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5年7月 第27期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10N TEACHING FORUM Ju1.201 5 NO.27 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思考 邱小燕,伍贤进,徐君飞,曾军英,李胜华 (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怀化418008) 摘要: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让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面 临着新的挑战。毕业设计是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学 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从科学选题、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及“产 学研”合作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产学研;毕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90—02 产学研合作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 但缺乏实质性项目的历练,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可提 作,三者相互配合,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形成集研究、 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系统,为技术创新提供所需的各 种生产要素,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平台,是高校开展 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食品科学与工 程专业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作为主要学科基础,以培养食品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供的工程设计类选题偏少,而且新设食品科学与工程 的地方高校缺少毕业设计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平台。 因此,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 不到有效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毕业设计基本能 力比较薄弱,包括文献检索能力、仪器设备操作能力、 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图表制作能力、写作能力等。因 此,毕业设计的进程会减慢、质量会降低。 使其具备独立进行食品加工工艺设计、加工设备选 用、工厂设计、食品生产管理与质量监控、技术经济分 析和产品营销等专业发展能力。“产学研”结合的毕业 2.产学研结合模式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 计改革方面的作用。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 标更加明确为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教育、服务一线的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灵魂, “学以致用”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治学理念,地方高校 迫切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协助——提供更多的实践教 设计模式是高校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 新型毕业设计教育模式,该模式将生产、教学、科研三 者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近年来,国家部署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 术型高校转型,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毕业设计“产 学研”结合的模式对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技 术型人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条件和环境,而地方高校的区域性和办学特色决定 了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学校的科技研发必 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企事业单位亦可 借助高校的智力资源,合作进行产品的升级改造和研 发,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毕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 的必要性 一、1.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 业设计中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把产业、培养人才、 科研结合起来,可以利用食品企业及科研机构在设 备、场所、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越条件,提高学 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把理论知识同研 究、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增强实 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掌握食品 生产工艺技术的工程技术类人才。工程技术类人才培 养的毕业设计中工程类应用型题目应该占到总题目 的一半以上。但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当一部分 毕业设计偏向理论性,缺乏现实针对性。一方面,地方 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往往是成立较晚的小专业,师 资建设滞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高学历的工 程设计教师短缺,而师资中占比较大的中青年教师往 往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尽管具有高学历, 践能力,能够使学生构建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市场竞 争的最佳知识结构,将单纯的理论型教育转换成应用 型教育,从而培养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优秀人 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又可以反馈社会,服务于企业或 科研机构,能够加强人力资源储备,提高食品科学与 基金项目:植物学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作者简介:邱小燕(1990一),女,湖南怀化人,怀化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工作。 一190— 教育教学论坛第27期 du1.201 5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p.27 工程技术应用与研究水平,也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 基础。 的互信合作,加快实验室研究成果的转化。 二、产学研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模 式的思考 2.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 建设。教育部规定:“双师型”教师是符合下列条件之 1.科学选题。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重要 前提,题目决定着毕业设计的方向和目标,决定了人 才培养的特色。近三年,学院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的教师:第一,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 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验,能指导本专业实践的 一教师,具有中级或者以上职称;第二,既有讲师以上的 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以上的专业职 称;第三,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 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 或社会效益。指导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设计 的质量,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专业,实践是该专 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如表1所示。课题类型包括工程设 计类、工艺研究类和纯理论研究三种类型,纯理论研 究的毕业设计比例逐年降低,工程设计类课题有适当 比例提升,但总比例控制在毕业生总数的30%以内。 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做到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 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去向、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 (1)“产学”结合——直接就业的学生。目前,大学生就 业培养要求中最重要的环节。“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较 高的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具备规范的专业实践指导 能力,能够保证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实践能力。加 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首先,有目的、有计划 地派专业教师到食品企业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与设 计,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技 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所关心的重要话题,食品科学与 工程专业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 来说,掌握食品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工程技术,毕业 后能够立刻上岗,不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养,与社会 无缝对接,可以提高自身在应聘时的核心竞争力。因 此,来源于生产一线的实际课题或具有实践背景的毕 业设计题目是最受欢迎的,这类题目可以使学生切实 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的用处,做出结果后有一种 成就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导 师的横向课题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毕业课题,一般 横向课题都是企业在现实工作中遇到亟需解决而自 己又无法完成的课题,往往具有应用性、时效性强的 术、工艺和设备等,从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反过来又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基地。 产学研合作基地是食品专业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 的载体,为深入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工作提供了强有 力的保障。学生在基地既可以开展课题研究、承担生 产任务,又能进行技能训练、实验和实践,学以致用, 学生在与导师和企业员工接触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 特点。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到“产学研”合作基地进 行毕业设计工作,这种形式将学生的岗位培训与毕业 设计工作同时进行,企业通过学生的毕业设计也解决 了亟需解决的工程问题,学生提前适应了工作岗位, 培养了工程实践能力,双方受益,不过这种方式需要 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学 研”结合——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与本科生相比研究 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该学科的科研教学能力。对于考研的学生,在 大三的时候就应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参与教 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 怀化学院与湘虹葛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形成集种 植、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生产葛根饮 料、葛根面条、葛根茶等系列产品,实现资源开放、人 才培养等资源共享;科研项目“四棱豆新品种——湘 棱豆1号”在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进行了生产推 广,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项目荣获“中国小康科技 成果奖”;另外,还建立了怀化市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 室、“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 范基地,更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正在建设中,而且还 申请到了“多穗柯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茯 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多项省级产业化培 育项目,通过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依托,产学研合作 师的科研工作,尤其是纵向课题的研究,纵向课题一 般具有基础性、层次性、权威性、全面性的特点。学生 的毕业设计内容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提早进入实验 室就有足够的时间查阅文献、撰写设计方案、培养动 手实践能力,并得到导师更全面的指导,从而形成科 研思维和良好的科研态度,为今后的研究生生涯奠定 表1 近三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情况 年级 学生总人数 理论型 20l0级 20U级 2012级 53 68 66 9 9 8 17% 13% 12% 基地为载体,学生毕业设计、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 体化,实现企业、院校、区域三方共赢。 一参考文献: [117 ̄未兵.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的现代性范氏意义 U].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18(1):127—128. [2]许钢,俞晓峰.产学研结合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 U1.中国电力教育,2013,(275):145—146. 人数 比例 [3]郭艳,王敏.提升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 与实践卟教学改革与实践,2012,(02):63—65. 基本情况 实践型 工程设计人数 工程设计比例 工艺研究人数 工艺研究比例 7 l3% 37 70% 20 29% 34 57% 13 20% 45 68% 一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