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化工热力学20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化工热力学

第三章

习题自测 选择题

1、对理想气体有: C A.(H/P)T0B.(H/P)T0C.(H/P)T0D.(H/T)P 

2 对单位质量,定组成的均相流体体系,在非流动条件下有: A A. dH = TdS + Vdp B.dH = SdT + Vdp

C. dH = -SdT + Vdp D. dH = -TdS -Vdp

3、对1mol符合状态方程 P  RT /( V  b ) 的气体, ( S ) 应是 C TPA. R/V; B. R ; C. -R/P ; D. R/T。 4、对1molVan der Waals气体,有 A 。

A. (∂S/∂V)T=R/(v-b) B. (∂S/∂V)T=-R/(v-b) C. (∂S/∂V)T=R/(v+b) D. (∂S/∂V)T=P/(b-v) 5、对1mol理想气体 (  S  V ) T 等于__B___

A. -R/V; B. R/V ; C. R/P ; D. -R/P 。

6、 PTS等于 A VTPSTPVB.TSPC.TVSD.VTPA.TV

因为:

PTSPPTSP VTPSTPVTPSTPVTST PSPVPT1PT VVTPTVTTPV

7.吉氏函数变化与P-V-T关系为 ig  G x  RT ln P , 则 G x 的状态应该GT, P为 C

A. T和P下纯理想气体 B. T和零压的纯理想气体 C. T和单位压力的纯理想气体

(C。因为 G ig (T , P )  G ig , P 0  RT ln P P 0  RT ln P ) T1 

- 1 -

二、是否题

1.体系经过一绝热可逆过程,其熵没有变化。 (对。)

2.吸热过程一定使体系熵增,反之,熵增过程也是吸热的。 (错。如一个吸热的循环,熵变为零)

3.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H=TdS+VdP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错。不需要可逆条件,适用于只有体积功存在的封闭体系)

4.象dU=TdS-PdV等热力学基本方程只能用于气体,而不能用于液体或固相。 (错。能用于任何相态)

5.当压力趋于零时, T , P  M ig ,  0 (M是摩尔性质)。 MTP(错。当M=V时,不恒等于零,只有在T=TB时,才等于零) 6.由于剩余函数是两个等温状态的性质之差,故不可能用剩余函数来计算性质随着温度的变化。 (错。剩余函数是针对于状态点而言的;性质变化是指一个过程的变化,对应有两个状态). 7.由于剩余函数是在均相体系中引出的概念,故我们不能用剩余函数来计算汽化过程的热力学性质的变化。

(错。可以解决组成不变的相变过程的性质变化)

8. 水蒸气定温过程中,热力学内能和焓的变化是否为零?

答:不是。只有理想气体在定温过程中的热力学内能和焓的变化为零。

三、图示题

将图示的P-V图转化为T-S图。

其中,A1-C-A2为汽液饱和线,1-C-2和3-4-5-6为等压线,2-6和1-4-5-8为等温线,2-5-7为等熵线。

P 1 C 2 T C 2 6 3 4 5 6 7 A1 V 8 A2 1 4 5 8 6 3 A1 7 A2 S

第四章

1、 指出下列各量中哪些是偏摩尔量,哪些是化学势?(此题教案无答案)

nA () , (nG) , 1、 nT,p,ncnT,nV,nc2 BB nCpnU() , (), 3、 nBnS,nV,nc4nBT,p,nc

nV ()5、 nBT,p,nc偏摩尔量:1,4 化学势:3

- 2 -

选择题

1、关于偏摩尔性质,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纯物质无偏摩尔量。 B.T,P一定,偏摩尔性质就一定。 C.偏摩尔性质是强度性质。 D.偏摩尔自由焓等于化学位 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二组分体系汽液平衡的条件是 A

3、等温等压下在A和B组成的均相体系中,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A浓度的减小而减小,则B的偏摩尔体积随A浓度的减小而 A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4、苯(1)和环己烷(2)在303K,0.1013Mpa下形成X1=0.9溶液。此条件下V1=89.96cm3/mol,

