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论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来源:好走旅游网
总第290期 扳又f‘ Tota1.290 2014年9月(中) The Science Eduction Article Collects September 2014(B) 论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陈俊娟 (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4)26—0035—02 摘 要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 美人格的体现。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样的人文素质,就会成 任。而他们的人文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 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否实现这一重任。本文就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以 人。显然,新时代的大学生都应当具备这样的人文素质,也 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应当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素质 培养 意义 途径 2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On the Cnifivaf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Humanistic 2.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Quality in the New Era//Chen Junjuan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科技、军事、外交实 Abstract In the new era,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er the histor— 力有了质的飞跃,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目前在党的英 ie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great rejuvenmion of hte Chinese nation, 明领导下,我国人民正在举国一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while the level of their humanistic qua1jty,to a great extent,de— 并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我们的社会 termines whether they can realize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This 中,不和谐现象还是广泛存在。如有些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impo ̄anee and 差,损人利已,损公肥私。有的人见利忘义,见钱眼开。有的 ways of cultiv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humanistic quality. 人制假贩假,有的人贪污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固然有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humanistic quality;cultivation; 许多方面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有些人的人文素质太低。 signiifcance;ways 而大学生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使 他们在社会上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 1引言 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经过了持续十余年的大扩招,我国高等学校的入学率 2I2实现伟大的的需要 大大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迅猛增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3年5月4日,**总参加“实现、青 2012,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536.5647 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是 万人。高等学校的扩招以及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虽然也带来 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 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但毕竟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 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 文化素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功不可没。众所周知,新 的。”习总还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时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他们 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了实 的人文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实现这 现这一梦想就必须提高全民族尤其是新一代大学生的人文 一重任。如果他们具有极高的专业知识,但人文素质普遍偏 素质。 低的话,那么他们就很难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 3如何培养新一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那么什么是人文素质呢?我们认为,所谓人文素质是指 3.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做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和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 新时代的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 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关于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 的时期。时代要求大学生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 文精神以及个人能力,概括地说包含人的理智、能力、情感 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 和意志这几个内在领域。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 题。大学生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 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力和生活的多样化,是完 这些都是他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 作者简介:陈俊娟(1969一),女,云南红河人,文学学士,讲师,主要从事古典文学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35 教改教法 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 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 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 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 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 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而为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 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 以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需要指出的是,树立正确 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三个 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 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3.2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 欲提高大学生们的人文素质,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是 必不可少的环节。古人云:“开卷有益。”一个人精神素养的 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他能不能认真读书,以及读的是怎样 的书。总体来看,阅读对于当代大学生至少具有如下方面的 好处。 3.2.1陶冶大学生们的高尚情操 钱理群教授说过,经典阅读非常重要,落实到人文教育 上就是给人打一个精神底子。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阅读是 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阅读,孔子的“仁爱”,孟子的“舍生取 义”,苏轼的“旷达”,屈原的“爱国精神”,都将深学生的 灵海,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相互作用阅读模式理论的创始 人罗生布拉特认为:阅读材料、阅读情境与阅读者的心境呈 现某种一致时,阅读理解的效果就更好。在这其中,阅读者 的心境是主观因素,起主导作用。阅读者用心去感悟作品, 体验作品的丰富意蕴,是阅读的主要切入点,是决定阅读效 果的主要因素。所以在阅读过程,突出“读”和“感”的环节, 有利于大学生领悟经典文本的魅力,实现经典“思想”经典 “情感”的内化,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3_2_2扩展大学生们的知识面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就非常注意通过广泛的阅读来 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他的阅读范围非常广,历史、地理、天 文、政治、军事、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著作,无不博览。马克 思还特别喜欢阅读文学著作,他曾说:“现代英国的一批杰 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 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 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在同时代的作家中,马克思特别 推崇巴尔扎克,称其为“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家”。通过阅读, 马克思不但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对于他成为一代 伟大的导师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 36 ・ 当代大学生如果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除了通过课堂 学习或上网获取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扩大阅读面。比如要了 解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们就 不妨好好阅读《红楼梦》。《红楼梦》里有关于命理、药理、音 乐、绘画等各个领域的记述,它像一部百科全书,17世纪中 国社会各方面的形态全部集中在里面。通过阅读各种著作 尤其是经典著作,当代大学生们既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扩 展知识面,并且还能放松身心,不亦乐乎? 3.3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学生在课堂上面学 了许多理论知识,但总是不等于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活动, 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开展社会实 践活动的途径很多,如三下乡活动,走访孤儿院、敬老院,走 访社会弱势群体,走访红色根据地,参观博物馆,参观 名人故居等等。这里我们特别推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 开展通过结合专业所学知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 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活动者可以结识很多 合作伙伴,有机会保持长期联系,利于日后专业的交流,方 便以后实习就业。参加活动者通过实践,可以获得对专业从 理论变为现实的全局把握。在完成实践的过程中,培养沟通 能力、说服能力、组织能力。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增强创业 的勇气、信心和能力。通过社会可以实践书本知识,开阔学 生的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炼,大家 多了一份生活体验,锻炼了社会实践经验和组织活动能力, 营造校园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们 不但能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专业才干,还可以培养吃苦耐 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更可以培养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 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精神。对于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的优 秀建设人才是大有帮助的。 4结语 总之,新一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关系着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建成,伟大的“”能否最终实现。而 反观我国新一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既有让我们感到振奋 的一面,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而如何培养并进一步提高 新时代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应当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教 育界的高度重视。我们深信,只要社会各界都重视培养大学 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新一代大学生们就 一定能不负众望,成为实现伟大的一支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冷溶.什么是,怎样理解[ .人民日报,2013—04—26. [2]马克思.英国资产阶级[A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E 京:人民出版社,1962:686. 编辑李前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