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结构和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使学生对结构的基本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与巩固,而且也为以后结构的强度、结构的设计等教学打好基础。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探究、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等得到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学习乐趣。渗透安全教育、德育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
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现象
四、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易学到相关知识,必须以“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为主线,并以这条主线进行展开,使学生达到应用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资源:
生鸡蛋和熟鸡蛋、单脚撑自行车、照相机的三角架、陀螺、不倒翁、啤酒瓶、方木块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探究];创新意识培养,老师拿一熟鸡蛋,请学生让它站起来。
方法一:当从侧面让它旋转起来时,它就会竖直地站立起来,生鸡蛋是不成的,里面的蛋清、蛋黄等液态的东西由于惯性,不随外壳一起转,所以这就成为鉴别生鸡蛋和熟鸡蛋的方法。
链接:这里有两个问题使人百思不解,物体运动只能使它趋向于降低重心,而鸡蛋一转,由平放而立起重心反而提高了;另外,谁都知道陀罗定向,鸡蛋在桌面上绕竖直轴转动时,转的方向不动而鸡蛋自己翻身而起;其三,任何物体底面越平越稳定,鸡蛋却偏偏不安于现状,偏要一尖儿着地立起来,本来是躺着时与桌面接触面积更大的状态更稳。
这个谜,直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才解开。一位美国的物理系研究生,通过电脑进行复杂的运算,终于从理论上解决了。问题就出在旋转速度和摩擦上了。鸡蛋在旋转起来时,支持点周围也不免与支持面(桌面)产生摩擦,而这种旋转的物体总是使运动趋向于摩擦更小的状态。当鸡蛋摇摇晃晃地立起来,终于使一个尖端着地时,就逐渐达到了支持点面积最小,稳定旋转的状态,水平的能量转化成为绕对称轴旋转的动作。当然,由于摩擦,它的转速又会慢慢减小。然后开始摇晃,最后,倒下来,因为这时它要趋向重心更低,更稳定的状态。
方法二:轻轻一敲,那稍微碎了一点壳的蛋就稳稳地立在桌上,讲的是脑筋急转弯,是个逻辑问题,因为大家下意识的前提是鸡蛋不能损坏,这也是创新意识,要打破传统凝固思维。
链接:一四九二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回到了西班牙。在一次欢迎宴会中,忽然有人高声说道:“我看这件事不值得这样庆祝。哥伦布不过是坐着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碰上了一块大陆而已。任何一个人只要坐船一直向西行,都会有这个发现。”宴会席上顿时鸦雀无声,面面相觑。哥伦布笑着站起来,顺手抓起桌上放着的熟鸡蛋,说:“请各位试试五看,谁能使熟鸡蛋的小头朝下,在桌上站住?”大家都拿起面前的热鸡蛋,试着、滚着、笑着,但谁也没把它立起来,哥伦布微笑着,拿起熟蛋,把尖头往桌上轻轻一敲,那稍微碎了一点壳的蛋就稳稳地立在桌上了。那人高叫道:“这不能算,他把蛋壳摔破,当然可以站住。” 这时,哥伦布正色说道:“对!你和我的差别就在这里,你是不敢摔,我是敢摔。世界上的一切发现和发明,在一些人看来都是简单不过的。然而他们总是在别人指出应该怎样做以后才说出来。”
[引出问题]:那到底什么样的结构是稳定的,什么样的结构又是不稳定的?
(二)、新课内容:
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探究]: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分析]:研究不倒翁的结构,发现它的重心低。
结合生活现象:以前的农作物个子高,遭遇暴风骤雨容易倾覆,造成减产;现在的农作物普遍个子矮。就是利用了重心低结构稳定的原理。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重心的高低影响结构的稳定性。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重心越高,稳定性越差。
[举例]:落地电风扇或者宾馆里的落地灯,它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底座。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结构的底座,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支撑面越大越稳定,越小越不稳定。
[探究]:学生拿一本书,让它直立在桌面上,它马上倾倒了,显然,其稳定性不好。
同样的一本书,把它的下端各书页展开一定的角度,仍旧将它直立在桌面上,它就能很好的挺立住。
[实例展示]:三角架
[分析]:照相机的三角架为什么能保持平衡?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结构或构件的形状影响其稳定性。
[教师总结]: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
[案例分析]:静止状态的单车如何保持稳定
(1)双腿支撑
(2)单腿支撑
[探究]:道具采用一辆自行车,调整单脚支撑位置,研究何时最易倒下,何时最平衡?
