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风险
2、重大危险源
3、ALARP原则
4、风险控制
二、简答
1、简述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对于事故预防的启示。 2、简述风险评价LEC法的原理。
3、简述风险分析方法中HAZOP法的工作原理和一般步骤。 4、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对于安全生产的作用。 5、多米诺骨牌理论对于事故预防的启示。 6、简述你所知道的三种事故致因理论。
7、结合海因里希事故法则简述生产实际中制定事故预防措施时的注意事项。
三、论述
1、结合某一行业或者领域,论述风险管理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和意义。
2、结合某一行业或者领域,论述两类危险源理论对于生产事故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四、分析
结合下图中给出的故障树,求出最小割集,并根据结果画出与原故障树等效的简化故障树。
《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综合复习资料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风险:风险具有概率与后果的二重性,风险可以用损失程度c与发生概率p的函数来表示
Rf(p,c)。也可形象表示为:风险=不可靠性×损失。
2、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 ALARP原则:最低合理可行原则,最低合理可行是指广泛可被接受的风险等级,除非风险降低是不可行的或是其成本与结果不相济、不相容。该原则依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将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级。
4、风险控制:在现有技术和管理水平上一最少的消耗达到最优的安全水平,控制的目的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控制室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简答
1、简述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对于事故预防的启示
答: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又称为“冰山理论”,即300∶29∶1法则,海因里希认为在一次重大事故的背后,有二十九次轻微事故,还有三百次未遂事故,即潜在隐患。
因此企业在预防事故发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时,不仅要重视重大事故的评价反思工作,更要重视轻微事故的预防、分析工作,也要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多个方面重点分析生产系统潜在危险,将隐患事故降至最低。企业要想实现安全生产,达到零事故,就必须首先消灭300,从源头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2、简述风险评价LEC法的原理
答: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3、简述风险分析方法中HAZOP法的工作原理和一般步骤 答:HAZOP工作原理:
由各专业人员组成分析小组,对工艺过程装置及工程本质进行系统、严格的审查,辨识出单个装置的潜在危险及其对整套装置造成的影响,利用“头脑风暴”方式进行的一种风险分析方法。
HAZOP法一般步骤:
(1)研究准备工作阶段。主要确定分析目的、对象和范围。 (2)成立分析小组。包括主席、秘书及各行业各岗位专业工程师。
(3)必要资料的获取。包括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工艺流程图(PFD)、工艺说明及操作规程、操作步骤、维修计划、工艺管道数据表、设备数据表及以前的安全报告等。
(4)节点划分。在正式开始分析前,要按照工艺意图将装置划分为若干个节点。
(5)HAZOP分析阶段。包括确定偏差、原因分析、后果分析、风险等级分析、保护措施分析及提出建议。
(6)生成HAZOP分析报告。在所有节点分析完成后,小组对整个HAZOP进行总结、讨论和必要的修正,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一份完整的HAZOP报告。
4、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对于安全生产的作用
答:危险源辨识能够是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实施有效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可以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对生产作业的全程控制,以实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危险源辨识能够消除部分潜在事故,或者对潜在事故制定应急程序,将损失降至最低,为安全生产提供一定保障。
5 多米诺骨牌理论对于事故预防的启示
答:多米诺骨牌理论即“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伤害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一块骨牌倒下,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要从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等多个方面,消除潜在危险源,降低事故隐患,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6、简述你所知道的三种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等。
(2)能量意外释放论
(3)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瑟利模型、安德森模型。 (4)事故频发倾向论 (5)变化——失误理论 (6)两类危险源理论
三 论述
1、结合某一行业或者领域,论述风险管理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和意义。 答:答案结合某一行业论述风险管理对该行业安全生产的作用及意义即可。 答案不唯一,答案举例:
在化工行业中,存在多种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应用到其中,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
通过加强化工风险管理,将多项风险管理措施与风险降低技术措施相结合,以保障企业利益及员工安全。通过加大对化工安全管理的投人,为员工提供化工安全生产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能力,减少以及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及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生产过程中各项岗位职责和义务。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通过建立专家知识库与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筛选出化工区域易发重大化工事故的企业名单,组织专家开展这些企业的安全监控研究,为这些企业提出相应的安全监控技术方案及预防措施,编制有针对性的化工事故应急预案。为化工行业发展提供宝贵数据资源。
在化工行业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化工事故损失,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良性发展、保障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2、结合某一行业或者领域,论述两类危险源理论对于生产事故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答:(答案结合某一行业论述两类危险源理论对于生产事故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和意义即可)。 答案不唯一,答案举例: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在化工行业中,第二类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情况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类危险源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也就无所谓事故。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也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在化工厂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发生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因此,要重点从本质安全角度减少第一类危险源的数量,降低危化品的存储量,降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同时也要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四 分析
结合下图中给出的故障树,求出最小割集,并根据结果画出与原故障树等效的简化故障树。 (1)求最小割集:
TG1G2(G3A)(CG4)(BCA)(CAB)BCCACABABCABCAB
最小割集两个:{C},{AB}
(2)简化事故树,如右图所示:
TCGA
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