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年月第12卷第5期J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University 2010 Sept,12(5)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研究 王强庆 司福利① 尚 颖② 崔向军① 薄建柱① (河北联合大学党委组织部,①团委 河北唐山063000;②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 据日程安排有条不紊的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根据活动主题的内 [中图分类号] G 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33(2010)05—762—02 容,分为义诊组、健康知识宣讲组、新农村政策宣讲组、建国60 周年宣讲组和药品发放组,具体开展活动(具体方案不再阐 述)。对照团队按照平时工作程序开展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大 1.5实践报告的撰写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在指导教师 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现实、砺炼自身、培养能力、培养品格、增强 的指导下根据实践情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学生可以将自己在 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实施社会实践的项目化管 理,是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一种系统管 理方法。近年来,我们一直探究这一管理模式,并将这一管理模 式进行了实验式实践运用,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效果。同时,采用 管理科学的方法,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评价指标 实践过程中的经历,取得的成绩,以及自己对社会实践课题的想 法、建议,充分的进行讲解和表述,每人不少于2 000字。团队 对活动整体进行总结,并保留了实践过程中证明信、宣传单、宣 传册、活动照片、音像资料等资料。对对照团队进行了材料收集 和整理。 进行了设定,力求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特殊教育载 1.6评估对于此项研究的评估,我们按照设计目标,分了三 体的科学管理,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真正锻炼,为大 个层面:(1)召开试验团队成员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远期成果的建立做出努力。 l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实践应用过程 (2)对对照团队进行座谈。(3)组织相关人员对试验团队和对 照团队进行评价。前两项的调查发现,试验团队的成员感觉取 我们选取2009年河 E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得的效果普遍比对照团队成员取得的效果好。①项目组成员认 主题之一,即燕赵学子助力“三年大变样”。结合学院实际,组 为活动不流于形式,活动质量较高。②活动组织过程规范、系 1.1选题和申请织大学生志愿服务团,开展“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宣讲”、“大学生 建国六十周年成就宣讲”、“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等志愿服务, 共计收到申报该主题的团队申报表(附活动方案)311份。 1.2立项根据申报情况,按照社会实践活动主题要求,对所 有申报内容的完整性、时间安排的合理性、预定成果的可靠性等 统筹考虑,初步确定了14个重点项目。聘请学院熟悉此项工作 的有关人员对l4个申报项目进行前期审核与评价,最终选取了 统。③活动资金较足,物品准备还充分。④服务地点选取合理, 能贴近基层群众。⑤服务项目涵盖面广,群众参与热情高。⑥ 活动时间安排合理,能取得实际效果。⑦能够形成有价值的相 关成果。 我们对试验团队开展的活动设定了设计方案、组织管理、资 金利用、活动影响力、成员感受、实践成果等6各方面,分别为优 秀(100~90)分、良好(89~75)分、一般(74~60)分、较差(59— 院学生会一赴迁西县旧城乡巴家峪村的社会实践服务团作为试 45)分、很差(45~0)分,并给予评级,5位常年从事学生社会实 验研究对象。同时,确定了一个对照团队。 践教育的中青年教师作了评价(见表1),从数据统计学分析来 1.3选派指导教师1.4社会实践的开展为确保试验项目的质量,我们为试验团队 试验团队成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 指定院团委老师作为指导教师。 看,试验团队与对照团队存在显著差异,试验团队在项目化管理 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实效。 表1试验团队与对照团队评价结果比较(x±s) 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评价指标的建立 动的进度和效果(15分)。内容包括:①活动期限;②成果的形 式、水平等。(5)活动的工作分工(20分)。内容包括:①项目组 成员从事与本活动有关工作的水平和相关研究资料;②主要成 员具体工作分工的合理性等。(6)活动经费使用情况(1O分)。 在上述工作中,我们对活动效果评价制定的标准进行了认 真分析,参考管理科学的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打分法,利用多指 标评价理论和方法,根据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特点,充分考虑指标 的科学、可行、易操作性,进一步设计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 目化评价指标7个。(1)活动开展的依据(15分)。内容包括: ①开展主题与学校实际、学生个人素质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②对校外类似活动现状的了解;③活动开展目的和意义等。 (2)活动的内容和目标(20分)。内容包括:①活动内容的价 内容包括:①经费使用的合理性;②经费的使用与活动效果的比 例关系等。(7)活动的远期效果(5分)。内容包括:①项目是 否具有远期延伸性;②能否对未来某项项目产生影响等。 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实践运用的启示 我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项目化管理的目的前面已具体 阐述,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这一活动载体,锻炼学生适应能力。 值;②活动目标的明确性;③特色和创新性;④重点和难点分析 的准确性等。(3)活动的实施程序(15分)。内容包括:①活动 同时,学校也能通过这一长期的活动,从中获取很多有价值的应 用性参考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引入项目化管理不是一劳永逸、 开展思路;②采用路线的明晰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4)活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一2010年月第12卷第5期J Noah China coal MedicM Univemity 2010 Sept,12(5) 参考文献 [1] 张忠鹏,王强庆,潘・763 蹴而就的。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要 在项目设立、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方面,充分发挥参与主体的 作用。 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指导 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2(18):171 社会实践实施项目化管理也突显了一些特点,即实行项目 [2]任允晓,杨小明,范延安.