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2期 2014年2月 教育与教学研究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Vo1.2 N O.Z Feb.2014 福建省城镇化进程中的 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连文达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福建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福建 省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校企合作稳定性差,缺乏深度融合;职业院校实际办学水平差异悬殊;中职招生 遇瓶颈,处境艰难。为使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促进作用,其发展对策为:统筹规划,缩小职业教育发展南北差 距;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 [关键词】福建省;城镇化;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71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120(2014)02—0081—04 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 年提高6.9个百分点(文中福建省的数据来源由福 建省教育厅职成处提供,以下同)。 (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十二五”以来,为了深入贯彻《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 型、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 充足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 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有责任也应当了解 和掌握区域社会中的用人情况与人才需求的方向, 并创办自己的特色。笔者在对福建省晋江市、德化 县、邵武市等几个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进行实地 调研、座谈的基础上,梳理了福建省职业教育发展现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福建省先 后出台了《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 意见》、《关于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实施意 见》等政策措施,涉及经费保障、税收优惠、升学等诸 多方面,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经费保障方面: 颁发了公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出台经费投入、 税收、人才引进、建设用地和建设规费等支持政策, 以及用于职业教育的教育附加费不低于30%。学 生升学方面:省委省政府把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 策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 全El制在校中职生全面实行免学费制度,在逐年扩 状,并查阅相关资料后,分析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 问题及成因,试图提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一、福建省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现状 福建省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22所,其中教 育部门举办165所、其他部门和行业企业举办111 所、民办学校46所。2012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 生24.1万人,连续五年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 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校生总数达66.5万人,比 2010年增加4.37万人;每万人口中职在校生179 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22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推动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达90.7%,比2010年提高7.3个百分点。现在独立 设置高职院校53所,其中公办30所、民办23所。 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含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招生 9.25万人,在校生总数达27.9万人,占全省普通高 大面向中职毕业生的“高职单考”、示范性高职院校 自主招生和推荐免试人学基础上,2013年开展中职 学生中期选拔人读高职的“2+3”试点工作,进一步 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通道。同时也提出了扩 大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构建人才培养 “立交桥”、提升办学水平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办学模式多元化,适应城镇化对人才的需 求。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是对城镇化进程中就业结 构、工作组织形式、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 校在校生总数41.3%,促进了高等教育普及水平的 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3.5%,比2010 【收稿日期12013—09—11 *基金项目:2013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福建教育发展对策研究”(编号:2013A018)。 【作者简介】连文达(19r77一),男,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政策,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 8l ・ 20 月 连文达:福建省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No.2 反映。职业院校必须通过多元化合作办学,才能在 稳定和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发展,服务于 社会经济发展。当前,福建省采取的多元化办学模 式主要有:一是校企“合作教育”办学模式。福建省 致力于通过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加快建立政府 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步 伐。当前福建省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有59个,参与 其中的中职学校162所、高职院校47所、行业协会 120个、企业999家。另一方面,成立机械、通信、旅 游、建筑、鞋服、轻工等6个省级中职行业指导委员 会,176所中职学校与2800多家企业开展多种形式 的校企合作,探索实践“校中厂”、“厂中校”合作办学 模式,进一步扩大订单培训规模。二是中高职院校 合作办学模式。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是提升办学内 涵的重要举措,也是多元化合作办学的主要方向之 一。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 着手:一是要根据学校的专业建设情况和软硬件资 源情况,选择拥有对口专业并且对口专业为学校优 势专业的中高职院校进行合作,使专业方面的合作 成为中高职院校衔接的重要部分。二是要深化合作 的内涵和领域l2J。合作双方要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 育的衔接贯通方面进行实质性探索,包括课程衔接、 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教学标准开发等各方面进行合 作,使合作能够真正地发挥提升办学内涵的功能口]。 (三)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注重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强化资源整合及 综合利用,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切实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其中,师资队伍 建设方面,2006—2007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制订和 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编制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 进行教师核编,使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 更加趋于合理,以提升中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几年来,根据教育部颁布的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开展新一轮中等职业学 校达标评估工作,加快推进县级职教中心标准化建 设,全省已有37个县级职教中心实现标准化,占总 数的67%。以此,加强各地学校建设、资源整合、布 局调整,扭转部分中职学校散、小、差的局面。