V2=109.4cm3/mol,V 2=111.54cm3/mol,则过量体积V= A V1 =89.99cm3/mol,

ˆVfˆL; fˆVfˆL  B. fˆVfˆV; fˆLfˆLcm3/mol。 A. fA. 0.24 L V C. -0.24 L D.0.55 LˆB.0 ˆ ; ˆV fˆC. fff  D.f121 : 25、对无热溶液,下列各式能成立的是D

221212E

fV(f为混合物的逸度)A. SE=0,VE=0 B. SE=0,AE=0

C. GE=0,AE=0 D. HE=0,GE= -TSE

6.二元气体混合物的摩尔分数y1=0.3,在一定的T,P下,

 ˆ 0 . 9381 ,  ˆ  0 .8812 ,则此时混合物的逸度系数为 C。  A 0.9097 B 0.89827 C 0.8979 D 0.9092

7、关于理想溶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理想溶液一定符合Lewis-Randall规则和Henry规则。 B.符合Lewis-Randall规则或Henry规则的溶液一定是理想溶液 C.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活度系数均为1。

D.理想溶液所有的超额性质均为0。

8、对二元溶液 T或 P 一定时,下列各式中,Gibbs--Duhem 方程正确的形式是: A A.X1dlnγ1+ X2dlnγ2= 0 B. X1dlnγ1- X2dlnγ2= 0

C.X1dlnγ1/dX1 - X2dlnγ2/dX1 = 0 D. X1dlnγ1/dX1 + X2dlnγ2/dX2 = 0

是非题

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理想溶液的组分逸度与其摩尔分数成正比。

12ˆ is (对。即 f  , f  )  ) f xf ( T, P常数2、理想气体混合物就是一种理想溶液。

(对)

3、对于理想溶液,所有的混合过程性质变化均为零。

iiii (错。V,H,U,CP,CV的混合过程性质变化等于零,对S,G,A则不等于零) 4、对于理想溶液所有的超额性质均为零。 (对。因 M E   M is ) M5、体系混合过程的性质变化与该体系相应的超额性质相同。

- 3 -

(错。V,H,U,CP,CV的混合过程性质变化与该体系相应的超额性质是相同的,对S,G,A则不相同) __6、对于理想溶液的某一容量性质M,则 __ M i 。 Mi (错,对于V,H,U,CP,__CV 有 M i  M i , 对于S,G,A则 M i  i ) M7、理想溶液中所有组分的活度系数为零。 (错。理想溶液的活度系数为1)

8、温度和压力相同的两种理想气体混合后,则温度和压力不变,总体积为原来两气体体积之和,总热力学能为原两气体热力学能之和,总熵为原来两气体熵之和。 (错。总熵不等于原来两气体的熵之和)

9、温度和压力相同的两种纯物质混合成理想溶液,则混合过程的温度、压力、焓、热力学能、吉氏函数的值不变。

(错。吉氏函数的值要发生变化)

10、对于二元混合物体系,当在某浓度范围内组分2符合Henry规则,则在相同的浓度范围内组分1符合Lewis-Randall规则。 (对。)

11、二元溶液的Henry常数只与T、P有关,而与组成无关,而多元溶液的Henry常数则与T、P、组成都有关。

ˆf(对,因 H  ,因为二元体系, 1  0 时, x 2  1, 组成已定) xlim 1 1,Solventx10x 1填空题

1、由于邻二甲苯与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结构、性质相近,因此它们混合时会形成_ 理想__溶液,它们的ΔH=_0__,ΔV=_0__。

2、逸度和活度的标准态有两类,1)以 Lewis-Randall 定则为标准态,2)以 Henry 定则为标准态。如计算雪碧中CO2这种溶解度很小的溶质逸度时应采用 Henry定则为标准态;如计算乙醇-水中乙醇的逸度时应采用 Lewis-Randall 定则为标准态。 3、理想溶液的ΔH=_0_;ΔV= 0_;

