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来源:好走旅游网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⑴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初步会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⑵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情景问题抽象等式规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⑶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明确探究的目标。

  ⑴回忆推理。

  说说等式性质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再次推理: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⑵明确探究的目标。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们明确探究的话题——验证等式性质2。

  二、自主探究规律。

  ⑴自主看图填空。

  学生自主完成第7页例5的看图填空并根据图意理解规律。

  ⑵举例验证。

  方法:先写一个等式,再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数,看看还是等式吗?

  ⑶小结,感知规律的应用价值。

  小结: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推想:在哪里会用到它?(解方程)

  ⑷学生举例,学习解方程。

  学生举例,尝试解方程。

  在学生的介绍中,张扬用等式解方程的数学根据。

  注意书写格式;并验算。

  三、练习应用。

  ⑴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题。

  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出示例6。

  思路1:列方程解答。

  40x=960

  x=24

  思路2:用算式解答。

  960÷40=24(m)

  ⑶完成课堂作业。

  练习二、3~4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