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archivetemp生物化学简答题

.archivetemp生物化学简答题

来源:好走旅游网

生物化学简答题

1.产生ATP的途径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答:产生ATP的途径主要有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
酸化两条途径。

氧化磷酸化是需氧生物ATP生成的主要途径,是
指与氢和电子沿呼吸链传递相偶联的ADP磷酸化过程。

例如三羧酸循环第4步,α-酮戊二酸在α-酮戊二酸脱
氢酶系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的反应,脱
下来的氢给了NAD+而生成NADH+H+1分子
NADH+H+进入呼吸链,经过呼吸链递氢和递电子,
可有2.5ADP磷酸化生成ATP的偶联部位,这就是
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了ATP

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直接与代谢底物高能键水解
相偶联使ADP磷酸化的过程。例如葡萄糖无氧氧化第
7步,1,3-二磷酸-甘油酸在磷酸甘油酸激酶的催化下
在该反应中由于底物1,3-二磷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
甘油酸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水解断裂能释放出大量能
量,可偶联推动ADP磷酸化生成ATP
这就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了ATP

2 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
共性及其特性

1 共性: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仅能
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不能改变
化学反应的平衡点,酶本身在
化学反应前后也不改变;可降
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特性: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是
催化效率更高,具有高度专一
性,容易失活,活力受条件的
调节控制,活力与辅助因子有
关。

3 什么是乙醛酸循环,有何生物学意义?

乙醛酸循环是一个有机酸代谢环,它存在于
植物和微生物中,在动物组织中尚未发现。乙醛酸循环
。总反应说明,循环每转1圈需要反应分为五步(略)
消耗两分子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一分子琥珀酸。
琥珀酸产生后,可进入三羧酸循环代谢,或者变为葡萄糖。

乙醛酸循环的意义分为以下几点:(1)乙酰
辅酶A经乙醛酸循环可生成琥珀酸等有机酸,这些有
2)乙醛酸循环是机酸可作为三羧酸循环中的基质。

微生物利用乙酸作为碳源建造自身机体的途径之一。
3)乙醛酸循环是油料植物将脂肪酸转变为糖的途径。
4.简述氨基酸代谢的途径。

答:氨基酸代谢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合成组织蛋白
质进行补充和更新;二是经过脱羧后转变为胺类物质和
转变为其他一些非蛋白含氮物,以及参与一碳单位代谢
等;三是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氨。其
α-酮酸可以走合成代谢途径,转变为糖和脂肪,也
可以走分解代谢途径,氧化为CO2H2O,并产生能
量;氨能进入尿素循环生成尿素排出体外或生成其他一
些含氮物和Gln

5.简述尿素循环的反应场所、基本过程、原料、产物、
能量情况和限速酶、生理意义。

尿素循环是在人体肝脏细胞的线粒体和胞液中进行答:
的一条重要的代谢途径。在消耗ATP的情况下,在线
粒体中利用CO2和游离NH3先缩合形成氨甲酰磷酸,
再与鸟氨酸缩合形成瓜氨酸,瓜氨酸从线粒体中转移到
结合生成精
胞液,与另一分子氨(贮存在天冬氨酸内)氨酸代琥珀酸,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成精氨酸和延胡索
酸,精氨酸再在精氨酸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
组成一个循
酸,鸟氨酸进入线粒体,再重复上述反应,环途径。因此原料主要为氨(一分子游离氨和一分子结
合氨)和二氧化碳;产物为尿素;每生成一分子尿素需
要消耗4ATP,限速酶为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尿素循环的生理意义是将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
是机体对氨的一种解毒方式。

6.简述嘌呤碱基的最终代谢产物是什么?嘧啶碱基的
最终代谢产物是什么?

答:鸟嘌呤在体内经鸟嘌呤脱氨酶催化脱氨生成黄嘌呤,
再在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下生成尿酸;人和动物体内腺嘌
呤脱氨酶活性低,而腺苷脱氨酶和腺苷酸脱氨酶活性高,
故多在腺苷水平进行分解,在腺苷脱氨酶催化下脱氨生
成次黄嘌呤核苷,然后在核苷磷酸化酶催化下加磷酸,
脱下1-磷酸核糖后生成次黄嘌呤,再在黄嘌呤氧化酶
因此嘌呤碱基的最催化下生成黄嘌呤,进而生成尿酸。

终代谢产物为尿酸。

胞嘧啶在体内经胞嘧啶脱氨酶脱氨后生成尿嘧啶,
在二氢尿嘧啶脱氨酶催化下加氢生成二氢尿嘧啶,再在
二氢尿嘧啶酶催化下生成β-脲基丙酸,最后在β-脲基
丙酸酶催化下生成CO2NH3β-丙氨酸;胸腺嘧啶

经二氢胸腺嘧啶脱氢酶催化加氢生成二氢胸腺嘧啶,再
在二氢胸腺嘧啶酶催化下生成β-脲基异丁酸,最后在β-
脲基异丁酸酶催化下生成CO2NH3β-氨基异丁酸。

因此胞嘧啶和尿嘧啶碱基的最终代谢产物为CO2
NH3β-丙氨酸,而胸腺嘧啶碱基的最终代谢产物为
CO2NH3β-氨基异丁酸。

7.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理意义?

答:(1)提供NADPH,为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
2NADPH使红细胞还原谷胱甘肽再生,维持红细
胞正常功能及巯基酶的正常活性。(3NADPH参与羟
从而与药物代谢、毒物代谢、激素激活或灭活
化反应,等相关。(4)联系戊糖代谢,与戊糖分解、核酸代谢
及光合作用有关。(5)为细胞提供能量,1mol6-
酸葡糖糖通过此途径代谢,可以产生30molATP
8.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通过哪几种产物进入三
羧酸循环?