ΔS= (  R x i ln x ) ;ΔG =( RT x )。 ilnxii4、二元混合物容积表达式为V=X1V1+X2V2+αX1X2,如选同温同压下符合Lewis-Randll规则的标准态就有 △V= αX1X2 。 5、当T, P一定时,非理想溶液混合性质变化 △G= [ ∆G=RT∑xiln(γi xi ) ] 。

6、溶液中组分i的活度系数的定义是 γi= ai/Xi__。 7、Wilson方程是在 无热 溶液模型和 局部组成 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活度系数与组分组成的关系式。

第五章 选择题

1、戊醇和水形成的二元三相气液液平衡状态,其自由度F= B 。 A. 0 B. 1 C. 2 D. 3

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二组分体系汽液平衡的条件是( A )。

ˆVfˆL; fˆVfˆL  ˆVfˆV; fˆLfˆL (A). f(B) f11221212 LVVLLVˆfˆ; fˆfˆ (D)f(C). f1212f(f为混合物的逸度) - 4 -

3、等温汽液平衡数据如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应满足下列条件中 B 。 A. 足够多的实验数据 B. ∫1 ln(γ1/γ2)dX1≈0 C. [(lnγ1)/ P]T,X≈0 D. [(lnγ1)/ T]P,X ≈0

vˆ ˆ l 的适用的条件 A 4、汽液平衡关系 f fi i A 无限制条件 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

vl5、汽液平衡关系  ˆi ˆ 的适用的条件 A yi  ixi A 无限制条件 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

sPy6、汽液平衡关系 i  P i  i x i 的适用的条件 B

A 无限制条件 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 7、汽液平衡关系 Py  P s x 的适用的条件 C A 无限制条件 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

判断题

1.混合物汽液相图中的泡点曲线表示的是饱和汽相,而露点曲线 表示的是饱和液相。

(错)

2.在一定压力下,组成相同的混合物的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不可 能相同。

(错,在共沸点时相同)

3.由(1),(2)两组分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在一定T、P下达到 汽液平衡,液相和汽相组成分别为 x1,y1 ,若体系加入10 mol的组分(1),在相同T、P下使体系重新达到汽液平衡,此时汽、液相的组成分别为 x1,y1 ,则 x1>x1和 y1>y1 。

(错,二元汽液平衡系统的自由度是2,在T,P给定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就确定下来了。) 4.在(1)-(2)的体系的汽液平衡中,若(1)是轻组分,(2) 是重组分,则 y1>x1 ,y2(错,若系统存在共沸点,就可以出现相反的情况) 5.二元共沸物的自由度为1 。 (对)

5.纯物质的汽液平衡常数K等于1。 (对,因为 x1=y1=1 )

6.理想系统的汽液平衡Ki等于1。

(错,理想系统即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7.对于负偏差体系,液相的活度系数总是小于1。 (对)

8.能满足热力学一致性的汽液平衡数据就是高质量的数据。 (错)

sazaz9.A-B形成的共沸物,在共沸点时有P A s P B B  A 。  

- 5 -

iii(对)

11.EOS法只能用于高压相平衡计算,EOS+  法只能用于常减压下的汽液平衡计算。 (错,EOS法也能用于低压下,EOS+  法原则上也能用于加压条件下)

填空题

1、在101.3kPa下四氯化碳(1)-乙醇(2)体系的恒沸点是x1=0.613和64.95℃,该温度下两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分别是73.45和59.84kPa,恒沸体系中液相的活度系数  1  1 .38 。 ,21.6932、丙酮(1)-甲醇(2)二元体系在98.66KPa时,恒沸组成x1=y1=0.796,恒沸温度为327.6K,已知此温度下的kPa则 van Laar 方程常数是 A12=0.587 ,A21= 0.717

第六章

课后习题

1、上述表述中全部错误的是( A )

(1)孤立体系的熵永远增加。

(2)在绝热的条件下,趋向平衡的过程中,体系的熵增加。 (3)孤立体系的熵永不减少。

(4)可用体系的熵函数的增加或不变来判断过程是否可逆。 A (1) (4) B (2) (4) C (2) (3) D (1) (2)

2、气体经过稳流绝热过程,对外作功,如忽略动能和位能变化,无摩擦损失,则此过程气体焓值 ( B ).

