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神贯注》教学杂谈

来源:好走旅游网

  师:下面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一下你们学习的收获吧!(生纷纷举手)

  生:老师,我们先来。我们小组是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工作的,我们可以到前面表演吗?

  师:当然可以,你们想法很有创意。

  (学生表演罗丹全神贯工作的注片段)

  师:表演得不错,谈谈你的感受。

  生:当模特太累了。(生笑)

  生:我觉得罗丹在工作的时候太投入了。

  师:大家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罗丹演得很好,时而自言自语,时而手在空中乱舞,动作很逼真,表现了罗丹痴狂的工作状态。

  生:我觉得于婷表演得不错,虽然女像没有一句台词,但她蒙着布,头搭在桌子上,很累,可她演得很认真。

  师:对,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团结协作精神。

  生:“罗丹”演得不错,但我觉得除了表现动作外,还应注意神态的变化,那样会更生动。

  师:你能到前面来表演吗?

  生:行,但我要请我的同桌读课文中的句子,

  师:分工明确,好,请吧!(生鼓掌)

  生:(一生朗读,一生表演,表情丰富,极有感染力)

  师:(笑着问学生)你为什么为他们鼓掌?

  生:他们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样子,表演生动形象,很有意思。

  师:我也觉得他们表现得很棒,大家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体会这一段,看你能想象出什么?看谁有“罗丹”的想象力。

  (学生用各种形式体会,有表情的朗读的、表演的、自读自悟的、小组交流讨论的……)

  生:“罗丹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这是描写罗丹动作、语言,我想他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怎样修改“左肩偏了一点”这毛病。

  生:“忽然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和谁热烈的争吵。”这是罗丹想到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好像又在反复的推敲。

  生:“他对着那座女像发痴的微笑,然后,轻轻地叹了口气。”我想是罗丹看到自己修改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满意,很高兴。

  师:同学们想象很合理,读得也很投入。

  生:还有一句“他好像喝醉酒了一样,好像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已经消失了。”我认为这句话充分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雕像,以至忘了茨威格的存在。

  师:说得好,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众生议论、交流,争先恐后的举手)

  生:有一次,我在思考一道奥数题,一会儿挠脑袋,一会儿咬笔杆,没有思路的时候就很急燥,有了方法高兴得跳了起来,认真得写呀,算呀,连妈妈走到我身边都没发觉。

  生: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一次,为了准备校舞蹈比赛,身为文艺委员的我总想着编排舞蹈的动作,甚至在上下学的路上还边走边比划,竟忘了自己是在街上了。(众生笑)

  师:你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感受,很好。大家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做事认真的态度,说不定,将来你们之中会出现数学家、舞蹈家、文学家呢!全神贯注做事,这不正是罗丹成功的基础吗?

  生:(笑着说)对,有可能。……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案例从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学习活动的构建上都体现了这一理念。重情境、重活动、重体验、重合作。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有创意地演,充满激情地读,大胆地发表见解,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鲜活,富有生气的教学内容。

  《全神贯注》教学实录

  师:罗丹与茨威格是什么关系?能否找一个词回答?

  生:他们是“挚友”。

  师:谁来说说“挚友”是什么意思?

  生:“挚友”是最亲密的朋友。

  师:请挚友到家里做客应当热情招待,罗丹对他的挚友热情吗?

  生:罗丹不理睬他的朋友。

  师:罗丹算不算失礼?

  生:不算失礼,因为他全身心雕塑作品才会这样的。

  师:是雕塑作品吗?

  生:是修改作品。他与茨威格吃完饭后忽然发现作品还有毛病,便修改了起来。

  师:从这段话看,你觉得罗丹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家?请结合具体词语谈一谈。

  生:“端详”、“皱着眉头”这两个地方体现出罗丹修改时的认真。

  生:罗丹自言自语说出的“还有毛病”及两个省略号说明他在不断发现毛病。

  师:罗丹的这件作品是真的不好吗?

  生:不,课文说这尊塑像“仪态端庄”,茨威格也赞扬这尊塑像是“杰作”。

  师:罗丹为什么还要不断修改?

  请用一个成语说说理由。

  生:精益求精。

  师:我们来读读罗丹对茨威格说的话。

  (学生朗读)

  师: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的?请大家默读第二段,看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生:罗丹修改时为什么“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

  生:罗丹嘴里叽哩咕噜在说什么?

  生:哪些地方能看出罗丹在全神贯注地工作?

  师:问得好!“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工作的”是个主要问题,请四人小组轮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读出来,再说说找这些句子的原因。

  (小组展开读、议活动)

  生:我觉得“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一句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

  师:罗丹修改塑像为什么要“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呢?

  (学生沉默)

  师:联系你们画素描、写生时的情景说说。

  生:我想他可能在找准角度,以便把塑像从各个角度修改好。

  生:上前、后退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塑像。

  生:我觉得罗丹“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反映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说明他工作全神贯注。

  师:你们猜猜罗丹在跟谁说悄悄话?

  生:他大概在跟那个塑像说悄悄话。

  师:看来罗丹已经把塑像当成一个人了。

  生:我觉得罗丹是在跟自己说话。

  师:他在说些什么?

  生:他或许会说:“罗丹呀,罗丹,你怎么这么没用?这样还算什么雕塑家呀!”课文这么一写,更反映了罗丹对工作的认真。

  师:想象得好。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更能反映罗丹对作品的高要求,是哪句话?

  生:“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说明罗丹可能对自己更加不满意了。

  生:“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一句写出了罗丹修改女像时全神贯注的神态。

  (课件呈示: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师:你们见过人喝醉时的样子吗?想象一下罗丹当时是怎样的。

  生:罗丹的脸当时一定胀得通红,嘴里叽哩咕噜不知在说些什么。

  生:他还会摇摇晃晃的。

  师:为什么说“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生:罗丹这时一心只在雕塑上,周围的事物他都忘记了,甚至忘记了他自己。

  师:他忘掉了整个世界,是否他心中什么都没有了?

  生:有,当时他心中只有的是他的作品,一门心思想将作品修改得更完美。

  师:罗丹修改完雕像,这下该来招待他的挚友了吧?大家来读读第三段。

  学生读)

  师:联系罗丹的表现,你有什么疑问?

  生:罗丹为什么把老朋友锁了起来?

  生:“莫名其妙”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知道其中的奥妙”的意思。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说出“其中的奥妙”吗?

  生:因为罗丹全神贯注地雕塑,连整个世界都忘记了,所以茨威格一直站在他身旁,他也没察觉。

  师:罗丹并非没有礼貌的人,他醒悟过来是怎么道歉的?“哎哟”该怎么读?

  生:“哎哟”这个词要读得短促一些,这样才能体现他是突然醒悟的。

  师:罗丹如此全神贯注,请说说罗丹是个怎样的艺术家?

  生:罗丹是个热爱雕塑艺术的艺术家。

  生:罗丹是个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艺术家。

  生:罗丹是个忘我工作的雕塑家。

  师: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所以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雕塑了不少传世之作。我们来看看罗丹的作品。

  师:茨威格对这件事怎么看?自由朗读第四段,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生:为什么茨威格说那天下午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他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他懂得了什么?

  师:你们觉得茨威格学到的是知识吗?

  生:不是,是工作的态度。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态度?

  生: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

  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生:从不满足的工作态度。

  师:课文是围绕什么把各段内容联系起来的?

  生:围绕“全神贯注”联系各段内容。

  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生:这样写使段与段之间联系更密切了。

  师:茨威格在罗丹的影响下,全神贯注地工作,成为著名的传记文学家和小说家。我们应当怎么样做?

  生:要想学习好,就得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