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使用须知 ...................................................................................................................... 2
§1.1 包装及运输 .............................................................................................................. 2 §1.2 拆箱检查 .................................................................................................................. 2 §1.3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 2
第二章 系统简介 ............................................................................................................ 3
§2.1 概述 .......................................................................................................................... 3 §2.2 主要特点: .............................................................................................................. 3
第三章 主要性能指标与技术参数 .................................................................................. 4
§3.1 主要技术参数 .......................................................................................................... 4 §3.2 主要性能指标 .......................................................................................................... 4
第四章 控制面板说明 .................................................................................................................. 5 第五章 容量快速测试操作说明 ........................................................................................ 6
§5.1系统启动 ...................................................................................................................... 6 §5.2 参数设置 ..................................................................................................................... 7 §5.3容量列表柱状图显示 .................................................................................................. 8
第六章 放电监测操作说明 .............................................................................................. 9
§6.1 系统启动 .................................................................................................................. 9 §6.2 参数设置 ................................................................................................................ 10 §6.4 放电状态 ................................................................................................................ 12 §6.5 停止放电 ................................................................................................................ 13 §6.6 修改时间 ................................................................................................................ 14 §6.7 查看曲线 ............................................................................................................... 14 §6.8 告警及其排除 ....................................................................................................... 17
第一章 使用须知
§1.1 包装及运输
本智能设备出厂时使用铝合金仪表箱做外包装,内部用柔性泡沫作防护层,在运输过程中抗震,抗冲击效果好。由于本设备体积大,重量重,故在外包装上均印有方向、易碎、防雨、防踏等标志。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按外包装的标志搬运,否则可能造成设备的机械性能或电气性能的损坏。 §1.2 拆箱检查
打开包装后,先检查智能设备是否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仔细清点包装箱内物品是否和装箱单一致。若有缺损,请在购置设备半个月内与代理商或厂商联系。 §1.3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设备的放置
