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郊外的景色美极了,老师带小朋友到郊外去看一看,一起去找春天好吗?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在哪儿找到春天?请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语。
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轻轻的、柔柔的) 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样的?(细细的、像牛毛)
嫩芽谁来说说“嫩芽”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哪些植物的“嫩芽”? 布谷“布谷”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叫声?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小组内开火车读词。 3、全班认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景。
1、同学们,词儿读准了,读得也很美,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词儿连起来读,你会感到更美老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你们也想读好吗?你们一定能行。 3、以小组形式交流汇报读课文情况。 (四)写字指导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春天、布谷”。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春、布、谷”。 2、学习新偏旁。
认识“日”,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日”的字多与太阳有关。
识字二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识字。板书课题:识字2
二、指导看图
1.你知道哪些体育运动?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2.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体育运动的图片,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老师边出示插图,学生边说运动名称。 三、学习韵文
1.学生自读韵文。(由学生学习与运动名称有关的词语的积极
性导入)
2.小黑板出示词语 这个词谁会读?
相机正音:“足、走”是平舌音;“竞、饼、登”是后鼻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么难读的词你们都能读准了,真不简单!下面,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把词卡发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把词卡贴在相应的图下面,再带着大家读两遍。
4.这些运动项目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更好了。 5.指导读韵文。
(1)单个的词你们会读了,一横行一横行读,你们会读吗?生自读。
(2)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3)自己再轻声地读一读,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表扬、送贴图)
(4)齐读。 四、巩固生字词
五、指导书写
识字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
师: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的东西,遇到许多的事情。
(展示:小船、竹子、石头、河流、燕子等)
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可那时还没有文字,怎么办?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的,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文字。
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地汉字。
(二)激发兴趣,指导自学
1、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实物-古文字-今文字”三种字体做成字块,进行四人小组学习。 2、检查学习情况。 3、指导讨论。
“舟、竹、石、泉、川、燕”今文字、古文字和实物三者之间有什么
关系?
(三)教学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全班读。 3、字形教学。
“舟、竹、石、川、燕”
(1)出示这5个字的笔顺。
学生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一边说一边书写笔顺。 说生字笔顺,重点指导“燕、竹”。
燕:上面不是草字头,中间是北分开,加入一个口字,下面是四点底。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竹:左右相似,注意右边稍稍比左边宽一些,强调最后一笔是竖钩。
(2)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3)写字教学。
有需要帮忙的,教师指导。识字四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个小游戏。 2、首先,我们来看图,出示(字盘)。 二、看图:
1、图上有什么?这叫“字盘”。
2、我们可以给“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变成不同的字。有趣吗?
3、这些都是一个族的字,叫字族。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4、要想做好游戏,我们首先来跟转盘上的这些偏旁交朋友。 三、读偏旁:
1、 复习已学过的偏旁。 2、 认读新偏旁“马”“土”。
(1) 这两个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 (2) 想一想,这两个新偏旁会代表什么呢?
(3) 怎么记住这两个新偏旁? (4) 学生认读两个新偏旁。 四、学习同组字
1、“也”与四个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们手拉手,变成了这些字,出示转盘一一转出生字。
2、这些生字怎么读呢?打开书,自己来读读这些生字,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看谁读得最准确? 3、学生自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字音:
5、这几个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6、 做游戏,巩固识字。 五、指导学字
练习一 第一课时一、审题:
1、引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 2、组织讨论:这道提可以怎么完成?
3、教师小结:读准每一个字,自学生字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二、自学生字,师巡视,个别辅导。 按笔顺写字
1、 出示生字,认读
布 芽 杏 谷 春 草 树 梨 击 远 走 足 泳 高 竞 跳 川 什 石 竹 舟 画 笔 黑 燕 千 行 2、举例说唱笔顺
讨论: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习。相机出示生字。
强化记忆难记的生字的笔顺。 3、练习
A、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B、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 三、写好铅笔字
投影出示16页的字样 1、 “干出击”认识 2、 独体字
3、 横竖笔画组成 4、 笔顺相机板演
第一课 第一课时 春笋 一、导入
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万物复苏,大地更新。小春笋也悄悄地生长出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认识“春笋”。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 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教师作适当些补充。
3、(播放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 (边讲边播放课件: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的情景。) 4、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小节号。
(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安卡片。
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是读平舌音。 第二课时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春笋的力量大不大?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3)“冒”的动作谁会做?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呢? (4)“一个一个”说明了什么?
