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给新教师的忠告》有感

来源:好走旅游网


读《给新教师的忠告》有感

近几天,我阅读了《给新教师的忠告》。虽然我从2006年踏入教育行业至今已有三年了,已不算一个新教师了,但读罢此书,还是给了我不少启示。

中美教育虽存在着很大差异,但从教师的成长角度来审视,还是有着很多共同的地方,值得借鉴与学习。特别是他们的那种共同探讨、勤于反思的浓烈的学术氛围深深地感动了我,对比于我自己及周围的环境,真是自惭形秽。

书中以几位美国新教师的一些教学反思阐述了作为教育界的新人所产生的一些矛盾、困惑和收获。他们在书中没有说教,没有宣扬某种教育理念,没有深奥、繁复、枯燥、另人难懂的教育理论,而是用亲身经历的事例及生活中的故事将一些问题娓娓道来。

虽然自己从教已三个年头,但回顾头细看自己的成长轨迹,好像没有什么成功之处,甚至感到有些混沌、茫然,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什么?取得过什么成绩?有什么地方值得自己骄傲?怎样影响了学校的发展?读罢此书,茅塞顿开,要想回答这些问题,要想让自己的教学道路清晰、坚实,那就是要“像发型师那样成长”。“像发型师那样成长”,这和我们所谈的神圣的教育话题看起来有些风牛马不相及,但本书作者之一罗斯·达尼斯却通过他身边的一家取得巨大成功的理发店的运作方式及老板敏锐的商业头

脑中获得了巨大的收获。这家理发店为什么能使人们,特别是女人花上一笔数目大到可笑的钱,提前几个月预约这里的发型师,而且往往还不能按照自己方便的时间来约定呢?这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有“杰出的发型师”。那理发店的老板又是如何使他的发型师有如此的“魅力”呢?秘诀之一就是雇佣“满约”发型师;之二就是将雇佣的新发型师培养成为“满约”型发型师。新雇佣的发型师如何“破蛹成蝶”,那只有不断地学习。从跟老板见习半年(不仅要剪头发,还要拖地,学习招呼顾客等),然后每人都要到纽约学习最新的剪发和染发技能(老板将经营预算的一大部分用于发型师的培训上)。每周日在停业时就邀请专家来店讲课,老板和员工一样都是学生,一起看录像,一起读书,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了解最新时尚潮流和最新产品。一年后,每个发型师都要在老板面前展示自己的技能。

1 / 3

如果剪得不错,就成了“高级发型师”。但要继续在这里工作,那还继续要参与专业成长和发展训练。虽然这家理发店的老板的这种做法带有浓郁的商业味道,他们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他们的服务价格,获取更大的商业利润,但是他们的这种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技能水平)还是值得我们教育界学习的(尽管我们学校还没有到招不到学生的境界),特别是对于新教师。新教师经历了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的转变,但前者和后者有着天

壤之别。前者是你作为学生在学习知识,后者是你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如何快速地完成这个蜕变,那就要像上面所谈的发型师一样善于学习,跟老教师学习、跟同学科的老师学习、跟领导学习、跟专家学习、跟书本对话,甚至要跟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学习。

但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的浮燥氛围的影响下,真正能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的人是少之又少,我们教师也不例外。回想起自己这三年来的从教时间,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自觉地熟读、精读过一本有一定理论意义的教育专注,除了应付学历进修或者上级的规定以外。

假如读书像我一样是建立在应付的基础之上,那这样的收效是甚微的。所以说我们的新教师,也包括像我这样有过一段时间从教的老师,真正要想取得一些成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唯有自觉地静下心来去研读,喜欢上阅读。

而刚开始的阅读不是急切地求数量上的多,而应更注重质量上的精,同时应结合自己的实例进行反思,这样才有成效,才能为以后质的飞跃奠定基础。学校是新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浓烈的学习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由向上的学术讨论,都将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而新教师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那种创新的思想、积极进取的激情也将促进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充满青春活力。因此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也值得学习理发店老板的做法“将

经营预算的一大部分用于发型师的培训上”,想方设法的营造学习的氛围,促进教师进行自觉地学习。正如本书所贯穿始终的两个问题“你的学校怎样影响了你;你又怎样影响了你的学校”一样。从这一点来说目前还是可喜的,学校已经意识到教师的学习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前几天本部学校校长送了不少值得教师精读的图书,开展青年教师读书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而所有这一切的核心就是围绕“引教师自觉学习,促教师专业成长”。

2 / 3

学习是教师升空的发动机,让我们特别是新教师爱上学习,给自己装上一部马力强劲的发动机,像“神七”一样,冲破大气层,飞向浩瀚的宇宙。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