1).本设备打开包装后,须放置于无尘、无腐蚀、无热源、防潮湿、防震、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一般要求置于四季有空调的实验室里。
2).在使用时,必须垂直放置智能设备,且设备底面必须水平,否则在大电流放电时设备可能会因此造成损坏。
3).在放电时,须保持设备通风良好,进、出风口离其他物体或墙壁必须大于0.5m以上。 2.设备的连接
本设备在进行测试或给蓄电池放电时,必须按如下要求连接:
1).将设备的电源开关置于〖OFF〗位置,然后连接好220V市电到智能设备的交流输入端口。 2).将CXF智能电子负载的通讯口1用DB9同轴通信电缆线接到电压采集模块的COM1口,并锁紧螺丝。若需由上位机来控制智能设备,须将串行通信电缆线分别连到智能设备的通信接口2和PC机的串行口上。
3).智能负载大电流电缆线必须在智能设备接通电源并且系统开机启动成功以后才能连接,否则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危害人身安全。
4).必须使用原厂原配的电缆线,否则会造成设备性能下降或损坏机器。
2
第二章 系统简介
§2.1 概述
JMRF蓄电池容量放电测试仪结构设计灵活,为模块化结构。各种功能自成体系,便于调试、维护。智能电子负载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功率变换模块、外设接口模块等部分。即能用于各种电源设备的负载特性试验,也能用于各种大容量蓄电池组的核对性放电试验,其高精度的测量和控制能准确检测和分析蓄电池的容量,还能定期有效地维护,保养蓄电池组。智能设备不但能自动完成测量、放电、显示测量曲线,还可以通过上级PC机对其控制及将测量结果系统地进行输出。 §2.2
主要特点:
1. 以德国进口无源合金材料做放电主体元件,发热量小,可靠性高; 2. 工控机控制,高度智能化,设计合理,运行可靠; 3. 以最为理想的恒流方式给蓄电池放电; 4. 电流值以数字方式无级连续任意设定;
5. 电流软启动功能,放电全过程没有任何冲击;
6. 兼容设计:220V/110V(电流减半)蓄电池组通用; 7. 硬件电路具有闭锁功能,有效减免故障的发生或扩大; 8. 高功率密度,体积小,重量轻,;
9. 功能齐全:下限电压、放电时长、放电电流可任意设定;
10. 自动在线显示蓄电池组总电压、放电电流、实放容量、放电剩余时间; 11. 运行过程可以无人值守
12. 配置通讯接口,可以远端实时监控和组成多机维护平台; 13. 多机并联功能:解决大功率放电、测试需求;
14. 保护功能完善:故障报警、终止电压到、放电时间到自动停止放电; 15. 风扇温度控制,有效减小噪音和延长使用寿命;
16. .所有输入输出设备都从前面板引出,操作简单、明了; 17. 人机界面友好,主菜单选用人性化理念设计,美观大方; 18. 大液晶屏带背光显示,远距离大范围均能清晰观看;
19. 具有负载输入端反接、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及过温保护功能; 20. 机内电子盘数据存储,容量大,能储存100多组测试数据;
21. 带USB活动硬盘驱动器,可备份测试数据,或转去上位机做进一步分析、处理;
22. 能与上级PC机相连,可以由上级PC机对智能设备进行远距离参数设置以及控制动作; 23. 功能强大的《蓄电池维护专家系统》管理软件,不仅能用报表、柱状、曲线等形式直观展现各组电池或单节电池的放电结果,深度放电容量或预测蓄电池剩余容量。还可以系统地管理蓄电池组的所有历史信息和历史测试记录。
3
第三章 主要性能指标与技术参数
§3.1 主要技术参数
0V~300.00V
DC2.0V DC6.0V DC12.0V
电池组总电压: 工作电源: 本机功耗:
单节电池标称电压:
≤150W
AC220V±20%
最大输入功率:10KW 最大输入电流: 工作环境温度: 储存环境温度: 环境相对湿度: 重量:20kg §3.2
100A (根据型号定) 0℃~45℃ -10℃~+85℃ ≤85%
主要性能指标
电池组总电压测量范围: 0V~300.0V 单节电池电压测量范围: 0V~15.0V 电压测量精度: ±0.05%
电流调节范围: 0~100A(根据型号定) 电流测量精度: ±1%
电流调节分辨率: 0.1A
放电时间长度: 0~20小时
内部储存容量: 16兆字节,约200组测量数据记录 USB活动硬盘容量 :128M字节
过温保护点: 散热器温度85℃±2℃
4
第四章 控制面板说明
JMRF蓄电池容量放电测试仪的控制面板如下图所示:
1).负载输入:分别接蓄电池组或稳压电源的正极、负极。 2).交流输入保险管座。 3).交流输入插座及电源开关。
4).串行通讯接口1:通过DB9同轴电缆与采集模块相连。串行通讯接口2:用于和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通讯。
5).紧急挚。(用于现场应急停止放电)
6).320×200液晶显示屏:显示状态、曲线。是主要输出设备。 7).4×4矩阵键盘:用于参数设置及功能控制。 8).USB活动盘驱动器接口:用于转存测量数据。
5
第五章 容量快速测试操作说明
§5.1系统启动
将智能设备的电源开关置为关的位置,连接好220V电源线。若使用上级计算机控制,需将智能设备的串行接口2连接到计算机的COM口;将DB9同轴电缆线连接到智能设备的串行通讯接口1与采集模块的通讯接口1上,节点鳄鱼夹与手枪柄信号线依此分别接到数据采集模块与蓄电池组各单体的节点上,详见第六章。 连接好后,确认大电流负载电缆处在脱机状态,(注意:在系统启动成功前的任何情况下均需保证负载电缆处在脱机状态)打开电源开关,系统即开始启动,约20秒后,智能设备自检过程结束,系统启动成 功并显示如图(1)的信息:
图(1)
按〖确认〗键,系统进入功能菜单,如图(2)所示画面:
6
§5.2 参数设置
用〖↑〗〖↓〗键移动光标到单体电池容量检测图标处,然后按〖确认〗键可进入该图标下的功能菜单,如图(3) 然后进行参数设置.
参数名称 含义 范围 标称容量 蓄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0.00A~1000.0Ah 标称电压 蓄电池组的标称电压 0.00V~300.00V 电池节数 电池组串联单节电池个数 ≥9 表(1)
7
§5.3容量列表柱状图显示
8
第六章 放电监测操作说明
§6.1 系统启动
将智能设备的电源开关置为关的位置,连接好220V电源线。若使用上级计算机控制,需将智能设备的串行接口2连接到计算机的COM口;将DB9同轴电缆线连接到智能设备的串行通讯接口1与采集模块的通讯接口1上,节点鳄鱼夹与手枪柄信号线依此分别接到数据采集模块与蓄电池组各单体的节点上,详见第六章。 连接好后,确认大电流负载电缆处在脱机状态,(注意:在系统启动成功前的任何情况下均需保证负载电缆处在脱机状态)打开电源开关,系统即开始启动,约20秒后,智能设备自检过程结束,系统启动成功并显示如图(4)的信息:
图(4)
按〖确认〗键,系统进入功能菜单,如图(5)所示画面:
用〖↑〗〖↓〗键移动光标到电池组放电检测按确认〗键可进入该图标下的功能菜单,如图(6)然后进行参数设置.
