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秋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来源:好走旅游网

  片段一:

  师:秋风起了,天气凉了。在这金风送爽、天朗气清的季节里,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郊外游玩,如何?

  生:好——

  师:那就让我们拉起小手,唱起歌儿,一起去《郊游》!(唱郊游歌)

  生:(边拍手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一起去郊游……

  师:哎!到啦!请小朋友们停下脚步,仔细欣赏秋天的美景吧!抬起头看看天,你看到了什么?

  生:蓝蓝的天空

  生:白云

  师:秋天的天空和白云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课文是怎么写的,你能不能找出来读一读?(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

  师:秋天的天空是怎样的?(蓝蓝的)谁能换个词说说?

  生:蔚蓝

  生:碧蓝

  生:瓦蓝瓦蓝

  师:是呀,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所以我们一眼望出去都望不到边了!这句话在课文里有,你能找到并把它念出来吗?

  生: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一望无边”念得稍慢)

  师:请问,你为什么这么读呢?

  生:秋天的天空好大啊,大得望不到边,所以我这么读。

  师:真好!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一遍,好吗?(生领读,齐读)

  师:读得真好!课文用“一望无边”这个词写出了天的广阔,你们能不能换个词也能表示天的大呢?

  生:一望无际

  生:无边无际

  师:把这两个词换到句子中去读读。(生读)一望无边可以用来说天空,还可以说什么也是一望无边的呢?

  生: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

  生:茫茫的草原一望无边。

  生:金黄的稻田一望无边。

  师:说得真好!蓝蓝的天空有什么呢?白云又是怎样的呢?读读书上的句子是怎么写的。(生读句子)

  师:(出示)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请小朋友看看,天上的白云在变呢!你瞧,白云一会变成了       ,一会又变成了        。真神奇呀!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

  师:在我们小朋友的眼里,白云还有更多的变化呢,是不是?我们一起来做魔术师,看谁变得又快又多,好吗?

  出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 ( 生练习说话,再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这个片段的教学,我抓住了“一望无边”和“白云有时像……有时像……”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特别是让孩子进行想象说话“白云有时像……有时像……”的时候,充分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中理解了文本。

  片段二:

  师:欣赏完了秋天的天空,让我们再去看一下秋天的田野吧!背背刚学过的儿歌《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乐红了脸,稻谷笑弯了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田野里是否真的像儿歌里写的这样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稻子(   )了,黄澄澄的;高粱(   )了,红通通的;棉花(    )了,雪白雪白的。

  你能不能用我们儿歌里学到的来说说秋天的农田?

  生:农田里,稻谷笑弯了腰,高粱乐红了脸,棉花朵朵白。

  生:这样说,把顺序改一下更好:农田里,棉花朵朵白,高粱乐红了脸,稻谷笑弯了腰。

  师:这样一改,更顺口了。如果我这么说,看你能不能学着说:“农田里,稻谷黄了,像铺了一地的金子。”谁能接下去说?

  高粱红了,像(                      )。

  棉花白了,像(            )。   

  (生答略)

  师:欣赏完色彩斑斓的农田,再到另外两个地方去瞧瞧,如何?

  出示:

  果园里,(     ),(    ),(    )。

  菜园里,(     ),(    ),(    )。

  (可以仿造书上的句子回答)

  [这个片段的教学,课文中只用一句话交代,但是细细地赏读却是韵味无穷。这是一幅色彩斑斓地丰收图!黄澄澄的稻田,火红火红的高粱,雪白雪白的棉花,预示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多么令人喜悦!在读好的基础上,我更是花很多力气用在文字训练上,先利用学过的儿歌练习说话,再模仿老师举的例子打比方练习说话,最后进行扩展迁移练习。这样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