(多媒体课件出现)春笋破土而出的画面,师配解说词:瞧,春笋在雷爷爷的呼唤下醒来,冲破了覆盖在它们身上厚厚的泥土,掀翻了重重的石块,一个接一个往上长,冒出地面。 2、指导朗读。
(1)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2)能把春笋这强大的生命力读出来吗?自读,同座位互读。 (3)指名朗读,评议。师相机指导。 “一声春雷”要读得稍慢,清晰有力。
“唤醒”要重读,突出“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作。
(4)指名朗读。(大多数学生) (5)全班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3、创设情境,拓展内容。
第二课 雨点 第一课时一、看图揭题。 1、(多媒体课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
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雨点》。 师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课文有4句话,配有4幅图。请小朋友一边看一幅图一边读相应的一句话,再想想它们的意思。
3、通过自己的读,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雨点落进不
同的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地把课文读懂读好。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luò
(1)(出示生字)落。读准字音
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了池塘里。 (2)(多媒体播放:池塘画面)
池塘里的水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2、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 Shuì jiào
(1)(出示词语:睡 觉)读准字音,“睡”是翘舌音。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所以“睡”这个字很有意思,是个眼目旁。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 (2)指导读好第1句。 (二)讲读第二句。
第三课 第一课时 小池塘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什么叫池塘?
2、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些什么?(学生交流。) 书上的图画的是什么?说说你对池塘的感觉。 2、过渡: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小池塘的。
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正音:
姐姐吹气水波一只鲜红芦苇睫毛倒映珍珠鹅
(2)了解词语理解情况。
动作理解“吹气”;看图理解“芦苇”; 水波:水的波纹; (3)学生自主识字记字。 出示生字:波姐鲜只
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多。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用象形法记“气”。 学生书空“吹”的笔顺。 三、作业
1、认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四课 五彩的世界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第四课 五彩的世界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二)讲读课文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
它的。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
第四课 五彩的世界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说出下列偏旁:
尸字头又字旁提手旁自字头
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
发片休息还退挨寒 3、组织交流
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还、退:半包围结构。
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4、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宝盖头()()()三点水()()
()走之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四课 春到梅花山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
2、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板书:草原()的早晨)领读。
3、讲述草原:我国的内蒙古及西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适宜放牧牛羊。
4、谁能说说记住“原”字的办法?(用部件法记“原”:“厂、白、小”)结合教“厂”字头。 二、初读指导
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本跳着向前奔) 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
(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着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词: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指出:“宁、静”是后鼻音;“鞭、新”是前鼻音。
③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
(啪,象声词;鞭,结合插图理解) ④教者小结。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刚亮的时候。 宁静:安静。
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叶露出了新芽。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③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
第五课 6蘑菇该奖给谁(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各自拼读。
2、指名拼读。提问: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大家还想提出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课文上面的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指名回答:这篇课文说的是谁发奖品?发给谁?为什么发给他?
3、再次自读课文,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带上音节) 练习提参加乌龟冠军敢 蘑菇临走嘱咐得地
4、自主拼读,同座对练,互相指正。 5、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拼读,领读。
6、问:上面这些词语,哪些你们已经弄懂了它们的意思?说说你是怎么弄懂的? 7、学生发言。 (1)看软件理解: 乌龟提蘑菇
(2)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
练习参加
(8)自主记忆生字:谁已经想出好办法? 学生回答。
歌诀法:敢、参、练 部件法:军、加 减一减:乌 换一换:提 (三)布置作业
1、认读、熟记、练习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 练习提参加乌龟冠军敢 蘑菇临走嘱咐得地
2、根据说出的歌诀写出适当的字: (1)横折在耳上,右边反文旁。() (2)丝字头,三撇从上写到下。() 3、指名朗读。 (二)讲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来表演课文内容。 2、演一演。 3、议一议:
(1)表演得怎样?
