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早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养成自能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中学会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在读书中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理解小镇早晨的恬静。 教学难点
理解“小镇的早晨为什么既是恬静的又是热闹的;既是紧张的又是美丽的。”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录像片、实物投影仪、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江南水乡早晨的风光片,学生欣赏。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江南小镇去看一看、听一听,一起去领略水乡小镇的早晨,满足你的愿望。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小镇的早晨》。
5.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猜这篇课文会写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领略课文内容。 1.教师配音范读课文。
2.你觉得小镇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学生谈听读后的感受。
3.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那就读一读吧!你们觉得怎么读好呢?给自己提提要求。
4.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学生的读书习惯,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
.
.
题。
5.出示学生朗读中遇到困难的词语,鼓励学生教一教,读一读。 6.通过读书,你还了解到了什么?学生谈出自己读书的收获。
(过渡)大家不仅学会了许多生字词,还了解到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又是热闹的,还是忙碌的。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木船的橹声,走进小镇安静的早晨,去听一听,看一看。 三、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1.播放课件,学生欣赏。(被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小镇早晨独有的恬静情景。)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把小镇早晨的恬静写具体的?
3.再轻声读这一段,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圈圈划划,写上简单的批注,并有感情地读一读。(结合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小镇早晨的恬静和作者的喜爱。) 4.集体交流重点句:
(1)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2)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的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型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5.配乐朗读,学生展开想象: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6.引导背诵。
(1)小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古色古香,呈现出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么美的画面,我们给它配上解说词好吗?
(2)你想用什么办法背诵?
(3)用你喜欢的方法背诵。(学生自由练背) (4)指名看课件解说。 四、合作研读,开拓思维。
1.刚才,我们在河边细细领略了小镇早晨恬静的景象,如果我们到街边去看看,又会见到什么样子的景象呢?
2.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探究第三、四自然段。
(1)研读一:作者怎样把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写具体的?你认为哪些词句写
.
.
得好?
(2)研读二:怎样读出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 3.有感情地练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4.师生配乐合作朗读:同学们刚才游览了小镇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热闹的街市,忙碌的人群,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多美的小镇的早晨!让我们配上优美的音乐来表达对小镇的赞美之情吧。女生读第二自然段,男生读第三自然段,老师读每段的第一句话。 五、延伸课外,拓展创新。
1.除了课文所描绘的江南小镇,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水乡小镇?请收集有关资料,收集的资料可以编写成小报,也可以画一幅水乡风景图等。 2.你能想象一下小镇的未来吗?将来你会为我们的小镇做些什么呢? 3.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摘抄在你的笔记本中,并试着用它说话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录像、小黑板、课件、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1.初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1)学生自读。边读边画生字。
(2)汇报自己初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集中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识字途径,强化生活识字方法。 (1)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字。 (2)归结识字的途径。
3.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带领、抽查同学认读生字,并且鼓励“小老师”对“学生”的认读情况作即使评价。
4.识写结合,建议学生有选择地抄写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悟课文内容。
1.整体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学生轻轻读一读文章,难读的地方反反复复多读几遍,把文章读通读顺,读好了再坐下。所以,教师要切实保证时间,不能走过场。)
.
.
2.观看录像,美读课文第一段。 (1)教师范读,故意读的平淡。 (2)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 (3)学生领读、或者范读第一段。
(4)播放录像,让学生倾听真实的摇橹声,再读第一段。
(5)读后评价,引导学生领会“悠闲”与“紧张”的不同。再读第一段。 三、围绕“安静”,美读第二自然段。 1.看画面,想句子,帮助学生感性理解课文。 2.先概括,后分散,引导学生研读“安静”。
(1)引导学生找出总起句“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和中心词“安静”。 (2)围绕“安静”引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体现安静的语句。
(3)学生汇报自己的个性体验,教师随机出示有关的句子进行研读。概括总结出,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
(过渡)是啊,除了“安静”以外,还包含着一点美,一份悠闲,一丝温柔,或许还有其他一些说不清道不明顶感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来读一读这篇文章吧。
3.放几首风格不同的音乐,让学生选择那一首更符合“恬静”的特点。 4.配乐朗读。然后试着背诵。
四、以“拍摄风光片”为切入点,研读课文第三段。 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请你以导演的身份参加讨论。讨论内容:
场景 演员 道具 台词 注意:讨论的过程中多问一个为什么。
2.师生分别以导演助手和导演的身份进行现场交流。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搜集有关江南水乡的资料,欣赏江南古镇的美景。 2.观察家乡的一处美景,写一写它的特点。 拓展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早晨 ( )的小船 ( )的蔬菜
.
.
( )的霞光 ( )的海洋 ( )的市场 二、写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近的词。
(1)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 (2)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 ( )
(3)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 ( ) 三、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远远地相互对应。 ( ) (2)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 ) (3)忙着做各种事情。 ( )
四、课文2—4自然段写了小镇 、 和 三个方面的特点。请你仿照其中的一段的写法,以学校的早晨为题,写一个片段。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