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焦点。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中,能否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本篇重点研究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参与度;教学措施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突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没办法很好的开展。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讲,学生听,或者老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这些都是语文课堂的常见现象。但语文活动,是听、说、读、写、做的活动。只有学生动起来了,思维才活跃,学习才有更好的效果;也只有把这些活动有意交替组织,课堂教学才能丰富多彩。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只有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地去发现、感悟,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才能把学生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中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2.
学
生
的
参
与
程
度
较
低
受应试教育长久且深远的影响,教师长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固守陈旧的教学模式,以满堂灌输的方式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由于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了被动听讲的边缘化角色,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极低。
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这种单向灌输的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严重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措施
1.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与传统的主要靠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导向,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主动权。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许多学科都在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新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思维的碰撞、磨合。比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教师可以据此提问,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这样写是什么目的?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组的答案。最后教师再根据大家所说得出结论:这样不加掩饰地直抒情怀,显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是夜深人静时作者出游荷塘的缘由,想要排遣内心的苦闷之情。在小组合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合作者,只在学生旁边进行适当的引导,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经过思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都能有所收获,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
2.师生互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
叶圣陶说:“一个教师,四十几个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这就是说,真正的学习应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满堂罐”“师生问答”“繁琐分析”的讲读模式,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相反,轻松、和谐、民主、互动的课堂氛围,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气灵动,教和学互相促进。如:教学《祝福》一课,在分析祥林嫂的死因时,我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的认为是鲁四老爷害死的,因为他是封建卫道士,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有的人认为是柳妈,柳妈是帮凶;有的人认为是鲁四婶,是她得“你放着吧!祥林嫂!”让祥林嫂失去了希望……对这些观点,我并不立即发表意见,而是根据
同学们提出的观点,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每个组讨论后推出代表表明观点,依据文本阐述理由,其余同学可进行补充。紧接着各组还可进行辩论。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就像是一场辩论赛的主持人而每位同学就像是个辩手,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就连胆子小的同学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于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读读、说说、议议,不仅完成了对祥林嫂死因的分析,而且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发展。
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处在一个视听信息非常丰富的环境里,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这些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确实有点免为其难。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引进了录音、幻灯、课件等现代教学技术,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打破课堂气氛的沉闷无疑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如,讲授《故都的秋》时,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展示北国之秋的图片,学生在声、画、文字的欣赏中,走进文本,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主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积极探索提升高中语文中学生参与度的方法和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实践舞台,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卢永红.新时期下高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J].中华少年,2016(14):124-125.
[2]刘国龙.高中语文课堂交流活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12):25-26.
[3]王平凡.高中语文和谐课堂构建思路分析[J].语文天地,2015(14):47-48.
[4]孙晓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化路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2(29):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