时出现死鸡现象,出 现死鸡的时间持续达20余天,且当日气温越高死 亡数越多。发病鸡群先后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 2013年6月,沙坡头区根据高致病性禽流感 免疫调节剂和电解多维类以及其它一些药物进行治 疗,但不能控制死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 疫苗注射后的免疫保护效期,对存栏鸡群全面开展 了禽流感H5亚型二价(H5N1,Re 4+Re一6)灭活 病初出现采食和饮水量下降,下降幅度10%一 通讯作者:刘国华 30%。病鸡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呼吸困难、翅膀下 一 垂和冠髯发白等现象。鸡群产蛋率下降,下降范 围7.3%~19.2%,同时伴有浅色蛋、沙皮蛋和薄壳 蛋等,蛋重降低。个别鸡渐进性消瘦、衰弱和站 立困难,拉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出现零星死亡。 发病持续20余天,死亡数在20 ̄50只,死亡率 在0.18%~0.43%之间。产蛋下降持续时问长,在 2O~30天以后产蛋率开始逐步上升,但上升幅度小、 速度慢。 3病理变化 通过对部分病死鸡剖检发现:病鸡冠髯发紫, 羽毛脏乱不整,肛周粘附粪污。肺脏水肿、充血或 局部性出血,切面流出多量泡沫样白色或红色液 体。部分病鸡出现喉头出血或喉头粘附有灰白色干 酪样物。气管内有少量稀薄泡沫样液体。部分病鸡 心外膜冠状血管附近有局灶性或散在密集针尖大出 血点,部分心肌表面有出血点、腹部脂肪有散在针 尖样出血点。肝脏稍肿胀、质脆,表面呈土黄色或 红黄相间的条纹状,部分出现肝破裂。肾脏肿胀、 瘀血,有尿酸盐沉积。卵泡呈弥漫性瘀血或出血。 子宫内多见有形态完整的蛋或软壳蛋滞留。肠内容 物稀薄呈黄绿色。个别直肠和泄殖腔粘膜呈点状或 条纹状散存或密集性出血点。 4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检查对3户病死鸡分别采取心、肝、 脾、肺和肾进行细菌触片观察,结果均为阴性。取 上述病料分别接种普通肉汤、鲜血琼脂培养基和麦 康凯琼脂培养基,37℃48 h培养观察,结果均为 阴性。 4.2病原学检查分别采集3户病死鸡的组织病料 (气管、肺、脑、泄殖腔等)各1份(每户采集发 病鸡或病死鸡3~5只为1份病料)送宁夏自治区动 物疾控中心经PCR法检测,H5亚型和H9亚型禽 流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新城疫病原学检测均为阳 性。 4.3血清学检测对3户发病鸡群共采集血清70 份进行抗体水平检测。其中H5禽流感Re一4和 Re一6亚型抗体平均合格率(HI价 25)分别达 95.9%和94.5%,H9亚型抗体平均合格率(HI价 25)100%,新城疫抗体平均合格率(HI价 25) 一 100%。3户发病鸡群70份血清新城疫HI抗体值(以 log2表示)分布情况5-61og2占24.29%,7—81og2 占45.71%,91og2以一L占3O%。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病理解剖观察以及 实验室检测,3户发病鸡群诊断为新城疫。 5防治措施 5.1 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包括:①鸡群采 用新城疫疫苗进行紧急免疫,采用新城疫La Sota 苗2倍量滴鼻,新城疫油苗0.5ml/羽肌注。②采 取抗热应激措施,包括:加强鸡舍通风、舍内喷雾 凉水降温、调整日粮结构、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如 Vc、VE、碳酸氢钠)等措施 】。③抗毒和增加采食量, 采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荆防败毒散等)和健胃类 药物(如健胃散等)拌料,连用5~7天。④加强消毒, 2次/日,连用7天,以后每天1次。⑤在鸡群死 亡情况停止后采用增蛋类药物(如拜固舒饮水、激 蛋散拌料等)增加产蛋量,根据情况连用l0-15天。 5.2加强无害化处理和消毒工作。对死亡鸡尸体 和临床发病症状明显的鸡只清理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排泄物、污染饲料、污水和废弃物等进行严格的 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物品、饲用器具、禽舍和场 地等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对鸡群进行带鸡消毒,每 天1次。加强进出鸡舍人员和物流(鸡蛋、蛋托蛋 箱、车辆、饲料等)的限制和严格消毒。 5.3做好鸡群预防保健工作。加强各饲养环节的 精心管理,增强鸡群的抗病能力;饲料、饮水洁净 卫生;保持合理饲养密度,加强鸡舍通风;保持饲 养环境的安静和稳定,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 刺激,炎热天气投予抗热应激的一些药物进行预防。 5.4密切关注鸡群健康动态,除高度关注禽流感 (H5和H9亚型)和新城疫疫情外,同时加强对 其它疫病的监测和综合防治,减少疫病的侵袭。 经采取以上措施,至6月末,鸡群再未出现死 亡现象,7月中旬产蛋率下降隋况逐步得到恢复。 