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第二册《识字1》教学设计

来源:好走旅游网

  【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初步理解教学内容。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按要求会识、会写本课的生字。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三字经》及有关。

  2、师准备生字卡片(带情境的)。

  3、学生可自备快板等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简介《三字经》导入课文学习。

  2、新三字经讲了什么内容呢?

  二、感悟课文,朗读表演

  1、请大家先根据文中的注音试着读一遍课文,然后画出本课的生字及不懂的地方。

  2、学生可面向全体提出不懂的地方,也可在小组内提出交流。

  (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适当给予鼓励)

  3、教师范读课文。

  4、教师采用多种形式领读课文。

  5、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习读文,做到熟读成诵。

  6、全班交流朗读,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对于本课中的平翘舌音、后鼻音、三拼音等生字做重点强调。

  7、采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师做适当引导:

  例如:

  “尊长辈”的“尊”可用组词“尊重、尊敬”的方法理解。

  “即改正”的“即”可由老师讲解。

  “承担”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干、做)。

  8、说说课文内容,再用儿歌、快板等形式演出来。

  9、谈谈自己在家中的表现或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打算。

  三、强化识字,加深记忆

  1、学生在小组内将本课的生字用互读、互考、组词、找方法等形式进行交流识记,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闯关的方式让学生认读。

  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选用找朋友的方式为这些字组词。

  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4、师生互动,共同交流识记方法:

  ⑴ “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

  ⑵ 编谜语、儿歌识记法。

  ⑶ “形声”识记法:

  “筷”,因为古时候的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下面加上快慢的“快”,合起来就念“筷”,筷子的“筷”。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字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要领,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母: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在田字格中做细致指导。

  3、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

  1、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好事。

  2、将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父母协助下以儿歌、三字经、顺口溜等形式编出来,一周后全班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