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

来源:好走旅游网
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

作者:顾小波 唐明军 叶军明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2年第05期

【摘 要】笔者分析了煤矿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下大力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管理制度;保障机制

1、存在的问题与事故原因分析

2009年,我国煤矿可查事故共110起,死亡、失踪人员8人。其中煤与瓦斯突出16起,死亡212人;瓦斯燃烧、爆炸28起,死亡305;瓦斯中毒、窒息事故16起,死亡86人;冒顶坍塌事故19起,死亡62人;机电事故7起,死亡29人;透水事故21起,死亡125人;其他事故3起,死亡45人。

煤炭行业传统的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这样一种以企业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安全生产保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目前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

(1)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一是近几年来煤矿进入市场后,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非生产性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被大量的精减,职教部门是“有庙无和尚”,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没有整体的计划和安排,即使上课也是流于形式;二是由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职工队伍中有不少人自觉接受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对安全学习不感兴趣,听不进,记不住,有躲避和逃课的主观愿望,即使是采取强制措施,学习效果也不佳。

(2)企业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较低。首先,煤矿管理干部,特别是班队级这些“兵头将尾”的基层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从积极肯干的生产工人中选拔上来的,他们在生产中能吃苦耐劳,有干劲,但文化层次低,安全意识不高。其次,有部分管理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对“安全第一”方针认识不够,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再次,许多工人干活凭经验,作业中必须遵守的“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等对他们来说没有这个理念,可执行可不执行,有不少人的观点是“上班就要完成任务,完成了任务才有钱,管他违章不违章”。

(3)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混乱,越层越界现象严重,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不断发生。

(4)有些煤矿无视法律法规,为了追求利润,不顾职工生命安全,违法违规生产。 (5)劳动纪律松驰,“三违”现象严重。有的单位对工人只规定每月的出勤天数,而对职工的轮休日却无明确的安排,从而导致工人出勤混乱,打乱了正规循环的作业程度和正常的工作秩序,工作面条件好时就出现有的工人为了多赚钱,整月上班,工作面条件差时就出现不上班或混班的现象。纪律松驰,要求不严,必然导致“三违”的增多和事故的发生。

(6)安全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产业的调整,煤矿真正走上了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由于多种条件的和种种原因的影响,致使煤矿经济效益低、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

2、建立多方制约性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2.1 进行安全评价,确定煤炭企业的安全级别。(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是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委托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状况进行分级评价,定出安全级别,部门进行核查后对煤炭企业安全状况给予定级,发放安全许可证。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还要对已取得安全许可证和已评定级别的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和确定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并决定是否降低或取消安全许可证。煤炭企业为了取得安全许可证,得到比较理想的安全级别,就会按照评价指标的要求进行安全工程建设、安全设施和安全设备、仪器仪表的投入,确定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基础,即“硬件基础”。使得煤炭企业增加了安全投资的积极性,奠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物质基础,也确定了煤炭企业安全的投入和成本水平。

2.2 强制煤炭企业进行商业保险,并实行浮动费率制。以强制性,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利用商业保险运行机制,根据部门所确定的煤炭企业安全级别,采取浮动费率的形式收取保险费,作为煤炭行业的准入条件之一。安全级别高的企业,保险费率低;安全级别低的企业,保险费率高;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商业保险公司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赔付。煤炭企业的安全级别,决定了煤炭企业商业保险费的负担程度,也确定了煤炭企业安全成本水平。通过研究商业保险费率与企业安全状况之间的关系,以及差别保险费率对煤炭企业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得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作用能充分发挥。

2.3 实行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进行有效的安全绩效考核,并通过与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局、商业保险公司、煤炭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的良性互动机制,综合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系统的最优化目标,最终通过安全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

3、实施多方制约性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意义

3.1 促使煤炭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有效遏止事故发生。事实上,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安全投入不足是其一。截止2003年底,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对于安全投入欠账1亿元。实践表明:安全状况好的企业,安全投入都合理到位。为实现煤炭企业整体安全的最终目的,煤炭企业从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就要注重安全投入。因为安全投入水平,决定着煤炭企业是否能够获得安全许可证,是否能够取得理想的安全级别;而安全级别又影响到缴纳商业保险费的费率,以及缴纳工伤保险基金的比例;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实行,同样能够提高企业对于安全投入的重视。

3.2 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实现互赢。煤炭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保障机制运行的同时,与、保险公司和行业协会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机制。部门和提高了行业准入条件,有效制止那些不能达到安全评价标准的不合格企业进入煤炭行业,从根本上既保护了煤炭资源,又降低了整个行业的风险程度。而成立煤炭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是建立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工伤保险体系,突出了事故预防的重要性,保护了从业人员的利益,减轻了国家和企业的负担。

3.3 运用安全保障系统的动态优化理念,不断提高煤炭企业安全水平。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状况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变动,使得煤炭企业要不断地进行安全系统的调整。例如,随着煤矿开采的进展、开采技术的采用、煤层地质状况的改变等内部因素的影响,煤炭企业要做到整体安全最优化,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安全生产的保障系统。

3.4 有利于煤炭企业树立科学的安全发展观。煤炭企业有着优良的成本节约观念,无论从矿井设计、设备购置和仪器仪表的配置,以及安全管理费用的支出等方面,都从节约成本为出发点,特别是在前几年煤炭整个行业发展萎靡之时,更是如此,但必须认识到,节约成本也有其不可避免的负面作用,减少了安全投入,埋下了安全隐患,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后果远远超过所节约的成本,而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更是难以估计。 参考文献

[1]栗继祖.煤矿安全从业人员心理测评研究[J].中全科学学报,2004(3):110-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