(2)为什么这个大蘑菇应该奖给小百兔? (3)理解“出色、得意、所有”的意思。 4、读一读
(1)自主读文。 (2)学生质疑。 (三)布置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跟()赛跑,他们都跑得比我快。()说。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
按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1)小白兔比赛的对手是(),落在后面的是()。 (2)小黑兔比赛的对手是(),小黑兔得了()。 (3)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因为他()。
(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四人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每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说话的语气,并交流。
2、这篇课文一共三个角色,你能读好哪个角色? 3、分配角色,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揭示生字:习乌加军参练敢提 2、指名读生字。
3、自主学习,说说这些字的注意点。 4、归纳:
习:独体字,横折钩略呈斜势。 乌:独体字,第二笔是横折钩。 加、练、敢、提:左右结构。 军:上下结构。第六笔是竖。 (四)布置作业 1、描红练习。
2、练习分角色朗读。
9、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
板书课题,质疑问难。
预设:谁挖井?谁吃水?水是怎样的?怎么挖井的?为什么不忘挖井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教师听学生读课文,并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地读书。 2、生字纠错。
(1)抽读要认识的生字生词:沙洲坝、挑水、浑浊、脏水、卵石、激动、恩人、石碑
抽读要掌握的生字生词:忘记、、领导、、方便、人民、旁边、想念、杂草丛生
难读的词语:瑞金、疑惑、苦笑、热火朝天、喷涌而出 (2)指名分段课文。
A 分段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书。 B 指名读全文,正确、通顺、流利的读书。
C 自由读书,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D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说说文章写的是谁干什么? 3、没有弄明白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学习生字,书写练习。
1、说说本课的生字哪些是可以自己学会的,你怎么记住它们? 2、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自己挑选简单的字书写。
教师可提示学生保留“席”“革”“导”“杂”几个学生容易书写出错的字。
4、学生练习书写。 四、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复习文章的大体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分段指导朗读。
1、继续由“水”入手,讨论提出的问题,沙洲坝人民吃的水是怎样的? 提示:
第二自然段,写的是沙洲坝人民喝的水很脏,抓住“浑浊、很脏、杂草丛生、苦笑”体会当地人的无可奈何,和吃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
第三自然段,抓住“涓涓的泉水、喷涌而出、清泉、激动”等词,体会井水的清澈。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不同的水的样子,突出了对乡亲们的关心。 2、他们是怎样挖水的呢? 提示:
第三自然段中,“第二天 商量 带头 热火朝天 亲自(铺、垫)”表现出对村民的关心。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请学生
体会练读。
3、朗读背诵第三自然段。
4、村民为什么称这口井是“红井”?你读懂井边石碑上的字了吗?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用一个成语概括沙洲坝人民的这种行为,理解“饮水思源”。 5、句式仿说:
四、整体感知,总结板书: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2、小练习 (1)区别组词。
望( )主( )席( )导( )便( )杂( )旁(
9.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
领读后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2、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请默读课文后回答。
3、师:,人名,伟大的无产阶级家,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二)初读课文
1、看软件演示,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第二幅土,说说你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带上音节)
经常当时主要功课每次要求纸蒙描熟照按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词。
(3)擦去拼音,继续认读生字,指名读。 (4)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 (5)出示长句,指导停顿。
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贴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每次写字,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指名试读课文,侧重检查长句子的停顿是否恰当。 (三)布置作业
1、继续认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和轻声。
12、陈毅探母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陈毅探母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课题,用课文中的词语讲“探母”的意思。 3、简介: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上海兼等职务。
4、过度:陈毅,是一位元帅,国内外知名的家、军事家、外加家。他对带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读读。
(1)写第一幅图的句子是: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的床前,拉着她的手,仔细地询问病情。 学生发言后,指名朗读。
(2)写第二幅图的句子是:他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指名朗读。
2、再次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他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母亲元帅故乡多少今天应该陈毅探母询问一盆五十岁替
(2)指名拼读生字词。正音。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元今盆陈探 后鼻音:乡应
(3)有哪些生字词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做交流。 (4)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讲读课文
1、出示练习题,要求口头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 )。 (2)第二自然段写陈毅( )询问母亲的病情,替母亲( )。
(3)第三自然段写陈毅说,替母亲洗衣服是( )的。 自由读课文,试填试答,同座互相交流。当众填空。 师生评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