9
图(6)
用〖↑〗〖↓〗键移动光标到相应的功能图标处,然后按〖确认〗键可进入该图标下的功能菜单。各图标功能的使用状态各有不同,如表1中所列,若在其无效状态下使用,系统将不予应答。
表(2)
功能菜单项 参数设置 开始放电 放电状态 停止放电 修改时间 查看曲线 放电状态 × × √ √ × × 停止放电状态 √ √ √ × √ √ §6.2 参数设置
在功能菜单中将光标移到【参数设置】图标处,按〖确认〗键,屏幕如图(7)所示的界面。
图(7)
用光标键、数字键和确认键完成所有参数项的设置。参数的设置按表(3)的要求。若设置有误,在开始放电前还可以进行修改、编辑,设置完成按〖确认〗键,系统会自动退出此菜单,表明所有参数已被系统接受。若有矛盾,按〖确认〗键无效,系统不予接受设置,并且不能退出该菜单。
10
用〖↑〗〖↓〗键移动光标到单体电池容量检测图标处,然后按〖确认〗键可进入该图标下的功能菜
单。表(3)
参数名称 1#负载放电电流 2#负载放电电流 总电压下限 单节电池电压下限 采样频率 电池节数 放电时间 组号 备注: ***含义 本设备的放电电流值 两台设备并联放电时电流值 允许电池组的总电压最低值 允许电池放电的最低电压 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 电池组串联单节电池个数 设定的放电时间长度 电池组的编号 范围 0.00A~100.0A 0.00A~50.0A 0.00V~300.00V 0.00V~15.00V 20~60秒 0~120节 0小时0分钟~20小时0分钟 0~999 * 分钟按0~60分钟设定。 ** 组号是唯一的,同一组电池的不同次测量,组号不变。 下限的作用是:当某节电池或电池组由于电池容量的不均衡或某节电池失效,电池电压低于此值,系统会自动停止放电,并保存放电数据,同时蜂呜器报警,屏幕将显示告警原因。
11
§6.3 开始放电
在参数设置好,准备放电前,连接大电流电缆线到蓄电池组和智能设备的负载输入端。注意,必须先接好智能负载端,然后再接电池组端的大电流接线钳。 (务必谨慎:不要将正、负大电流钳或接线鼻短路,否则会造成智能设备、蓄电池或人身损伤。)进一步确认所有连线均已正确连接,选择【开始放电】图标,按〖确认〗键系统提示如图(8)所显示的信息,进一步按〖确认〗键系统即开始放电,约20秒钟后,放电电流即可达到设置的放电电流值。
图(8)
放电过程中若某单体电池电压越限,总电压越限或设备过温越限,设备会发出报警声,并自动停止放电和保存放电数据。如果电压越限,设备除发出警告声外,屏幕会显示警告的相应类别如图(9)
所示:
图(9)
§6.4
放电状态
在执行〖开始放电〗功能后,系统屏幕会自动切换到如图(10)所示的窗口。或设备处在放电状态时,在功能菜单中选择〖放电状态〗选项,屏幕也会切换到图(10)的窗口。可实时显示当前的总放电电流、总电压、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及最低单体电池号、日期、已放电时间、剩余时间等。再次按〖确认〗键,屏幕转换成实时放电柱形图,如图(11)所示,其中水平坐标线为设定的电池下限值,最低电池用反白显示。可直观地实时观察比较各单体电池电压,按〖取消〗键返回主菜单。
12
图(10) 图(11)
务必注意:
1). 在放电过程中不要人为将设备的电源关断,应停止放电,并取下负载电缆线后再关机。 2). 放电过程中若交流输入停电,须立即关掉设备上的电源开关,并取下负载电缆。 §6.5
停止放电
在放电过程中,若想人为干预智能设备,使之结束放电任务,则将光标移到此停止放电图标处,然后按〖确认〗键,系统提示如图(12),进一步按〖确认〗键 ,系统即停止放电过程,并提示如图(13)所示信息,按〖确认〗键,系统存盘后返回主菜单,按〖取消〗键系统直接返回主菜单而不予存盘操作。
图(12)
13
图(13)
§6.6
修改时间
系统在停止放电状态时,用〖↑〗〖↓〗光标键移到该图标处,按〖确认〗键进入图(14)所示界面,修改完成后按〖确认〗键系统接受新的时间设置,并返回主菜单,按〖取消〗键放弃修改数据并返回主菜单。
图(14)
§6.7 查看曲线
在停止放电状态下,在主菜单里移动光标到〖查看曲线〗图标处,按〖确认〗键进入图(15)所示界面 :
图(15)