答:乙酰CoA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延胡索酸;
草酰乙酸。

9.为什么说糖酵解是糖分解代谢的最普遍、最重要
的一条途径?

答:(1)糖酵解是指葡萄糖经酶促降解成丙酮酸并伴
2)该途径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随产生ATP的过程。

都能进行,只是产生的丙酮酸和NADPH在不同条件
下的去向不同。(3)它是生物最基本的能量供应系统,
能保证生物和某些组织在缺氧下为机体提供能量。(4
大多说单糖都可以通过该途径降解。

10.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
素有哪些?

答:蛋白质各自所特有的高级结构,是表现其物理性质
和化学特性以及生物学功能的基础。当天然蛋白质受到
某些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的
高级构象发生变化时,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都随之改变或丧失,但并未导致其一级结构的变化,这
种现象称为变性作用。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两大类:
物理因素:热、紫外线、X射线、超(1
声波、高压等等;
2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变
性剂等。

11.蛋白质溶液作为亲水胶体,其稳定性因素有哪些?
它们是怎样起稳定作用的?

答:①蛋白质分子大小已达到胶体质点范围(颗粒直径
1100nm之间),具有较大表面积。②蛋白质分子
携带同种电荷,
一种蛋白质在一定的pH环境(等点pH除外)下,带有同种电荷,因相互排斥而不易沉淀。③
球状蛋白质表面带有亲水基团,它们使蛋白质分子表面
防止形成沉形成水化层,因而阻碍分子之间相互作用,
淀。

12、简述酶原激活以及消化道内酶原激活的意义
一些酶在细胞合成时,没有催化活性,需要经一定的加
在工剪切才有活性。这类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

合适的条件下和特定的部位,无活性的酶原向有活性的
酶转化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

酶原激活的意义:酶原形式的存在及酶原的激活有重要
消化道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避免了胰的生理意义。

腺细胞和细胞外间质的蛋白被蛋白酶水解而破坏,并保
证酶在特定环境及部位发挥其催化作用。

13、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哪几种?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
布,不包括侧链的构象。

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四种。
14、什么是蛋白质一级结构?为什么说蛋白质的一级结
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答: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
排列顺序。因为蛋白质分子的排列顺序包含了自动形成
复杂的三维结构(即正确的空间构象)所需要的全部信
息,所以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

15、什么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其
生物功能有何关系?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原子和基团在答:
三维空间上的排列、分布及肽链走向。蛋白质的空间结
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各自的功能是
相适应的。

16、为什么说葡萄糖-6-磷酸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
点?

答:葡萄糖经过激酶的催化转变成葡萄糖-6-磷酸,可
进入糖酵解途径氧化,也可进入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
生核糖-5-磷酸、赤藓糖-4-磷酸等重要中间体和生物
在糖的合成方面,非糖物质合成所需的还原性辅酶Ⅱ;
经一系列的转变生成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
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6-

磷酸还可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1-
酸,进而生成糖原。由于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
径的共同中间体,由它沟通了糖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
众多途径,因此葡萄糖-6-磷酸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
叉点。

17、指出下列物质分别是哪种维生素的前体?(1β-
胡萝卜素;(2)麦角固醇;(37-脱氢胆钙化醇;
4)色氨酸。

答:(1)维生素A;(2)维生素D2;(3)维生素
D3;(4)维生素B5
18、核酸酶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1)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作用于DNA
分子。

2)核糖核酸酶(Rnase):作用于RNA小分子。

核糖外切酶:作用于多核苷酸链末端(1
的核酸酶,包括3’-核酸外切酶和5’
-核酸外切酶。

2 核酸内切酶:作用于多核苷酸链内部
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包括碱基专一
性核酸内切酶和碱基序列专一性核酸
。内切酶(性核酸内切酶)
19.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生成的NADPH,如果不去参
加合成代谢,那么它将如何进一步氧化?

答:葡萄糖的磷酸戊糖途径是在胞液中进行的,生成的
NADPH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最重的是作为
合成代谢的供氢体。如果不去参加合成代谢,那么它将
参加线粒体的呼吸链进行氧化,最终于氧结合生成水。
但是线粒体内膜不允许NADPHNADH通过,胞液
NADPH所携带的氢是通过转氢酶催化过程进入线
粒体的:
1NADPH+ NAD+→ NADP++ NADH
2NADH所携带的氢通过两种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
进行氧化:
a.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后生成FADH2
b.苹果酸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后生成NADH

20、某些植物体内出现对氰化物呈抗性的呼吸方式,
试提出一种可能的机制。

答:某些植物体内出现对氰化物呈抗性的呼吸方式,这
种呼吸形式并不需要细胞色素氧化酶,而是通过其他的
对氰化物不敏感的电子传递体将电子传递给氧气。
21、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按键型分有哪些类型?请各
举一例说明。

四种类型:磷氧键型、氮磷键型、硫酯键型、甲硫键型
磷氧键型:ATP
氮磷键型:磷酸肌酸
硫酯键型:酰基CoA
甲硫键型:S-腺苷甲硫氨酸
22、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相似,共同竞
争酶的活性中心。抑制作用大小与抑制剂和底物的浓度
以及酶对它们的亲和力有关。Km升高,Vmax不变。

抑制剂与底物结构不相似或完全不同,②非竞争性抑制:
只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在结合抑
制剂后与底物的结合。该抑制作用的强弱只与抑制剂的
浓度有关。Km不变,Vmax下降。

反竞争抑制剂: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生

成的三元复合物不能解离出产物。KmVmax均下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