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寺庙园林不仅是我们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在园林发展的过程中,寺庙园
林作为异军突起的一支,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共同构成了我国三大园林体系。凭借独特的景观营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寺庙园林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洛阳的寺庙园林的发展是我国寺庙园林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它的发展变化不仅有利于增强洛阳的文化历史底蕴,更是有利于我们当代对于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洛阳寺庙园林;发展历史;环境特征
1
洛阳寺庙园林发展变迁东汉———形成时期。随着东汉年间佛教的传入,白马寺在洛阳建立,佛寺园林的发展也从这里开始了。魏晋南北朝———蓬勃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各民族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统治者也极力宣扬佛教加强统治,这也促进了佛寺建造的盛行,在龙门石窟的宾阳中洞,有序庄严的礼佛活动与人们虔诚、宁静的神态被精细地雕刻,反映了当时人们崇佛的风潮。北魏洛阳城鼎盛时期寺院达1367所。西汉末年,中原战火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而佛教所宣扬的极乐世界和修行来世福报的观念正好迎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北魏时期“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
洛阳四面环山,水系发达,洛水、谷水、涧水、瀍水穿城而过。北魏时期三条横贯东西的水道:其一北入大夏门,穿华林园,东达建春门;其二西入阖闾门,经西游园,东至东阳门;其三起自西明门,横城而过,东至青阳
规划上提供参考。首先,在三道沟村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发展产业规模,丰富产业样式,增加产业链,发展观光旅游与民俗旅游。充分利用三道沟村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既增强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延续性,又满足了游客的观光需求。其次是建设公共空间,可以利用废弃的空地和原本利用率不高的空间,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来打造利于村民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娱乐活动空间。在构建三道沟村独特的乡村生活氛围和提升村民的归属感的同时,也为村落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另外,对于村中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应该尽量保持院落空间形态的完整性,延续其生活生产的基本功能以及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传承的精神功能。在对原有建筑进行修葺和更新时,延续传统建筑原有的材料、色彩和肌理。在建筑外观上注重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的传承。在不影响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来提升居民的舒适度,延续传统建筑的生命力。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应该尊重整个村落的空间形态的完整性,尊重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准和舒适度,注重传统文化以及精神文脉的
门。[2]寺庙多临近水源丰富的地方建立。
佛寺发展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要交通便利。洛阳处于中原地区,它具有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北魏时期就有很多西域的僧侣来此地游历传教,在此翻译经文弘
[4]扬佛法。汤用彤先生说:“洛中自汉以来,已被佛化。”。城市中舍宅为寺和风景区建立佛寺是北魏时期的两种重要形式。在当时社会上的礼佛风尚的推动下,一时间掀起了建造寺庙的狂潮。大量的贵族们舍宅为寺,在繁华的都市中建起一座座寺庙,这在当时成为寺庙大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宅园其中的园林景观依附在建筑的周围,就成为庭院式的寺庙园林。一些风景秀丽的自然山水中,大量的寺庙建筑也相继落成,这种建制在自然风景区的寺庙园林与建筑石窟造像相结合,游赏兼备,在北魏时期大量地涌现出来,成为了洛阳寺庙园林发展过程中的又一种形式。景林寺园林,在南宋时期达摩沙门在洛阳的住所,“寺西有园,多绕奇传承。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长期保护和发展战略。
(收稿:2018-01-17)
:[1]李伯华,尹莎,刘沛林,等.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5(2):189-194.
[2]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
[3]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居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4]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1):7-12.
[5]王云才,杨丽,郭焕成.北京西部山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以门头沟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6(4):466-472.
[6]朱晓翔.我国古村落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5.
