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文档

来源:好走旅游网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图书馆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图书馆管理系统》

201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组长 :阮仕杰 2011254103 成员 :彭敏宇20112541

黄 斌 2011254131

陈顺枚 2011254125 冼土强 2011254106 谢进娣2011254120

2012年12月25日

精品word文档

.

目录

一.任务来源 ......................... 3

二.目的及要求 ....................... 3

三.开发的组织过程 ................... 4

四.使用的开发环境 ................... 5五.数据库设计 ······················5 六.系统功能 ......................... 6

七、模块划分 ......................... 6

八、最终本系统解决的问题 ............. 6

九、组员工作情况 ..................... 7

精品word文档

.

一、任务来源

作为现代图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图书信息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将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其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图书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但一个信息系统的开发不但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的项目,而且是一个牵涉问题面广、拖延时间长的项目,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决不仅仅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还须用技术、管理和组织相结合的综合观点来指导此类项目的开发。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推动图书管理现代化的时机已经到来,采取信息化管理是图书馆在新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图书管理者的迫切需求。信息技术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改良图书馆的内部操作,客观、全面、快捷地记录图书借还等信息,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战略,和以信息技术为辅的管理,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目前的一些图书方面的系统只是简单的支持图书的查询,基于种种,很有必要开发一个图书方面的管理系统来促进图书的管理。

二、目的及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已步入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校师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网络数字化信息的环境,一种成功的跟踪最新技术,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扎根于准、新、全数字资源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已孕育而生。 另外,由于图书馆陈旧的管理手段给读者和图书馆管理员带来的很多操作上的不方便,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并使图书馆管理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使我们下定决心开发该系统。

功能:对图书馆的图书信息和用户(读者,借阅者等)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

性能:数据库的录入;图书目录检索;用户信息查询;图书信息查询; 输出:用户信息;图书信息; 输入:用户名称;图书编码;

安全保密:馆中所有未借出的书籍能够供用户随时查阅; 用户信息只能被系统管理员查阅,修改;

精品word文档

.

三、开发的组织过程

图书管理是比较大而且复杂的过程,如果一个图书馆在图书管理过程中能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其智能化、自动化,那将极大的方便管理者快速有效的掌握图书资料,从而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我们全组成员共同讨论,进行可行性研究,我们开发的目标是减轻图书人员的繁琐工作,提高图书资料统计的效率;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提高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质量。目的明确,方案切实可行,满足目标和方案的可行性;技术方面,使用C#编程技术,需要利用VS2010、SQL server2008等编程软件才能满足技术方面的可行性;我们组共6人,而且有6台电脑,所以人力、财力、物力都应该不成问题,即满足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本系统开发出来后,会符合当前的社会体制,并且用户必需登录才能使用,保密问题是不存在的。使用开发出来的系统会使图书馆在图书管理方面提高很大的效率,所以也能满足社会方面的可行性。最终我们确定选题,以图书管理系统为本次课程设计的开发题目,并提交系统开发计划。题目确定后就开始资料的收集及各方面知识的学习,由于我们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对计算机的运用只是简单的操作,所以在本次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过程中花了相当大的时间学习图书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本次课程设计要用到SQL server2008、VS2010等编程工具,这些都是很难掌握的大型编程软件,我们接触的时间都还不是很长,所有遇到很多的问题。虽然本次设计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全组齐心协力,求实创新,突破了各个难关。在系统分析阶段,全组人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及所学习的知识分析简图书管理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分析处理方式和新系统逻辑方案,然后由阮仕杰完成系统分析报告。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参照系统分析极端分析的结果,进行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结构与功能设计。最后给出设计方案,并由陈顺枚和谢进娣整理,写出系统设计报告。之后的系统实施阶段,由程序员按照前面的分析与设计进行编程,其他人进行测试数据的准备。当程序员完成后,我们将准备的测试数据输入程序中,进行试运行,并且调试、修改程序的不足之处,直至系统最终完善。然后着手编写系统使用说明书,本次课程设计完成。

精品word文档

.