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思考[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41(5):46 化管理,从立项、开展到评估都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进行统一管理 和指导,实践活动规范,目标明确;实行项目化管理,对于立项的 社会实践活动根据申报情况给予不同类别的项目以不同额度的 [3] 王强庆,薄建柱,司福利,等.大学生课外活动评价试析[j].中国 电力教育,2009,129(2):129 (4] 仲伟俊,施星国,冯步云.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流程和立项咨询评 资金支持,保障有限资金的充分使用;实行项目化管理,评估环 价方法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21 节逐渐趋于科学化,不仅仅建立在提交实践报告层面,而是涉及 (2o10—06—30收稿)(陈迁编辑) 到整个具体过程。 大班额背景下《生理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于航王晓艳纪 中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黑龙江大庆163319) [关键词] 大班额生态课堂 学生和课堂教学环境所构成的特殊的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在这 [中图分类号]G 420[文献标识码]C 种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 [文章编号]1008—6633(2010)05—763—02 是一种整体的、和谐的、动态的、多样的、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 课堂教学形态。课堂教学环境是指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各种教学 小班教学是近30年来世界范围内一项颇受关注的教育改 要素,它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 革运动。目前小班化仍是一项存有争议的教育改革,主要问题 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媒介、教学评价、教学监控等诸多 是投入太大,违背了成本效益原则。我国需要低成本的教育,一 要素,这些要素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保证教 个高效的学校教育生态应该尽量减少额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环境与师生之间必然也是一种 的投入来维持系统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我国学 相互作用的和谐的动态的平衡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 校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大班额,它给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自主 教学关系称为教育生态链(简称教育链)。教育链是学校教育 探究和资源分配等带来的不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也常常成为 生态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在学校生态中,教育者所获得的知 教师们卸责的一大借口。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大班额的课 识、技能和情意,通过一系列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 堂教育有弊也有利。本文将借鉴教育生态学的思想,针对我校 递。教育链远比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复杂,食物链完全是生 大班额教学的现状,现就《生理学》生态课堂的构建进行有意义 理性的,而教育链主要是心理性的,各要素之间存在交叉和互 的探索如下。 动。以人为连接点的教育链为教育者一学习者一次级学习者一 1教育生态学与生态课堂 评价者;以教学内容为连接点的教育链为科学一学科一课程(课 “生态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866年,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 程标准一教材一教学方案一学生认知结构)。但实际情形远复 (Haecke1.E.)提出。海克尔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 杂于此。 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其核心观点是 2我校大班额课堂教育现状 “系统、平衡、联系”。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Wallet.W) 根据我校办学实际,教室设计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其中 在《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1976年, 以大型教室为主。大型教室一次可容纳4—5个班级同时授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因此生理学教学的对象以大班额为主。 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又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 2.1秧田型教室布局大班额要求有大的学习和活动空间,因 从此,人们对于教育生态学以及运用生态思想进行跨学科的研 此教室的座位全部采用秧田型布局。汉密尔顿和安德森(Holli— 究方兴未艾。“生态课堂”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知识而教学, man,Andemon;1986)将接近度(从学生到教师的距离)和学生密 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其特点为:①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 度作为大学课堂的生态变量。结果显示,拥有前排位置的学生 ②课堂教学更能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可持续性;③课堂 比坐在后排的学生获得更高的成绩等级,但座位密度、坐在过 教学系统具有开放性;④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性的 道、坐在教室中间对成绩等级没有影响。秧田型布局显然会使 教学,其教学活动转变的过程应是教学一教与学一学与教一学 前排与后排的学生的听课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 教,使教学的基点、出发点、重点发生根本的转变。课堂教育生 2.2师生不能及时沟通学生数量多,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 态的组成要素为,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最主要的育人场所,是教 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问题的种类多。由于不能及时 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和滋养心性的神圣殿堂。根据 得到教师的指导,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生态学的理论观点,生态课堂的基本涵义可以理解为:由教师、 2.3学生的主体地位没得到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还停留 在传授者与接受者这个层面上,整个课堂主要是教师在唱独角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规划办十一五课题(编号XGGH08056)。 戏,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