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困境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 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 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 心 理困境是心理与行为失常的总称, 当面临来自环境的挑战时, 不 抉择,而是表现为一种紧张的心态和不良的情绪。如:自卑、失 望、痛苦、抑郁、恐慌、偏执、暴躁等,从而心理畸形、变态、 出现自杀或杀人的行为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以不再是什 么“香饽饽”, “文化人”, 择业的竞争必然是大学生心理上产 生困惑和不安定因素, 终于上了日思夜想的大学, 本以为上大学 是一种解脱,现在却觉得是一种责任。有一些失望,一些得意, 一些惶恐,一些释然,一些兴奋,他们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大 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阴霾,陷入心理困境。 能充分利用其心理机制的调节潜能,
二、大学生心理困境原因分析
作出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的
( 一 ) 大学生产生心理困境的主观原因。 目前在校大学生绝
大 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天资聪明,勤奋好学,父母也想尽一切办 法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他们知道的太多, 看到了太 多,听到了太多,新的,旧的,保守的,前卫的,国内的,国外 的,单元的,多元的。尽管如此这些学生的最大弱点就是心理承 受能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和困难的考验,特别是那些成绩很好,
在中学阶段a是学校的骄子,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一直认 为“大海无边天做岸, 山高无顶我为峰。 ”进入大学后,则知“山 外有山,人外有人。”再加上学业紧张,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旧的人际关系解体,而新的人际关系尚未建立,在各种 激烈的竞争中,原先的优势受到挑战,由于性格和原有习惯、见 识的局限,怀念过去的成就与风光,无法面对新的生活。
(二) 大学生产生心理困境的客观原因。 大学时期是个人成长 中
的一个转折时期, 一方面他们正处于青春后期, 是向成年人过 度的重要阶段,正是个性发展,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从成 长之初什么都依赖父母, 进入大学后逐渐走向独立, 其面临的困 镜和挫折相对较多,另一方面,他们作为国家培养的人才,处于 社会激烈竞争的旋涡中, 面临着求学、 求职、求偶人生三大课题。
当许多问题与主观愿望相背离时, 往往不能面对现实, 不能正确 地评价自我, 更不懂得去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又缺少正常的心 理疏通与教育,因而陷入心理上的困镜,形成心理失衡。
三、破解大学生心理困境的路径选择:自我调适
那么大学生如何克服心理困境,完善自我,充实自我,精彩 自我呢 ?
(一) 适应新环境 发展自我的基石
步入大学, 理想与现实会产生很大的落差。 环境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自由多了,诱惑多了,还有一些学生
独在异乡为异
客”,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磕磕绊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 要尝试着随遇而安, 做到胜不骄、 败不馁、 喜不狂、忧不绝,在新的环境中痛并快乐的成长。
首先,谦虚求问,孤芳自赏、恃才傲物只会让自己失去学习
的机会,切记锋芒毕露、自作主张。“欲速则不达”要获得他人 的认可需要长期的谦虚求学。
其次,踏实勤奋,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太多的优
越感让他们忽略了太多的缺点和不足, 眼高手低、 嘴到手不到又 懒惰。因此,踏实勤奋就变得尤为可贵。
再次,信行天下, 自古“德才兼备”者被人尊祟, “言必行, 行必果”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 用人单位向你抛来橄榄枝的原因 只是对你品质和修养的肯定,其次才是你的学识和专业。
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人际等方面的适应问题,一直要记
住四个字“适者生存”,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不 要想着回到过去,沉溺于过去解决不了问题,时光不会倒流,唯
能做的, 就是适应这日新月异的变化。 大学的校园生活丰富多 彩,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体育运动:篮球、足球、一…运动 会让人放松, 心情舒畅, 很多学生往往能很快找到志同道合的球 友;班级郊游、联谊舞会、同乡聚会……群体活动能扩大你的交 际圈,增广见闻,在新群体中找到归属感。
(二) 增进人际交往 构建人脉的网络线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 人际 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
心理状。 大学中同学间的交往最普遍、也最微妙与复杂;一方 面,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相近,又共同生活在 一个集体,学习相同的专业,沟通与交往容易,另一方面,大学 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性气质差异,空 间距离小, 交往密度高而自我空间相对狭小, 再加上目前很多大 学生都追求另类时尚,当宅男宅女,数日躲在宅基地,避免了与 外界的交流,“躲在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和秋冬。很多人都感 叹咫尺转瞬既是天涯,天涯即可就是咫尺,朋友还是老的好。而 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较高, ―旦得不到满足, 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 态度。因此在交往中要了解交往技巧。
1 换位思考。 这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对人宽容, 懂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铃还须系铃人,曾是手背爱是 心。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 变的。要知道得到朋友的最好办法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 I 因 而不能强求,与朋友相处时应存大同,求小异。
2 善用赞扬。心理学家认为,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 量。调
动人的积极性。赞扬能使羸弱的身体变得强壮。能给恐怖 的内心以平静与依赖, 能让受伤的神经得到休息和力量, 能给身 处逆境的人以务求成功的决心。
3 敢于批评。忠言逆耳利于行,用意善良、符合事实、方 法得当
的批评,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能促进对方的进步。批评时 应注意场合与环境,应对事不对人。措词与态度应是友好的、真
诚的。
4 大方地说谢谢。 我们经常认为特别亲近的人不需要说谢。
太小的事不需要说谢, 我们在生活中不太愿意直接表达我们的感 谢,而是愿意记在心中。事实上,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谢闪烁着 人性的光辉。要知道“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5 帮助别人。心理学家们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
