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注释】(1)《望驿台》:这是白居易应和好友元稹的诗。
(2)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3)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4)居人:家中的人。诗中指元稹的妻子。
(5)客:出门在外的人。指元稹。
【译文】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秋思 唐:张籍
1 / 26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1万重:形容很多。
2行人:指送信的人。
【译文】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 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 心事仿佛永远说不尽, 无奈太匆匆,捎信人即将要出发, 我又拆开了合上的信封, 看看有没有诉说完自己所有的心事。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 / 26
【注释】①.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②篱落:篱笆。
③疏疏:稀稀疏疏。
④一径:一条小的路。⑤深:深远。
3 / 26
⑥树头:树枝头上。
⑦花落:花落下。
⑧未:没有。
⑨阴:树叶茂盛浓密。
⑩急走:奔跑着、快追。
⑾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⑿无处:没有地方
⒀寻:寻找、找寻。
【译文】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树叶稀疏还不茂密,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yī):水上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归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夜 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注释】结:凝结。
【译文】夜晚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蝉 (唐)虞世南
垂绥(ruí)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jiè)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言外之意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观沧海 [东汉末年]曹操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 dàn],山岛竦峙[sǒng 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 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面临渤海。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指渤海。
(6)何:多么。
(7)澹澹(dàn 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8)竦峙(sǒng zhì):高耸挺立。竦 :通“耸”,高耸。峙,挺立。
(9)秋风萧瑟 (xiāo sè):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洪:大。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指银河。
(14)幸:幸运。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望岳(第一首)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大自然将神奇与秀丽集中于泰山,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①饮湖:在西湖上饮酒。
②潋滟: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好。
④空蒙:形容水雾迷茫。
⑤亦:也。
⑥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⑦淡妆:淡雅朴素的妆饰。
⑧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
⑨相宜:合适、适宜。
【译文】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多么美好,烟雨蒙蒙的景致也很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相宜。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
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译文】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云母:一种矿石,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屏风等家具。
深:暗。
长河:指天上的银河。
晓星:启明星。
碧海:形容蓝天一碧如海。
夜夜心:指夜夜感到心情孤寂。
【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画眉鸟【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①啭:鸟婉转地啼叫
②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③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④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⑤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⑥始知:现在才知道。
⑦不及:远远比不上。
【译文】千百声的鸟的鸣叫声,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
就在那绽放着万紫千红的山花的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贵重的鸟笼内的画眉叫声,
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迢迢牵牛星 作者:无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jiǎo)河汉女。
纤纤(xiān)擢(zhuó)素手,札札(zhá)弄机杼(zhù)。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jiàn),脉脉(mò)不得语。
【注释】迢迢(tiáo):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皎皎:明亮。河汉:即银河。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擢(zhuó):伸出,拔出,抽出。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札(zhá)札弄机杼: 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弄:摆弄
杼(zhù):织机的梭子
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零:落。
几许:多少。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
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脉脉(mò 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2]
素:白皙。
涕:眼泪。
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间:相隔。
【译文】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⑴,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7)村谷。
荷(6)蓑出林春雨细⑵,芦管卧吹莎草绿⑶。
乱插蓬蒿箭满腰⑷,不怕猛虎欺黄犊⑸。[1]
【注释】⑴朝(zhāo):早晨;日出的时候。
⑵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编的防雨用具,类似于雨衣。
⑶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⑷蓬蒿(hāo):“茼蒿”的俗称。
⑸黄犊(dú):小牛。[2]
(6)荷:披着,背上。
【译文】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欺负牛犊。[1]
夜书所见① 宋 ·叶绍翁
萧萧②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③。
知有儿童挑④促织⑤,
夜深篱落⑥一灯明。
【注释】①所见:所见到的(景象)。
②萧萧:风声。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挑弄、引动。
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远处几点灯火,)想来是有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译文】每天到三更灯火还亮着,到五更鸡啼叫时又要开始新的学习,这是好男儿应该有的读书的时间和精神。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赠外孙 北宋: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
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
长成须读五车书。
【注释】(1)凤凰雏:指幼小的凤凰。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外孙。雏,指幼小的,多指鸟类。[3]
(2)从:放纵,放任。(通假字:通“纵”)
(3)五车(chē):形容书之多
(4)年小:年纪小
【译文】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一样,
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
他小时候就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年纪大些的时候必须读很多的书。
东栏梨花 北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①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②柳深青:意味着春意浓
③雪:这里指梨花。
【译文】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的透彻与清明。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释】①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初,一度移古田县治于此,本世纪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电站”。
②蓑(suō):用草或棕编成的雨衣。
③夜如何:一夜的风浪不知要造成怎样的后果。如何:怎样。
④试:尝试。
⑤卷(juǎn):翻开。
⑥扁舟:小船。
⑦”绿树多“一作”绿水多“[4]
【译文】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今早试着翻开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