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认定的债务转移为,如果获得债权人同意,转移的是可以转让的债务,并且连同从债务一并转移的,转移行为是有效的。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则转移债务的行为无效。
一、合同中负有义务的一方是否可以让他人代为履行
合同中负有义务的一方请求他人代为履行义务的,是一种债务转移的行为。
债务转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产生效力。
1、须有有效债务存在。债务自始无效或者承担时已经消灭,即使当事人就此定有转让合同,也不发生效力。
2、转让的债务具有可让与性。司法实务中通常认为下列债务不具有可转让性:
(1)性质上不可转移的债务,它往往是指与特定债务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联系的债务,需要特定债务人亲自履行;
(2)当事人特别约定不得转移的债务;
(3)合同中的不作为义务。
3、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等条件。只有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原合同义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转让合同义务的协议才能对债权人生效。
二、离婚债务是否能够转给对方
离婚债务能否转给对方,需要具体分析。债务转移不仅需要接收方同意,还需要债权人同意。具体如下:1、当男女双方经过协商,不负有债务的一方,同意负有债务者将债务转给自己的,可以将债务转移,但转让债务应当通知债权人,否则对债权人无效;2、若男女双方未达成债务转移的协议,或者债权人不同意债务人转让债务的,不可以进行债务转移。
三、土地出让价款代为还款协议有效吗
代为偿还土地出让款的还款协议不一定有效,要看第三人是否取得债务人的授权,是否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如果代为偿还人已取得债务人的书面授权,债权人也同意让第三人还款的,还款协议有效。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六条规定,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的,适用债权转让、债务转移的有关规定。
第五百五十一条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第五百五十三条
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第五百五十四条
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是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