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 题号 1 答案 题号 14 答案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2 1.历史上外戚专权、夺权的事件非常多,汉朝就是一个例子。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现象
依然存在。如果你穿越时空到达北朝的北周末年,你会看到哪位外戚夺取北周政权 ( )
A.杨坚 B.杨广 C.刘裕 D.王莽
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④代表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其中②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 A.标志着隋朝的建立 B.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3.隋 朝 最重要的贡献 是 ( )
A.修建东都洛阳 B.修建长城 C开凿大运河 D.攻打高丽
4.我国七世纪初的一项伟大工程,经过历代修治,至今仍然发挥着运输作用的是 ( )
A.秦朝的驰道 B.秦朝的灵渠 C.战国的都江堰 D.隋朝的大运河
5.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 ( 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 通济渠 B 永济渠
6.1.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中
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8.下列朝代与隋朝的统治相类似的是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9.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七历 共4页 第 1 页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10.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 )
A.春秋诸侯争霸 B.汉末军阀割据 C.魏晋北民南迁 D.隋朝暴政而亡 11.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
“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2.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1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帝王功绩的正确评价?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 A.唐太宗时期 B.唐中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15、“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16.“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17.、其当政时被称为有“贞观遗风”的皇帝是( )
A.、唐高宗 B.、武则天 C.唐中宗 D.唐玄宗 18、唐朝发明的工具分别是
A\\、翻车 曲辕犁 B 、曲辕 犁筒车 C、耧车 翻车 D、吊车 曲辕犁
19\\ 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20.作为小历史学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21.有人称中日文字比较,有“字同义不同,义同字不同”的特点,日本人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是在什么时候?( )
A.秦朝 B.汉朝 C.三国 D.隋唐
22.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23、下图中替皇帝起草政令的和执行政令的分别是( )机构
七历 共4页 第 2 页
A 、中书省 门下省 B 、中书省 尚书省 C 、门下省 工部 D、吏部 刑部 24、唐诗《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句诗词主要反映了当时
A、来自西域的宗教和文化盛行中原 B 、 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揭示出少数民族入住中原的史实 D、中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25、唐朝出现了很多伟大的诗人,其中人称“诗圣”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二、判断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15分)
(1)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完善科举,设置殿试制度。这个皇帝是唐太宗( ) 改正:
(2)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的是唐太宗。( ) 改正:
(3)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之堂。”,“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反应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 ) 改正:
﹙4﹚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开元盛世。( ) 改正:
﹙5﹚唐朝时期诗坛人才辈出,群星璀璨,边塞诗人杜甫最为有名( ) 改正: 三、材料题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材料一这首诗回忆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统治?(2分)请说明你作出该判断的理由。(2分)
(2)材料一中这首诗从三个方面描述了“开元全盛”时期的繁荣景象,请你根据诗文完成下表。(3分)
景象一:人口众多 景象二:粮食产量高 景象三:社会治安好 判断依据: 判断依据: 判断依据: 七历 共4页 第 3 页
(3)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1分)它有何影响?)(2分)
(4)你认为一个国家要想经济繁荣,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呢?)(3分) 二、(共10分)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
(1)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2分)
(2)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哪位首领娶了文成公主?(1分)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3分)
(3)这二则材料反映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2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2分)
三.()
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大英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举子看榜图
材料三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孟郊《再下第》
材料四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哪种制度?(2分)材料二中的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1分)
(2)材料三与材料四反映诗人的心情是否相同?)(2分)为什么?(2分)
(3)唐朝时这种“选举制度”有哪些新的发展?(2分)这一制度在唐朝时有何积极影响?(3分)
七历 共4页 第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