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非法行医罪既遂的处罚是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包括造成轻度残疾、传染病传播、使用假药、再次非法行医等。
法律分析
一、构成非法行医罪既遂怎么处罚
1、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本条所称非法行医;
2、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是出现有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情形的,加重处罚;
3、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非法行医罪之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2)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3)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4)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拓展延伸
非法行医罪既遂的刑罚种类和适用条件
非法行医罪既遂是指在未具备合法医疗资质的情况下,实施医疗行为并导致了实际伤害或危害他人健康的行为。对于非法行医罪既遂的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刑罚种类和适用条件。首先,根据伤害程度和危害后果,可能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其次,适用条件包括行为人是否具备医疗资质、是否存在恶意或违法目的、是否造成了实际伤害或危害他人健康等。此外,还需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主观恶性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总体而言,对于非法行医罪既遂的刑罚种类和适用条件,法律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维护社会秩序。
结语
对于非法行医罪既遂,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其处罚主要包括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等刑罚种类。具体的适用条件包括行为人是否具备医疗资质、是否存在恶意或违法目的、是否造成了实际伤害或危害他人健康等。此外,还需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主观恶性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总体而言,法律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维护社会秩序。对于情节严重的非法行医行为,法律明确了一系列严格的认定标准,包括造成轻度残疾、传播传染病、使用不合格卫生材料等情形。非法行医罪既遂的处罚力度逐渐加大,以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不满二年或者被依法禁止从事医师职业的期限未满;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八节 鉴 定 第二百五十五条 经审查,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重新鉴定:
(一)鉴定程序违法或者违反相关专业技术要求的;
(二)鉴定机构、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质和条件的;
(三)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或者违反回避规定的;
(四)鉴定意见依据明显不足的;
(五)检材虚假或者被损坏的;
(六)其他应当重新鉴定的情形。
重新鉴定,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
经审查,不符合上述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作出不准予重新鉴定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后三日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