除此 之外,积极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 校。目前,全省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 设项目学校32所(约占全国3.25%),国家示范(骨 干)高职院校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5所。在加快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中职8O个、高职42个,省级示范性中职实训基地41 ・82・ Feb.2014 个,省级财政支持的高职实训基地82个;并建立了 首批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9个(其中 省级行业6个、设区市域3个),这些实训基地都对 中职学校和企业开放,为其开展学生实训、技能竞 赛、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二、福建省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 问题及原因 城镇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预计到2015年, 福建省城镇化率将达到63%左右,这势必推动产业 的优化布局,职业教育的改革步伐也需随之加快。 然而,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存在许 多薄弱环节亟待解决。 (一)校企合作稳定性差,缺乏深度融合。深化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使参与合作的学校、学生、企 业、社会各方互惠共赢。就目前福建省校企合作的 情况而言,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如下的 问题:一是缺少相应的政策保障。目前福建省尚未 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支持校企合作,没有明确政府有 关部门、行业、企业等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责任和 义务,亦缺乏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各方利益进行保护 的机制。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一方往往因 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机制而觉得无利可图, 使其对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校企合作中双方 利益诉求不一致。当前校企合作大多仍停留于低层 次的用工层面,合作关系松散,屡现“一头热一头冷” 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校企合作难于达成共 同的利益:学校希望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技术、设 备等优势,在专业共建、课程建设、研究开发、技术共 享等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而企业对学校的需求多 停留在用工层面。因此,学校要更多地站在企业的 角度考虑如何兼顾企业利益。三是校企合作的内在 动力不足。当企业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大量的人 力、物力、财力,而学生择业时,很有可能进入更有利 于个人发展的企业而未选择进入与学校合作的企 业,或者是来到企业不久就选择跳槽,这都意味着企 业投人的培养经费得不到预期回报。但是对学校而 言,这些学生不管去哪里就业,仍然是合格的毕业 生H J。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成了直接的受 益者,而企业却没办法保证在与学校的合作中获得 自身利益的补偿。 (二)职业院校实际办学水平差异悬殊。随着城 镇化的不断发展,福建省沿海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明 显要优于内陆地区,特别是闽南、闽北地区,职业教 育发展悬殊较大。从调研数据来看,福建省职业教 2014年2月 昂Z期 教育与教学研究 Feb.2014 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还不完善,职业学校办 行业需求及时开设相应的课程,而陈旧的、不适宜的 学条件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福建省还有125所中等 职业学校尚未达到设置标准,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 总数的49.8%。许多中职学校反映发展资金匮乏, 课程又未废除;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缺乏统筹和整 体优化,课程门类繁多、内容交叉,特色专业课程不 明显。 三、福建省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与 建议 地方财政拨款只够支付教师工资。此外,还有近2/3 的县(市、区)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比例未达到 30%。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虽然福建省2007年就已 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编制标准》,但不少县(市、区) 未按要求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师核编,学校普遍 (一)统筹规划,缩小职业教育发展南北差距。 从当前福建省职业教育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南北教 育发展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要将中等 存在专业教师不足问题,自聘教师带来沉重的经费 负担。沿海地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相对内陆地区完 善些,特别是闽南地区。如晋江地区,由于城镇化率 较高,经济比较发达,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专业教 师进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也多,目前,“双师型”教师 达到63.4%。而闽北地区的邵武市,虽专业教师占 总数的58.8%,但据学校反映由于经济发展总体与 沿海地区差距大,这些地区也缺少为专业教师提供 实践锻炼提升的机会,很多专业教师不愿到山区而 选择到沿海地区发展,存在优秀教师流失现象。 (三)中职招生遇瓶颈,处境艰难。从目前来看, 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进入了“瓶颈”阶段,处境进退 两难,本地生源逐年下降,“招生工作”举步维艰。出 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本地生 源逐年下降。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于初中毕 业生,计划生育国策带来了一定的、短暂的影响,据 统计,福建省初中毕业生最近几年骤减,这是造成中 职学校招生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2)舆论导向偏 颇。在福建省乃至全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教育部 门和一些地方政府存在“重普高、轻职专”现象,家长 受到这种氛围以及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认 为只有通过读普通高中考上大学才是最佳出路,故 对上中职学校不屑一顾。这直接对中职学校招生带 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3)地方限制。地方各级政 府为了保护本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满足本地区 职业学校的招生需要,对本地区以外的中职学校进 行限制性招生,甚至有的当地教育部门以下发文件 的方式进行封锁H]。因此,中职学校想在本地区外 招生,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是非常困难的。(4)课程 结构设置不尽合理,特色专业不明显。有些中职学 校为了扩大招生面,盲目地开设本不属于自己特有 的且不熟悉或不太成熟的专业,课程设置由于缺乏 行业的指导、企业的广泛参与,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 尚未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难以适应行 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没能根据 职业教育作为普惠性教育服务纳人基本公共服务范 围,建立公共财政、保障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稳定增 长机制。突破“以县为主”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禁 锢,在省域范围内建立分别以服务农业、工业和服务 业为重点的主体功能性职业教育区域布局,进一步 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有效整合,切实做到 职业教育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战略同步推进、统一安 排 ]。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在充分调研的基 础上统筹规划,使政策更适宜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 首先,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地区,积极鼓 励其不断创新,提高办学水平。如晋江成立了“晋江 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并拟与闽江 学院联合举办晋江市纺织鞋服本科人才的定向班。 