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2

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2

来源:好走旅游网


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 2

资料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 (每题 1 分,共 10分)(如果以

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1.原子的范围是 ________m 。

“见附件 ”)

2.原子核的范围是 ________m 。3.夸克的的范围 ________m 。

4.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原子核衰变、 ________ 、原子核聚变。

5.在原子能三种释放形式中,其中利用最多是________ ?

6.核电站是利用 ________ 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设施。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

8.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9.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1.10 -10 2.10 -14 3.10 -20 4. 核裂变 5.核裂变 胶 8.1953 年沃森、克里克提出的 DNA 双螺旋结构

6.核聚变链式 7. 合成橡

9.氨基酸 10. 核苷酸

资料仅供参考

二、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 “见附件 ”)

1.原子核

2.核能

3.纳米材料4.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6.基因工程

1.原子核是原子中非常小的核心部分,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与正电荷。

几乎集中

2.核能 (或称原子能 )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

3.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 10-9 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

4.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 “超导材料 ”。

5.细胞的全能性指每一个细胞中都包含着产生

一个完整集体的全套基因, 在适宜条件下, 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资料仅供参考

6.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 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 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 然后按设计方案创立出具有某种性的性状的生物

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三、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21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 “见附件 ”)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 E=(△ m )c

式中的 E 为能量, m 为质量, c 为光速。光的速度为 c=3×10 km/s, 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 8 分)

从公式中能够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 E,相应的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 m =

△ E/c ;反之,每减少△ m 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 E=(△ m )c 的巨大能量。 也就是说:

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 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 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这一质能关系公式被后人称为 “改变世界的方程 ”。

资料仅供参考

简述生物技术的定义与范围。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 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胞及其产生的活性物质,作为某种化学反应的执行者, 将原料进行加工成某种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通俗地说,生物技术就是利用生物(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或其产物,来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物质或生物。

生物技术并不完全是一门完全新兴的技术, 按历史发展和使用方法的不同, 生物技术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大类。

传统生物技术是应用发酵、杂交育种等传统的方法来获得需要的产品。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

改变细胞或分子的性质而获得需要的产品。 这也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生物技术。 随着显微镜的创造和微生物的发现,二战期间抗生素的特殊需

求,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现代生物技术的雏形逐步形成, 20 世纪 70 年代 DNA 体外重组的成功,标志着现代生物技术的正式诞生。

根据操作的对象和技术, 现代生物工程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