人际关系, 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 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 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 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
日常生
活中的患难之交正说明这点。 这就是所谓“雪中送炭”的心理效 应。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与择业中,乐于助人也能促进人际交往。
网络也是大学生增进人际交往的途径之一。 但是很多大学生 并没有合理运用。“白天带书上课,晚上带钱上网”。在网络上 聊天交友, 是大学生在网上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各式各样的聊 天室是大学生漫游网络的 第一个驻足之所。网上游戏是一种 在线游戏因其具有交互性,更加显得魅力难挡,因此,游戏网站 也是大学生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有的大学生在游戏网站一呆就是
七八个小时,甚至逃课逃学,严重影响了学业。至于如何把网络 与自身的专业学习、人生发展、兴趣爱好结合起来, 很多学生则 是―片茫然。 这便失去了网络交往和学习的益处,
因此健康合理
的上网尤为重要。
(三) 职业规划一一提升自我的攀山梯
树立志向是定位人生, 奋斗志向是充实人生, 实现志向是升 华人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此大学生要从定位人生开始为自 己确立志向,制定职业规划。 它对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很大一部分学生想玩,但他们也知道要和过去的自己说 bye-bye 了,生命重新开始,一切重新洗牌。想学习,又始终觉得学不进 去,觉得自己应该懂事点了,可就是懂事不起来。同年的人有的 已经上班好几年了, 有的还在高中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而自己 却在迷途上不知往
返。 大学时代正值青年的宝贵年华, 短短几年, 一晃而过,经不起浪费,经不起折腾。 脱了线的风筝飞得不会高, 同样,没有规划的人生不会走得很远
大一规划: 初步了解职业,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要初步了解职 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大二规划:提高基本素质。应考虑清楚未来 是否深造或就业, 通过参加学生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能力。 大 三规划: 继续深造的学生为自己的目标打拼, 准备就业的学生则 应该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大四规划:开始毕业后工作 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 预习或模拟面试,参加面试等。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 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 拼命地吸取新知识, 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大学生应 该在学习中适时的制定短期的与长期的学习计划, 基于自身特点 勾画出的美丽可及的远景, 将产生一种积极向上、 不懈追求的内
在动力, 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自我激励作用的形成, 促进学生就 业力的提升。从而走出择业的心理困境。
(四) 理性恋爱――青春美妙的进行曲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 恋爱在大学校园中已经揭开了她神 秘的面纱,收获美好幸福的爱情已经成为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大学 愿望之一。爱情是人类高尚的精神体验,对于人生而言,个体心 理的成熟也能够正确客观地理解爱情。 在课堂中, 爱情不同于人 类其它的情感体验,它是个体独特的心灵历程。
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化情感“网恋”也应运而生。 网恋是一种介于虚幻和现实中的现象, 是网络的附属产物, 是在 聊天室和 BBs 里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人的心理在网络上的反映, 并反作用于人的意识,从而产生的一种假想。在许多人看来,网 恋既虚幻又浪漫, 似乎能给生活增添不少绚丽色彩, 越来越多的 人走进了网恋空间。而在大学生群体中总能听到类似这样的抱 怨:“……我们这代人惹了谁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
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 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 死人的工作做。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 能挣钱的时候, 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 候,人家是讲心的t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人家是讲金的。……” 因此目前在大学生中网恋也是很普遍的。
从个人的心理来看, 网恋产生的本质原因是虚拟现实在个人 的心理中产生现实的错觉, 在目前阶段, 网恋普遍上还只是一种
虚幻性大于现实性的网上行为。 因此, 对网恋进行理性分析和保 持正确认识相当必要。 无论是网恋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恋爱, 大学 生都应当理性。 理性的恋爱是自信的摇篮, 非理性的恋爱是自信 的杀手。要清楚往往在网络的世界里情深是青春担不起的重担, 情话只是偶尔兑现的谎言。理性的恋爱对我们的学习毫发不损, 反而会使学习、 生活得到更大的进步和改善。 当代大学生的性生 理发育虽然基本成熟, 但他们的心理发育相对滞后, 人生观还不 够稳定,学业基础还不够牢固,社会阅历还相对缺乏,还没有相 对独立的经济基础。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竞争形势越来越严 峻的当今时代,大学生理性恋爱的条件:
1、心理发展相对成熟是必备条件 2、人生观相对稳定是重
要标志。 3、相对牢固的学识基础是前提条件; 4、社会阅历相对 丰富是社会基础。 5、经济条件相对独立是物质基础。爱情不可 以被抑制,但爱是上苍赐予个体神圣的礼物,不可滥用,爱情不 是存在银行中的钱, 随需随取。 爱情的成本是人生情感成本最高 的。正确地理解爱情, 理性恋爱, 文明恋爱,才可能与幸福同行。
四、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 价值观念多元、 新闻舆论 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司马迁《报任安 》)
看来人处在黑暗中, 要使自己有利于黑暗, 唯一的办法是使自己 发光。大学这座象牙二塔中也许隐藏着你太多的无奈与悲伤, 经意间便陷入心理困境。可不必忧愁,在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 眼因多流泪而愈益清明, 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不要因为一 朵花而放弃整个春天, 也不要因为困境而放弃自己的未来。 于勤而慌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你不完美,但你也可以很精 彩!
业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