A. 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 不能确定 3、在431.15K与286.15K之间工作的热机的最大效率是 ( C )

A. 91.77% B.50.70% C. 33.63% D.39.67%

4、一封闭体系经过一变化,体系从25℃恒温水浴吸收热量8000kJ,体系熵增25kJ/K,则此过程是( C )。

A. 可逆的 B.不可逆的 C. 不可能的 5、按第二定律,无论什么过程体系的熵变( D ) 。

A.≤0 B.≥0 C.=0 D.不确定

6、体系从同一初态到同一终态,经历二个不同过程,一为可逆过程,一为不可逆过程,此二过程环境熵变存在( A )。

A.(ΔS环)可逆< (ΔS环)不可逆 B. (ΔS环)可逆 >(ΔS环)不可逆

C.(ΔS环)可逆 = (ΔS环)不可逆 D.(ΔS环)可逆= 0

7、孤立体系中,因不可逆性导致作功能力损失。公式 (式中为环境温度)是从传热过程推出的 D .(课件中题目不完整)

A.仅适用传热过程 B. 也适用传质过程 C. 也适用流动过程 D. 任何过程都行

8、体系由状态1(P1,T1)可逆变化到状态2(P2,T2),该过程用△EX的变化等于 A。 A) Wid B) WL C) -Wid D) T0△S总 9、500℃恒温热源下100KJ的热量所具有的有效能为 C 。(T0=298K) A. 100KJ B. 约40KJ C. 约60KJ D. 约20KJ 判断题

- 6 -

1. 热温熵即过程的熵变。

错。过程熵变的定义为,即可逆过程的热温商才是熵变。 2.系统熵增加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错

3.有效能是系统的一种热力学性质。因此,系统某个状态的有效能的 数值与环境状态无关。

错。

4.压力相同,过热蒸汽有效能较饱和蒸汽大,因此其做功本领也较大 正确

5.温度相同时,高压蒸汽的有效能较低压时蒸汽大,所以通常用高压蒸汽作为工艺加热之用。 错误

6.蒸汽在透平机作可逆绝热膨胀,体系和环境总的有效能是守恒的。 正确

7. 流体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时,其有效能均为负

错。根据热力学原理,一切不平衡状态均走向平衡,可以作功。因此所有偏离环境温度的状态应具有正的有效能。

填空题

1、单位质量稳流体系能量平衡方程是 Δh + Δu2/2 + gΔz = q+ Ws 。 2、流体经常通过喷嘴获得高速气体(超音速),该高速气体的速度为u _______________2(HH) 2123、稳流体系熵方程中熵产生是体系内部不可逆性 所引起的。 4、体系由一状态到另一状态变化过程中以完全可逆 方式进行时的功效应,称为此过程的理想功。

5、稳定流动体系物流的有效能EX的基本计算式为:EX=(H-H0)-T0(S-S0)=T0*△S-△H 6、能量平衡是反映系统中能量的 数量 利用情况,有效能平衡是反映系统中能量 品质 的利用情况。

7、当单位质量流体稳定流经水平、等径的阀门时,其能量平衡方程式可以简化为△H=Q

第七章

1.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 B 有关。

A制冷剂的性质 B制冷剂的工作温度

C制冷剂的循环速率 D压缩机的功率 2.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蒸发吸收的热量一定 C 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放出的热量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3.流体作节能膨胀时,当μJ>0,节流后温度 B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4.气体经过稳流绝热过程,对外作功,如忽略动能和位能变化, 无摩擦损失,则此过程气体焓值( B )