[试验 ]:学生骑自行车、
[电脑展示]:电子图片
(师生互动进行,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教师讲述]:在静止情况下,自行车本身不能自我平衡,需要加一支撑脚。当由骑车人和自行车构成一个 系统时,系统动起来之后,骑车人为系统注入动力,从而在自行车前进的时候,通过人的不断调节,自行车和骑车人与地面垂直,使自行车的重心落在车轮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内。因此,在没有明显的外力干涉时,这一动态系统能够表现出一种稳定。
[教师总结]:运动状态下与静止状态下物体的稳定条件有所不同。结构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方面人们利用稳定的结构抵抗外力、承受负载,另一方面又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
1.倒置的啤酒瓶可以预报地震
2.在打水的桶口边挂一重物,在水面时能自动翻倒打水。
[学生快速阅读案例]:(打印稿)
虎丘是苏州两千五百仓桑的见证。高高耸立在山顶的虎丘塔已经成了苏州的标志。
虎丘斜塔日益著名,并且因为它和吴王墓扑朔迷离的关系令科学家和游客兴致倍增。
到了公元15xx年,唐伯虎、王鏊等人因池水干涸,发现墓门,留下石刻。1955年人民政府清理剑池时确时找到了一条长约10米的石胡同,尽头呈喇叭状,容四人并立,并有一横三竖四块青石琢成的长方形石板,显然均为人工所为。根据墓门的形制和朝向,完全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墓制。因此推测可能为吴王墓。但因墓恰巧在塔底下,且规模宏大,一旦开挖必影响塔,因而作罢,未打开墓门,留下千古之谜。现在的情况是虎丘后山为土堆砌,前山为巨石,因而推测后山为人工所堆。如果是这样,就和虎丘塔的倾斜有关。因为地基不牢,重6000吨的塔便倾向土堆的一边。所以,我们不妨认为,是吴王墓的建造引起了虎丘塔的倾斜,而虎丘塔的倾斜又保护了底下的吴王墓,使之不能开挖,成了一只真正保护吴王墓的白虎。就就是塔与墓两个重要古迹之间的关系。
虎丘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丘塔高47。7米,比意大利比萨斜塔矮6米;塔尖偏离中心2。34米,是比萨塔的一半;虎丘塔建于961年,比比萨塔早完工390年。请大家注意右侧塔身呈弧型曲线。因此,由此推测,和意大利比萨塔一样,虎丘塔在建塔时就开始倾斜。最后一层塔似乎偏向左边,这是因为1638年遭雷击失火烧毁,重建时为改变重心、纠正倾斜的结果。
我们知道,与虎丘塔同期的杭州雷峰塔在三十年代倒塌。到五十年代,虎丘塔岌岌可危,不仅倾斜严重,而且周身裂缝遍布,最宽处达80厘米。1956年采用铁箍喷浆法,如箍桶一般,每层塔内用钢筋箍起来,地基灌浇水泥,有效地消除了裂缝。关于56年修塔,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当年开会讨论修塔方案时,有一老工人坐在墙角微微地笑,主持会议的人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便请他发言。老工人再三推辞后,终于提出了箍桶匠修桶的原理和方案,引起全场哄堂大笑。此事便搁浅。不久,来了一位苏联专家。看完虎丘塔下山路上,陪同人员讲了上面这段故事,苏联专家十分感兴趣,重又上山,于是外国专家发的话,便开始具体制定修塔方案。
1981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加固地基。在塔基下人工打44个孔,灌钢筋水泥,在44个桩下做水泥壳体,地下防水,更换部分砖体,制止了塔身的继续倾斜。
[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倾斜而不倒塌?(其重心向地面引垂线仍旧落在底座范围内)
补充:比萨斜塔
结构重心的位置: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落在就是稳定的,没有就是不稳定的。
[小试验]:(1)请学生用桌上的空矿泉水瓶子做各种稳定试验。
(2)用积木叠出不同的结构,分析不同结构的稳定性。在动手实验中得出结论:结构的稳定性还与结构的形状有关。
[练习]:(1)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已没有座位,你必须站着,而扶手你让给了旁边的老人,你在公共汽车上要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没摔倒?
(2)p023页第1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