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26期(总第266期) 加减乘除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成效 蔡丽娜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罗阳镇第二小学,浙江 温州 325500) 摘要作业量的问题是围绕师生课业负担首当其冲的问题。但是,对于作业量多少的衡量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育行政部 门综合各方面意见,规定低段小学生没有书面家庭作业,高段做作业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这种刚性的管理迅速、明快地为学校和教 师划出了底线,为切实解放学生和教师做出了努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合理安排 没有压力就没有负担,没有负担就没有训练,一味地“减”也 是不科学的。减负必定要伴随着“增效”,不然,如何保证质量?笔 者觉得,把家庭作业的布置问题拿来盘算盘算,盘出家庭作业的 “加减乘除”,算好学生的“点线面体”还是挺有意思挺有意义的! 一、加——寻找作业的兴奋“点”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能不能提起学生的作业兴趣,就 要看布置家庭作业的类型能不能牵动学生的神经,能不能找到 学生的兴奋点。要找学生的兴奋点,就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 发,让作业快点完成,有效地完成。 1.加快作业的完成步伐 经过一个假期回到学校时心情还是很不错的,但一批改学 生的家庭作业,情绪就坏到极点了。‘真想揪住学生,狠狠地训一 顿。碰到这种问题,聪明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变着花 样地布置作业,寻找学生的兴奋“点”。 例如,在快放短假的时候,同学们很兴奋,在互相关注怎样 过这个假期的同时,更关注的是老师布置什么作业,有些大胆点 的学生偶尔会来探探风:“老师,这个假期的作业是什么?”有些 教师听到这样的话,马上会训斥到:“假期又没到,你着什么急?” 学生没趣地走开了。我们何不利用学生这时做作业的兴奋点,让 作业变得快乐起来呢。在数学课快下课的时候,我宣布了假期的 作业:“同学们,我们班有些同学为了让你们过好这个假期,特向 教师要求提早布置假期作业,你们想提早知道吗?”同学们都争 先回答“想。”“那要答应老师,要好好完成这次作业,不能辜负这 位同学的苦心,好吗?”“好。”然后我就把假期作业布置下去。布 置完后,学生们欢呼雀跃,有的下课就开始做了,有的放学回家 后就全都完成了。假期结束,同学们回校学习了。我们班的语文 老师在办公室埋怨:“哎,又有好几个没交作业;这些人怎么这么 笨啊,全错的;哎,最头痛的就是改假期作业了。”而我在边上窃 喜,因为同学们全交齐了不说,质量还比平时好呢,这就是找到 学生兴奋“点”的好处。 2.加强作业的有效性 每次到了总复习,学生们就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们像台机器 般,又机械又累。这阶段的家庭作业,老师们就要精打细算,加强 作业的有效性。科学合理地编排作业,提高作业的训练价值。通 过充实作业内容,精心设计作业等方式,实现作业价值的增量。 二、减——调整群体的水平“线” 一个班有45位学生,其性格、学习水平也是各不相同。我们 不能奢求通过教育把所有的学生都刻上“同出一辙”的字样,但 把班上学生的水平线一级一级地往上提我们还是能够做的。 1.减少漫骂,做好个别指导 要想提高班上的整体水平,就不能放弃后进生,平常的作业, 这些学生是基础题做不好,提高题空着不做,着实让老师们费神。 所以教室里经常有刺耳的漫骂声,还有的老师动口不过隐还要动 手,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后进生 怕作业,更讨厌作业,更是加 大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其实作业目标本身是要求每个学生通过努 力最终都会做。作为一项训练,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道学生不会 或不做,还要应该耐心地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于后进生,教师要 多关注他们的思维动态,鼓励他们开动脑筋,为他们进行适当地讲 解,让他们做一些针对 拘练习,跟上整体步伐。 2.减去作业中高耗低效的内容 充分做好作业的规划,做好作业的调控,去粗取精,努力削 减作业中高耗低效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单期的作业中减少重复 的训练内容,达标即可。 例如,布置的家庭作业,大多是各种练习册,但在实际使用 中,练习册题目偏难,正确率很低,打击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分析练习册中的题目,最好是自己先 做一遍,做好规划,让学生有选择地去做。 三、乘——扩大习题的训练“面” 作业的乘法策略,是建立在作业的减法策略基础上的,敢于 做减法,才能为乘法赢得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在紧张的单位 时间内扩大习题的训练面。教师要善于小题大做,放大小题目的 训练意义。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 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生活经验和方法。 例如,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暑假期 间学校打算要对教室进行粉刷,请你出谋划策: 具体材料:55间教室,每间教室的长8米、宽6米、高3.2 米,每问教室粉刷5个面、门窗黑板面积为20平方米。 (1)需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粉刷墙壁的人工费用是每平方米5元,人工费用共需要 多少元钱? 四、除——培养个性化的生命“体” 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学习力也不同, 教师要用除法化解学生的作业总量,调整日常作业模式,加强教 师的时间投入,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去做更多的事, 以此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的生命体。 常年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工作任务都比较繁重,能够用于设 计练习作业的时间并不多,所以,要经常从自己的“题库”里精挑细 选,略作修改删除,作为学生的练习题。要养成习惯的是,筛选后的题 目,必须亲自“下水”做—做,而不是亲自看一遍。众多教师的实践经 验表明,这是确保练习不重复、不超量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 五、结束语 如果每位老师在布置作业前多考虑学生,多从学生实际出 发,那么作业就会变成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社会元素,它能激 发学生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 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学习经历。 参考文献: 【1】陈颖珊.小学数学教学标准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武习平.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Ⅱ】_教育教学论坛,2012 (12). [3】王义林.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四个策略卟新课程(教 研),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