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2017

来源:好走旅游网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况

(一)课程代码:6011301 (二)课程英文:Microeconomics (三)课程管理院、系(教研室) 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四)大纲说明

1.适用专业:经管类本科学生(宜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

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效用论;市场论;生产论;成本论;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同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法相结合;通过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分析来说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说明市场经济如何调节社会经济的。能初步用微观经济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经济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生活于其间的经济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世界,更深入地理解社会。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一个理性的人。应批判地接受应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而不是全盘否定或全盘照搬。

3.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微观经济学》课程为经管类本科学生的大类基础必修课程,先行课程为《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后续课程为《宏观经济学》等课程。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同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用客观经济现象来验证经济理论;了解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能辩证地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经济实际问题。 4.学分、学时:48学时,3学分 5.先修课程:《微积分》 后续课程:《宏观经济学》 (五)考试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闭卷考试占80%,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平时作业、考勤)占20%。

考试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平时作业、考勤) 80% 20% 占比(%) 二、教学内容纲目(带*的内容暂不作讲授和考试要求)

导论(4学时)

[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标准]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使学生对经济学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西方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西方经济学的界定

二、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和阶级属性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一、重商主义 二、古典经济学 三、新古典经济学 四、当代西方经济学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资源的稀缺性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起点 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三、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评析 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三、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 二、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三、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四、注重学习和掌握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8学时)

[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标准]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需求和供给分析,弹性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什么是需求和需求定理;什么是供求和供求定理;什么是需求弹性;怎样计算需求弹性;什么是供求均衡。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二、需求规律

三、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五、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第二节供给 一、供给的概念 二、供给规律

三、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五、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 四、经济模型的结构 第四节弹性 一、弹性的概念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三、其他需求弹性 四、供给弹性

第五节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二、税收效应分析 三、弹性和收入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8学时)

[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标准]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基数效用论者和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教学重点与难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何用基数效用论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一、欲望和效用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效用最大化 四、消费者需求曲线 五、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一、偏好和选择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第三节预算约束线 一、预算约束线的含义 二、预算约束线的变动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均衡的决定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三、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第五节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二、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三、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五、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

第三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10学时)

[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标准]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产者行为,从中推导出供给曲线,并把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考察市场的均衡问题。分别研究短期和长期生产中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有关的规律,并了解成本的变化对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什么是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可

变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的关系;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企业 一、企业的类型

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三、企业的其他目标 第二节生产函数 一、 二、 三、

生产和生产函数 短期与长期 生产函数的例子

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四、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长期生产函数 一、等产量曲线及其性质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三、等成本线

四、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五、生产扩展曲线 第五节短期成本函数 一、经济学中的成本 二、短期成本的概念 三、短期成本曲线

四、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长期成本曲线 一、长期成本的概念 二、长期总成本曲线 三、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四、规模经济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五、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第四章完全竞争市场(8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点]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状态;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

衡是如何实现的;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企业收益、市场结构和利润最大化 一、企业收益和市场结构 二、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 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二节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 二、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第三节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 一、利润最大化产量的决定 二、利润最大化和盈亏 三、亏损时的决策

四、企业和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四节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 一、企业规模调整 二、行业规模调整 三、长期均衡 四、长期供给曲线

第五章不完全竞争(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及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

[教学重点与难点]垄断厂商的收益和需求曲线的关系;垄断厂商的价格与产量的决定;价格歧视的原因和类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垄断

一、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

二、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 五、价格歧视 第二节垄断竞争* 一、垄断竞争的特点

二、垄断竞争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 第三节寡头*

一、寡头的含义及其特征 二、古诺模型 三、价格领袖模型 四、斯威齐模型

第四节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一、博弈模型 二、纳什均衡 三、纳什均衡

四、博弈分析的简单应用 第五节不同市场的比较* 一、静态效率的比较 二、动态因素的比较 三、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导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复习 合计 学时 4 8 8 10 8 4 6 48 理论讲授 3 7 7 8 7 3 5 40 课堂讨论 1 1 1 2 1 1 1 8 实验/在线学实践 习 备注 四、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暂无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的目的] [实验时数]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分专业、层次的不同要求的有关说明] 五、选用教材、参考书目

(一)建议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参考书:

1、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出版社2014年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6版,纽约:麦格尔—希尔公司,1998年 3、鲍莫尔,布兰德,西方经济学——原理和政策,7版,纽约:德里顿出版社1997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