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虚词“而”的用法

虚词“而”的用法

来源:好走旅游网
虚词“而”的用法

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②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勾践灭吴》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 “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捕蛇者说》 ④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③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勾践灭吴》

⑷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⑸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接着”、“就”、“才”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②余闻而愈悲。 《捕蛇者说》

⑹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例: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②君子博学而参省平己。 《劝学》

⑺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例: 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③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⑻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