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强化训练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糙(cāo) 酒肆(sì) 黝黑(yòu) 广袤无垠(máo) ....B.匿名(nì) 禁锢(kù) 畸形(jī) 杳无消息(yǎo) ....C.吹嘘(xū) 佃农(diàn) 戾天(nì) 深恶痛疾(è) ....D.诘责(jié) 滞留(zhì) 锃亮(zèng) 颔首低眉(hàn)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鹤立鸡群,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B.近二十年来,我们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与先进学校相比,就黯然失...色了。 .
C.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D.我们只有学会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写作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不至于粗制滥造。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措施。
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C.在观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中,给运动员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D.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地脸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下列语句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1 / 8
①后来的亲眼所见,又证实了这一点。
②这使我想起了王维的诗,既然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落日怕也不会是圆的吧! ③几年前,偶然东临大海,隔着面纱似的薄雾观看跃然而出的红日。
④碰巧,在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落日是扁的,据观察是椭圆形的,短轴约比长轴短1/5。
⑤咦!刚升起的太阳竟略有一点扁的。
A.③⑤②④① B.③④②①⑤ C.①⑤③②④ D.①④②③⑤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①《野望》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 ②《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 ③《龟虽寿》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④《梁甫行》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_。 ⑤《赠从弟》(其二)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 ⑥《与朱元思书》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⑦崔颢的《黄鹤楼》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与朱元思书》中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 8
(《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晓雾将歇 歇:______ (2)夕日欲颓 颓:______ ..(3)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 (4)盖竹柏影也 盖: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甲文)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里相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______的人,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猿鸟乱鸣”和“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1.(甲文)和(乙文)都描写了自然景物,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______等微妙复杂的情感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语句中。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
3 / 8
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shān)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⑪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⑫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___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________ 2.读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 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2、俭以养德 张 玮
4 / 8
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用高档。但你们知道吗,著名主持人汪涵的手机居然是个便宜的“老古董”,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是。现在的他身价与日俱增,但他从不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生活消费上,而是潜心学习,专心工作。因此,他的主持功力越来越强,修养和学识也不断提升,成了中国主持界的翘楚。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生活和工作是相连的,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上抛弃了节俭的品格,追求了享受和安逸,他在工作上也就很难再经受住艰苦的考验,甚至会日渐堕落。
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节约,要求一切招待用品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不能铺张华丽。1962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余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匮乏,百废待兴,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从“两个务必”到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发扬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
④可是有些人,终究不能坚守节俭底线,迷恋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前云南省委书记白某自己一年工资十来万,爱人是央企领导,一年也有几十万收入,足够过上宽裕的生活。但他还是不能坚守“俭”字,丢弃了节俭的意识,纵容自己的贪欲,结果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最终害人害己。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他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⑤《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渗入人们的生活,它使人们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而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因为你获得越多,就愈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
5 / 8
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试想,如果汪涵取得成就后,就开始追逐名利和享受,他还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主持界的精英吗?如果老一辈革命家不坚守节俭底线,而是贪图享乐,我们国家还能历经艰险成长起来吗?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7年第04期,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2.文章第④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所学课文,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在买牡蛎时,我给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是疯子。——《我的叔叔于勒》
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
C.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范进中举》
D.杨二嫂由于生活不景气,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故乡》
4.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给文章补写结尾,回应论点,总结全文。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发表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6 / 8
参考答案:
一 D C A C C
①徙倚欲何依 ②云生结海楼 ③烈士暮年 ④千里殊风雨 ⑤松枝一何劲 ⑥蝉则千转不穷 ⑦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⑧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⑨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二
1. ⑴消散 ⑵坠落 ⑶考虑,想到 (4)大概是
2. 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 高雅情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三
1. (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2.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3.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表现了母亲的善良;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
4.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1. 俭以养德(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第④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这一典型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不能坚守节俭的底线,最终害人害己的论点。第⑤段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左传》和白居易的名言警句有力地论证了节俭可以给
7 / 8
人带来益处,奢侈会把人推向深渊这一论点。 3. B
4. 示例:俭以养德,一个“俭”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做到,我们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砥砺自己的德行,不断提升自己! 四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