省政府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可以给予支持。其次, 在职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通过政策扶持,如在经 费等方面给予倾斜,改善其办学条件。在政府主导 下,根据产业布局调整,对山区薄弱的职业学校与沿 海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开展帮扶、合作等。其三,整 合全省的职业教育资源,规范中职学校的招生行为, 逐步削弱“地方保护”政策和制止各自为政的行为, 使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朝着“公平、规范、有序”方向 健康发展 J。 (二)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发挥政府主导作 用。校企合作的深度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和 高度,也决定着职业学校为产业企业服务的水平与 能力。因此,要将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作为职业教育 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完善。(1)完善校企合作法规 政策,构建校企合作法律依据,促进校企合作主体主 动参与。建议省政府出台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关于 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施办法》,厘清政 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权 利、义务和责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 参与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此外,要加强监督政策 法规的执行力度,有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在执行过 程中还要加强监督,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真正发挥 ・ 83 ・ 20 锈月 连文达:福建省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FeNOb.2 2014 .作用。(2)发挥行会指导作用,实现校企双赢。支持 和鼓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成立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 员会,提出本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和人才培养规 格要求,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开发等,协调推动本行 置主要亦是以陶瓷方向为主的艺术类专业。另一方 面,要减少重复建设专业。如果区域内的职业院校 都开设同样的专业,面面俱到,那么不仅不利于教育 资源的有效利用,还会因区域的生源竞争,造成招生 困难。其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一方面,从内部环 境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从专业的培 业的校企合作。如晋江安海职业学校由与企业直接 合作逐步转向与行业工会的合作,在机械、数控等学 科领域,安海职业学校与安海五金机械同业工会进 行深入的合作,通过该工会的指导与帮助打通与企 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协调企业为学 养目标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诸方面进行全面系 统的规划,从而使课程设置适应城镇化中产业发展 的需求,也符合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的需求。另一方 面,学校要重视科研,为教师的科研创造良好的平台 与机会,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提供实训场地,让学生切身体验企业工作的氛围; 二是为企业用人提供支持。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学 校和企业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也更有助于校企 合作深化发展。 (三)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专业建设 是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中产业 结构调整和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也是职业院校加 强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因此,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 城镇化发展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奠 定基础。首先,合理调整专业设置,科学制定专业建 设规划。职业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 济发展为宗旨,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立足长远的发 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在完善相关的合作机制、深化课 程改革、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 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二五”教育发展 专项规划的通知[EB/0lL].http:Ilwww. ian.gov.cIl,zwgl【, , szfwj/201107/t20110705—371637.htm,2011一o6一o9. [2]胡秀锦.职业学校多元化合作办学的模式与机制 [J].职业技术教育,2011,(30). [3]李建成.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 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 [4]汤海滨.实践教学过程中校企合作问题的探讨[J]. 人力资源管理,2012,(5). 展规划,整体优化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 接。其次,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减少重复建设。一方 面,专业设置在遵循适应性与前瞻I生、稳定性与灵活 性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进行调 整,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设 置、课程与教材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设置重点建 设专业,以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如:晋江职业院校 以纺织鞋服为中心的专业设置与晋江的主导产业结 构相对接;德化县以陶瓷产业为主,职业学校专业设 [5]邬志辉.中国农村职业教育战略转型[J].社会科学 战线,2012,(5). [6]燕荡非.析中职学校招生工作的不利因素与对策 ——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 2012,(5). (责任编辑:彭文彬)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Fujian IA日n阮l一幽 (Fujian Educaiton Science Research Insif?ute,Fuzhou,F ̄ian,350003,China) Abstract:Fujian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ue to the阳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zation and the unceasing expansion of urbanization.The problems exj 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ulb ̄z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are:heT school—en【erpdse cooperaiton stability is poor without the depth ffousion;vocational colleges’educational level difers greatly;enrollment in seo】rldary vocational schools encountersbottlenecks.Tomakethe vocational educationphy abetter roleinthe pro— cess of urbanization,the paper pmposes developmental countermeasures as follows:make overall planning,reduc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ducateion gap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uth;perfect the relevant syste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playing the leading mle and optimize the specialty stru ̄and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FIujian pmvlnee;urbanization;vocational dueaetion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