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伤赔偿的级别划分及标准

来源:好走旅游网

根据工伤等级划分,不同程度的工伤将获得相应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至四级伤残的工人将获得27、25、23和21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补助金。五至六级伤残的工人将获得18和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至十级伤残的工人将获得13、11、9和7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补助金。这些待遇将根据工人的工伤等级进行补偿,以帮助他们应对工伤带来的损失。

法律分析

工伤分十个等级。

1、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3、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拓展延伸

工伤事故如何确认等级及赔偿标准

工伤事故的等级确认和赔偿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和执行的。首先,工伤事故的等级确认需要考虑伤害程度、治疗期限、伤残程度等因素。根据不同的等级,赔偿标准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工伤事故等级分为轻微、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丧葬费用等。具体的赔偿金额会根据工伤事故等级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和确定。如果发生工伤事故,建议及时向雇主报告,并咨询专业的律师或相关部门,以确保您能够获得应有的赔偿和权益保障。

结语

工伤事故的等级确认和赔偿标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执行。不同等级的工伤事故有不同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等。及时向雇主报告并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确保获得应有的赔偿和权益保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