6讨论 6.1 从基层生产实践看,在正常情况下注射禽流 感疫苗后采食量无多大改变,造成产蛋率下降的 幅度一般为3%~5%,且在7~10天恢复至原蛋率水 平,无死亡鸡的现象发生。本次3户鸡群注射疫苗 2013年第3O卷第12期 后出现了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幅度平均达到 10.87%,出现零星死亡现象,且持续时间较长。 诊断为新城疫和注苗与高温应激共同致鸡群发病。 经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控制了疫情的继续发生, 取得了积极的防治效果。 此时鸡体内携带的新城疫病毒可出现显性感染而发 病。分析认为,3户鸡群出现产蛋率下降和散发死 亡除与新城疫感染发病有关外,同时与注苗和高温 应激也有一定的关系,应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志亮,刘华雷.新城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1.9. 6.2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一定部位定居和 繁殖,根据机体与病原微生物之间力量对比,可 表现为免疫、隐性感染、发病和死亡。宣和某养鸡 园区已养鸡多年,经常有鸡群感染新城疫的情况发 生,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在疫病定点监测 中也多次从当地鸡群检测到鸡新城疫强毒。3户发 病鸡群新城疫病原学检测均为阳性,且抗体HI价 [2]韩梅英,刘国华,马秀霞,等.中卫市城区鸡新城疫的流行 特点及预防[J].中国家禽,2007,29(15):52—54. 【3]刘华雷,王晓亮,刘国华,等.宁夏地区新城疫分子流行病 学特点分析[J]冲国家禽,2008,30(9):9-11. [4]刘国华,韩梅英.鸡的热应激及夏季养鸡应采取的技术措 施[J]冲国家禽,1996(6):39-40. [5]B.w.卡尔尼克.禽病学[M].高福,苏敬良,译.10,g&.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691—712. 在 71og2以上占75.71%,但鸡群仍然出现低发病 率和死亡现象,证明鸡群存在隐性感染与免疫带毒 的情况,这与资料[1 击]的报道是一致的。 6.3本次注苗期间,正是沙坡头区的高温时节, 日气温在25。C-35。C之间,日照强,高温持续时间 长,且干燥少风,鸡群始终处于一种热应激的状态 之中,当日气温越高,热应激反应越强烈[ 。当注 [6孙洪磊,王刚,刘思"6]3.-鸡新城疫ttlkL体水平及带毒状况 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6):12—14. [7]刘国华,韩梅英.初产蛋鸡热应激的发病情况及防制措施 【J】.中国家禽,1999(6):16-17. 苗和高温两种应激因素协同作用共同刺激鸡体时, 则加重了应激反应,导致鸡体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 动物卫生风险分析培训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按照农业部兽医局 家郑增忍研究员主持。德国联邦风险分析研究所 Mfiller-Graf博士、许文娜博士以及英国皇家兽医 学院Dirk Pfeifer博士详细介绍了风险分析框架、 常用风险评估模型、风险交流方法、进口动物及动 物产品风险分析技术及人兽共患病风险分析方法 等。郑增忍研究员和谢仲伦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我国 的工作部署,2013年11月18.20日,全国动物卫 生风险分析专家委员会在青岛举行动物卫生风险分 析培训研讨会。来自北京、重庆、湖北等13个已 成立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组织的省份相关负责 人及专家、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部 分专家以及公益性项目一动物卫生风险分析关键技 术与应用研究相关子课题负责人共60多人参加了 动物卫生风险分析体系建设情况和最新动物卫生风 险评估理论研究情况,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研讨。 参会代表对此次培训研讨会给予较高评价,建 此次会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任马洪 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欧盟世贸项目首席专家 Javier Burchard博士及德国联邦风险分析研究所代 表Mfiller-Graf博士出席会议并致辞。 议今后进一步加大动物卫生风险分析培训和推广力 度,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 能力,加快推进我国动物卫生风险分析体系建设。 会议由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首席科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