移动光标到相应的选项,然后按〖确认〗键即可分别从不同的路径调用测试数据。
1). 选【当前数据】则系统显示最后一次放电电池组的每一单体电池的端电压波形,并首先显示第1
节单体的放电曲线,如图(16),用光标键可依次显示所有单体电池的放电曲线。其中横坐标为时间轴,单位:分钟,纵坐标为电压轴,单位:伏特(V)。
14
图(16)
2). 选【历史数据】系统会进一步进入到所示的界面,将光标键移到需要调用的路径处,按〖确认〗
键,系统会有新的提示界面。
图(17)
﹙1﹚ 选【本机数据】系统会显示智能设备存储器中所有电池组的历史放电测量记录,如图(17)所
示。数据的记录以组号的形式显示,如20010122.222则表示电池组号为222,放电时间为二零零一年一月二十二日的测量数据文件。用光标键选择要观察的记录后按〖确认〗键,即进
入如图(18)所提示的界面,将光标移到相应的选项,按〖确认〗键,即可对当前数据文件进行相应的操作。
图(18)
【显示曲线】依次显示当前数据每一节电池在整个放电时间里的端电压曲线,并首先显示第一节电池的放电曲线,如图(16),用光标键可依次显示所有电池的放电曲线,按〖取消〗键可以退出该界面。
【放电状态】系统屏幕出现图(19)所示界面,按光标键依次按分钟显示当前放电时的总电压、单体电池端电压、总放电电流、本机放电电流、温度、日期、总放电时间、放电进行时间等。查看过程中按〖确认〗键,屏幕转换成实时放电柱形图,如图(20)所示,再次按〖确认〗键,屏幕又转换成单次采样数据表。
15
图(19)
图(20)
【拷贝输出】根据系统提示确认已接好活动硬盘后,按〖确认〗键,系统存盘后返回主窗口。按〖取消〗键,系统直接返回主窗口而不予存盘操作
【删除文件】系统将会提示如图(21),按〖确认〗键,系统将当前数据永久删除,并返回主窗口。按〖取消〗键,直接返回主窗口而不予删除操作。
图(21)
﹙2﹚选【活动硬盘数据】项,系统显示图(22)所示信息:
(22)
插入放电数据盘后按〖确认〗键,系统将以组号的形式显示所有磁盘记录的放电数据文件,如图(23),用光标键选择要观察的记录后按〖确认〗键,系统出现图(23)所示界面,选择相应的选项按〖确
16
认〗键即可对当前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按〖取消〗键系统返回主窗口。
图(23)
【显示曲线】屏幕显示当前数据中各单体电池的端电压曲线,并首先显示第一节单体电池的放电曲线,用光标键可以依次显示所有单体电池的放电曲线。
【放电状态】屏幕显示当前数据中实时总电压,总放电电流,本机放电电流,单体电池电压,温度,日期,总放电时间,放电进行时间等。用光标键可以依次显示放电时间内各单体电池电压,总电压,总放电电流等参数。查看过程中,按〖确认〗键,屏幕转成如图(20)所示的实时放电柱形图。
图(23)
若用上位机来控制本智能设备,只需将智能设备与上位机用本机配套的通讯电缆线相连接,控制动作均由上位机来完成,所有测量数据亦实时发送到上位机。由上位机进行报表显示、柱状图显示、单体端电压放电曲线、多节电池放电比较曲线以及数据库保存。具体使用方法请参见《蓄电池维护专家系统》使用说明书。 §6.8 告警及其排除
1). 总电压越限告警
在放电过程中,若电池组总电压低于设定值,则系统会发出告警声。并且屏幕会弹出告警原因,即“总电压越限告警”。此时放电过程会自动停止,按〖取消〗键系统自动存盘后退出。告警声也即消除。
2). 单体电压越限告警
在放电过程中,若蓄电池组中某一单体端电压低于设定下限值,则系统会发出告警声。且显示屏弹出告警原因。此时放电过程会自动停止,按〖取消〗键会退出告警,且系统自动存盘。
3). 总电压过压告警
此告警发生在系统放电操作之前。系统启动成功后,负载输入端接入电压超过60.00V时,系统
17
会发出急促的过压告警声,若在此状态下继续进行放电操作,系统将继续告警,且弹出告警原因。遇到此告警故障,应立即去掉负载输入端大电流接线钳,检查故障原因。
4). 放电电流异常告警 5). 设备过温告警
系统在放电过程中,若由于风扇故障、环境温度超限、杂物堵塞出风口或风道,造成内部散热器过温时,系统会发出过温告警声,并且显示屏弹出告警原因。此时仔细检查前述各种温度条件,必须在排除故障原因后方能重新启动设备。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