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痴想(chī) 隐秘(mì) 凝成(níng) 枯干(kū)
B . 啜泣(zhuì) 耸立(sǒng) 颤抖(zhàn) 嶙峋(xún)
C . 陡峭(tú) 卑微(bēi) 收敛(jiǎn) 宽恕(shù)
D . 挑逗(tiáo) 迸溅(bìng) 酒酿(niàng) 盘虬卧龙(qiú)2. (2分) (2020八上·尚志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油光可鉴 春寒料峭 坦荡如底
B . 鹤立鸡群 为富不仁 振聋发溃
C . 和颜悦色 触目伤怀 惨绝人寰
D . 正襟危坐 入目三分 不折不挠
3. (2分) (2016·龙湖模拟)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 1 页 共 14 页
) )
①《富春江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景色。因为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但丝毫___________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②人口多、资源少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___________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城市绿化必须___________ ,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A . 掩饰 制约 因地制宜
B . 掩饰 控制 因势利导
C . 掩盖 控制 因势利导
D . 掩盖 制约 因地制宜
4. (2分) 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 与往年不同的是,2013年扬州的“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的主会场街南书屋充满了古典。
B . 街南书屋国学馆会场两侧的墙壁装饰运用了借景手法,镶嵌了四面古色古香的玻璃。
C . 会场内总共有近20盏左右祥云图案的水晶灯,看上去就像一朵朵云彩。
D . 在街南书屋最富盛名的丛书楼里,让人可以遥想丛书楼当年藏书之丰富,种类之齐全。
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
5. (8分) (2020·河北模拟) 将下面古诗文的句子补充完整。
第 2 页 共 14 页
(1) 海日生残夜,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李白《行路难》)
(3) 露从今夜白,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7) 王维《野望》一诗“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两句中,“采薇”本意是采食野菜,古人依据伯夷叔齐的典故,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了解这一点可以体会到该诗中流露出的孤独情怀;同样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到“飘飞的蓬草”,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了解了这一点便可从作者对景物的描绘中体察出他“单车”“问边”的落寞心境。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2分)
6. (12分) (2019·广东模拟)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第 3 页 共 14 页
(B)遭到毒打的身体像针扎一样疼痛。那天哥萨克押送兵兽性大发,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
黑暗吞噬着牢房的每一个角落。令人窒息的、不安的夜降临了。思路又转到吉凶未卜的明天。这只是第七夜,但是却好像已经熬过了好几个月。睡在硬邦邦的地上,全身疼痛不止。仓库里现在只剩下三个人了。老头躺在板床上打着呼噜,就像睡在自家的热炕上一样。这老爷子对眼前的处境满不在乎,夜夜都睡得又香又甜。酿私酒的老太婆被警备司令哥萨克少尉放出去弄烧酒去了。赫里斯季娜和保尔都躺在地上,离得很近。保尔昨天从窗口看见谢廖沙在街上站了很久,忧郁地盯着这座房子的窗户。
“看样子,他知道我关在这儿。”
一连三天都有人送来发酸的黑面包。是谁送来的,没有说。这两天警备司令又连着提审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拷问的时候,保尔什么也没有说,一问三不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能不做声。他曾想做一个勇敢的人,坚强的人,像书里写的那样。可是被捕的那天夜里,他被押解着走过高大的机器磨坊时,听见一个匪兵说:“少尉大人,干吗还把他带回去?从背后给他一枪不就完了?”当时,他却又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掉,这多可怕!死了就再也活不成啦!
(1) (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概述(B)段保尔被关进监狱的原因是________。
(2) (A)段的作者曾在书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请举出使祥子“变成了走兽”但“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一个具体事例。
(3) (A)(B)两个文段任选一个,概述主人公的最终的命运并分析造成其命运的原因。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第 4 页 共 14 页
7. (10分) 下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
(1) 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
(2) 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8. (15分) (2017九下·龙华月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①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②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 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③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
第 5 页 共 14 页
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 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⑤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
而
也
有
问
鼎
世
界
科
学
顶
峰
的
前
景? (选自 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1) 指出第④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2) 第③段中加下划线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 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百度百科
9.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第 6 页 共 14 页
握住母亲的脚(节选)
①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②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③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④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⑤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⑥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⑦(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⑧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⑨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⑩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第 7 页 共 14 页
⑪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⑫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⑬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⑭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 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加点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
B . “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
C . 第④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D . 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3) 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
(4) 从文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喜欢的理由。
第 8 页 共 14 页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① , 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② , 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③。”
【注释】①野:郊野。②马多天下:马比天下其他地方多。③不为虚语矣:不算是虚夸之语了。
(节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大意。
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2) “解之者”认为“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 (10分) (2017七下·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第 9 页 共 14 页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 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
(2) 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20·太原模拟) 写作。
请以“这个春天不一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①审题立意:准备写“这个春天”里的什么?有什么“不一样”?②布局谋篇:可以在拟定全文框架后列出写作提纲;③有创意地表达:可以灵活选择文体。
第 10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
5-1、
5-2、
5-3、
5-4、
5-5、
5-6、
5-7、
第 11 页 共 14 页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2分)
6-1、
6-2、
6-3、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7-1、
7-2、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8-1、
8-2、
8-3、
第 12 页 共 14 页
9-1、
9-2、
9-3、
9-4、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10-1、
10-2、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1、
11-2、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第 13 页 共 14 页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