四、使用的开发环境

该系统使用SQL SERVER2008,VS2010等软件开发,是基于C#的普通三层架构的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用户需要只需要安装一个登录的客户端,然后就可以进入我们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图书查询,借阅图书等活动。图书馆有专门的数据服务器,使用windows 2003 server架设服务器,管理端使用C#开发。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XP、windows7; 数据库类型:SQL server; 调试工具:VS2010;

机器配置:CPU:酷睿奔腾以上,内存大于1G。

五、数据库设计

1、系统设置;

用户信息表(用户ID、用户名、密码) 学生表、教师表、图书馆管理员表

2、图书查询管理(我的图书馆);

图书表(图书ID、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图书类别) 类别表(类别ID、类别名称、备注)

3、图书借还管理;

借书表:借书ID、图书ID、员工ID、读者ID、借书时间(datetime)、借阅时长(天,int)、借出数量

还书表:还书ID、借阅ID、员工ID、读者ID、还书时间(datetime)、 还书数量、逾期否

预借表:借书ID、图书ID、读者ID、借书时间(datetime)、到期时间 借阅时长(天,int)、借出数量

续借表:续借ID、图书ID、读者ID、续借时间、到期时间、续借数量 读者表:读者ID、读者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借书时间、还书时间

4、图书出入库管理;

库存表(图书and库房):库存ID(int)、图书ID、库房ID、库存数 库房表:库房ID、库房名称、备注 入库表:入库ID、图书ID、员工ID(采购员)、入库数量、入库时间、备注 出库表:出库ID、图书ID、员工ID(出库员)、出库数量、出库时间、备注 5、读者管理

学生表、教师表(ID、姓名、学号、性别、年龄)

精品word文档

.

六、系统功能

1、

图书管理:可通过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对图书数据进行处理;可通过查询功能查询图书数据;可通过导出功能导出不同类型的图书数据文件。

读者管理:可通过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对读者数据进行处理;可通过查询功能查询读者数据;可通过导出功能导出不同类型的读者数据文件。

图书信息维护:更新数据库资料,对外界请求进行处理,提供用户的查询浏览。 4、 5、

图书信息查询:处理查询请求,读取数据库数据,回应请求。 信息存入、取出:处理存取请求,存取数据库数据,通过浏览器反馈给读者。 6、

系统维护:根据需要修改系统的一些细节。

2、

3、

七、模块划分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划分方法,我们根据功能模块划分法,把整个模块划分为五个层次。系统设置:包括了重新登录设置,操作员及权限和修改密码。我的图书馆:这里有目录检索,分类导航和我的服务。图书借还管理:主要有借阅图书,归还图书,预约图书和续借图书。图书出入库管理:有图书入库,图书出库和藏书管理组成。读者管理:主要是学生,教师和其他读者。

八、最终本系统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一些图书方面的系统只是简单的支持图书的系统。而该系统解决档案查询烦琐,管理的困难,全面管理图书馆的图书信息,提供独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方便用户的查询和使用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新颖的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对图书信息的灵活组织。其中的图书管理系统是集方便、先进、实用等优点于一身的图书系统。该系统还专门为图书馆设计智能化图书管理,智能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图书资源的动态管理和科学统计上,可以帮助图书管理者了解图书的储存信息,及时显示图书的信息,以至可以让读者方便阅读。

精品word文档

.

九、组员工作情况

全体组员共同参与选题,然后由组长阮仕杰确定开发进度及人员分配并完成系统开发计划。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也由组员共同完成,然后由大家共同研究并写出系统分析报告,其中的数据流程图是由冼土强和黄斌画的。前期的资料收集由敏宇来完成,阮仕杰完成资料的电子化,谢进娣和陈顺枚则完成资料的校验和修正。在一切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编程。参加过编程的组员有:阮仕杰。课程设计报告、系统设计报告等由组员共同研究,其中的计算机处理流程图是由黄斌绘制的,并由冼土强审核完成,最后的界面设计也是由敏宇绘制完成的。系统使用说明书由谢进娣和陈顺枚来完成的。最后由大家共同完成系统的测试和修改。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精品word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