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工会法》的规定,企业对旷工职工进行除名处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条件,包括经过调查取证、征求工会意见、职工代表大会决定等步骤。除名决定需报备相关部门备案,并书面通知本人并记录在档案中。
法律分析
第三十一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按旷工论:
(一)不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
(二)请假期限已满,不续假或续假未获批准而逾期不归的。
(三)不服从组织调动和工作分配,不按时到工作岗位工作的。
第三十二条旷工连续十五天以内或一年累计三十天以内的,不发年度奖金。
第三十三条旷工连续超过十五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予以辞退。
企业除名
企业除名的理由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缺以下的任何一条属违法解除:
(1)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否经过职代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
(2)规章制度公示了吗?
(3)除名通知工会了吗?
(4)进行批评教育,这一条企业已经做到了
(5)企业的规章制度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属无效条款。
因为《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从这一规定来看,企业对职工的除名处理,必须符合以上两个条件:
《工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先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由此可见,在对旷工职工作除名处理时,应当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
根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对职工作出开除处分的过程中应遵循下列程序:
1)弄清事实,取得证据。企业对职工所犯错误的事实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并且对所取得的证据要严格审核,以保证确凿无误,结论材料应与本人见面,允许其申辩,如确属于事实不符,应当纠正。
2)经厂长或经理依据职工的错误事实提出开除处理的意见。
3)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决定。
4)将开除处分决定报告企业的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的劳动部门备案。
5)将开除处分决定书面通知本人,并记入本人档案。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企业对旷工行为的处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并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在作出开除处分决定时,企业应弄清事实并取得确凿无误的证据,允许职工申辩。决定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决定,并报告主管部门备案。最后,将开除处分决定书面通知职工本人,并记录在档案中。企业除名是对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必须遵循法定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五条 【劳动合同的逾期终止】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侵占工会经费和财产拒不返还的,工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并赔偿损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