A. 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 不能确定

5.相同的压力下,对外作功的绝热膨胀比节流膨胀温度降低程度 A A)大 B) 小 C)相同

6.某压缩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在原冷凝器中因冷却介质改变,比原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低了

- 7 -

5度,则制冷循环 A 。

A. 冷量增加,功耗不变 B. 冷量不变,功耗减少 C. 冷量减少,功耗减小 D. 冷量增加,功耗增加 7.对同一朗肯循环装置,如果提高蒸汽压力,则其热效率( A ).

A. 有所提高,乏气干度下降 B. 不变,乏气干度增加 C. 有所提高,乏气干度增加 D. 热效率和干度都不变 8.对同一朗肯循环装置,如提高蒸汽过热度,则其热效率( C). A. 有所提高,乏气干度下降 B. 不变,乏气干度增加 C. 有所提高,乏气干度增加 D. 热效率和干度都不变 9.如被冷物系要求达-15℃,则制冷循环中氨的适宜蒸发温度为( C ) A.-15℃; B. -10℃; C. -20℃ ; D.-45℃。

10.如当地冷却水温度为常年18℃,则氨制冷循环的冷凝温度应选( C ) A.18℃; B.8℃; C.28℃; D.48℃。 11.吸收式制冷是消耗___B__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A)功 B)热能 C)机械能 12.关于制冷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冬天,空调的室外机是蒸发器。 (B)夏天,空调的室内机是蒸发器。

(C)冰箱里冷冻鱼肉所需的制冷量是由冷凝器吸收的热提供的 。 (D)冰箱里冷冻鱼肉所需的制冷量是由蒸发器吸收的热提供的。

判断题

1.吸收式制冷将热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冷凝器置于低温空间。 错误

2.热泵的工作目的是供热,有效的利用低品味的能量,因此热泵的工作原理循环过程不同于制冷装置。 错误

3.冬天,使室温由10℃升至20℃,空调比电加热器更省电。 正确

4.任何气体,经等熵膨胀后,温度都会下降 。 正确

5.任何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都会下降。

错误

6.p-V图只能显示所作的功,而T-S图既显示体系所吸取或释 放的热量,又显示体系所作的功,所以温熵图在蒸汽动力循 环和冷冻循环广泛使用。 正确

7.提高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和进汽压力可提高蒸汽动力循环效率 正确

1、工业上常用的两种制冷循环是 蒸汽压缩制冷 和 吸收制冷 . (教案无答案) 2、吸收式制冷循环中解吸器,换热器,吸收器和泵这一系统的作用相当于另一类制冷循环的 压缩机 。 (教案无答案)

3、理想朗肯Rankine循环有哪四个设备组成,简述该循环的工作原理(画图说明)。(教案

- 8 -

无答案)

蒸汽动力循环主要由水泵、锅炉、透平机(汽轮机)和冷凝器组成。

3 4水在水泵中被压缩升压。

1 进入锅炉被加热汽化,直至成为过热蒸后。 1 进入透平机膨胀作功。

2 3 作功后的低压湿蒸汽进入冷凝器被冷凝成 水,再回到水泵中,完成一个循环。

4、简述氨压缩制冷循环主要步骤和设备(用图说明)。(教案无答案) 吸收器、再生器(解析器)、溶液泵、换热器、节流阀。

1、 从蒸发器出来的氨蒸气进入吸收器,在吸收器中被氨水吸收

2、 吸收器出来的浓氨水和再生器来的稀氨水在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3、 降温后的稀氨水进入吸收器吸收氨,提高温度的浓氨水进入再生器。再生器有较高压力,故用泵

4、 浓氨水在再生器中被外部热源加热蒸出氨蒸汽

5、 氨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成液氨,经节流膨胀,以气液混合物状态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

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