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入职未领工资,如何进行仲裁?

入职未领工资,如何进行仲裁?

来源:好走旅游网

确认劳动关系事实,准备相关资料,如工资单、考勤记录、文件记录。无法协商解决时,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提起劳动仲裁需在一年内向仲裁委提出书面申请。

法律分析

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拓展延伸

维权途径:解决入职未领工资的有效方法

当遇到入职未领工资的情况时,您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的维权途径来解决问题。首先,与雇主进行沟通,详细了解工资发放情况,并要求解释原因。如果沟通无果,您可以咨询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您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以支持您的主张。如果仲裁或协商也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请记住,及时采取行动非常重要,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整个过程中,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的意见和帮助,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合理维护。

结语

合理维护劳动权益,需确认劳动关系事实,如工资单、考勤记录、文件记录等。协商无果时,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劳动仲裁委提出仲裁。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申请方应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提出申请。对于入职未领工资等问题,建议与雇主沟通并收集证据,咨询专业律师、劳动监察部门或仲裁机构,必要时考虑提起诉讼以维护权益。及时行动至关重要,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