[7]张亚萍.朝阳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色浅析———以朝阳县三家子村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50-356.[8]韩伟.朝阳村落民居建筑囤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9)基金项目:2017年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20170540071)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7BH15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左瑞松(1993-),男,山西临汾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设计。通信作者:曹福存(1969-),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设计。
訛訔訋觼
生态绿化现代园艺
2018年第5期
果。春鸟秋蝉,鸣声相绕。中有禅穹,内置祗园精舍,形制虽小,巧构难比。加以禅阁虚静,隐室凝邃,嘉树夹
牗,芳杜匝阶,虽云朝市,想同岩谷。”
[5]图1龙门石窟自然景色(作者摄)图2龙门香山寺(作者摄)
2
洛阳寺庙园林体现的文化内涵
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洛阳凭借优势的交通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成为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碰撞、交融,取长补短,繁荣共进。西域胡人的文化印记也体现在了寺庙园林的营造中。
寺庙园林中渗透的书法绘画诗词楹联,丰富着我们的历史文化宝库。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在文学、建筑营造、园林发展规划方面对后世产生深远且浓重的影响。摩崖石刻、碑文篆刻、雕像绘画更是在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辉。宋代道教大师陈抟的“十字卷碑”,他称赞老子“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笔法豪放潇洒,浑厚奇伟,若“天岸马”“、人中龙”之雄起、奔放、具有独特的风格,历来为书家所称道。[6]3寺庙园林建筑的布局特点
最初建制寺庙时,塔在寺院的中央,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寺庙建筑按照中轴线布置,供奉佛像的佛殿多布置在中轴线上,僧房、斋房等多在一侧,洛阳的白马寺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殿依次布于中轴线上,鼓楼钟楼、客堂、藏经阁、法宝阁、居于两侧,在北魏时期已经形成多进式的院落格局,装饰华美。
图3白马寺建筑布局(作者摄)图4白马寺鼓楼(作者摄)
寺庙园林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促进了新的建筑形式
的产生———塔,它与中国的建筑相适应,逐渐向着木结构发展。最为著名的就是北魏时期的永宁寺佛塔,寺内九层木塔造型精美,装饰别致,塔高三百多尺,佛塔造型精美,装饰华丽,有用铜、铁、金、银和琉璃饰物,多层密檐,上有宝瓶。承露金盘,铁索相连。角悬金铃,铃声
訛訕訋觼
四野,其美丽形象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朵奇葩。[7]4
植物景观的塑造
寺庙园林在景观营造上的特色也是别具一格,力求营造旷奥幽深的静谧氛围。《洛阳伽蓝记》记载:“松竹拂檐,柳丝垂岸,香草护阶,菩提扶疏。”“青槐荫陌,绿树垂庭。“”林木扶疏,布叶垂阴。“”芳草知积,珍木连
阴。”[3]运用栝、柏、松、椿、桂等,高大葱郁的树木营造出了静谧安详的宗教寺院氛围,在植物的栽植上注意孤植与群植的结合,多运用铺地柏、翠竹等植物,与置石相结合来创造禅意的空间。菊花、牡丹、芍药、兰草为常用的花草植物,水生植物莲花等与水体的组合,清雅淡远。关林庙的旋生柏,树纹盘旋而上,相传关羽在此盘旋升天,结义柏似三棵树同根而生,传说为刘关张三人誓同生死,心灵感应所致。5问题与保护5.1问题
5.1.1扩建中景观设计的不协调。在一些寺庙中生硬的现代景观曲线、堆砌的大体量假山、人工开凿的水池过多的人为构筑依附于自然质朴的寺庙建筑周围,十分具有违和感。在关林庙的东部,从古柏林荫道走出,硬质驳岸的人工水池延续到入口后与旱地喷泉相连接再加上大理石铺装地面,与寺庙园林的氛围格格不入,这种过度人工化的园林景观也打破了寺庙园林旷奥幽静的意境美。
图5关林庙扩建景观
5.1.2过度商业化的冲击。过度的商业化使得寺庙园林被过度的包装,使其深层次的内涵被商业所掩盖。如今,寺庙园林内部高密度的商业销售经营业务遍布各个角落,寺庙出口人工建设的“古色古香”的商业街商品琳琅满目,商家拉客竞争造成市场秩序混乱。过度商业化是寺庙园林在当今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5.1.3环境污染带来的破坏。洛阳龙门石窟四周,修路建桥等市政工程接连不断,造成黄土堆积、尘土飞扬,
采矿、采石厂比比皆是,产生的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和
图6龙门石窟周边环境
2018年第5期现代园艺生态绿化论红豆杉的观赏价值与功效作用郭峰
(河北省高阳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园林绿化所
071500)
: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木不仅古老珍稀,而且全身是宝。树干甚至树叶、
树枝都能提炼出一种治癌良药,此药是黄金价格的180倍,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
:红豆杉;植物形态;功效作用
红豆杉的植物形态红豆杉为常绿乔木,高30m,干径达1m。叶螺旋状,基部扭转为2列,条形。小枝互生,到秋天变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冬芽鳞片背部圆或有钝棱脊;镰刀形叶子,二列式,长1.5~3cm,比其他红豆杉属的更阔,末端尖而细小,叶底有2道黄间;花腋生,雌雄异株,雌花只有1个胚珠,下托鳞片数枚;扁卵形种子,两侧各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围有红色杯状假种皮。成熟期在9~11月。红豆杉在中国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原产地年均气温2~7℃,年均降水750~1000mm。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30℃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25℃,属阴性树种。喜湿润但怕涝,适宜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大多采用种子繁殖。2红豆杉的观赏价值
中国红豆杉树形美观大方,四季常青,果实成熟期红绿相映的颜色搭配令人陶醉,可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园艺观赏等方面,是新世纪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优良树种,现常用于高档的庭院绿化观赏。房前屋后,荒坡空地,道路两旁也适宜种植,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效益显著。
水体污染影响着石窟内的环境,加重了它的风化,一些洞龛常年受到污染物的侵蚀,日益残破,对它们的保护迫在眉睫。5.2保护建议
面对这些问题,决策者、规划者应该联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政府要制定合理的保护政策,促进寺庙园林的修复重建工程,让寺庙园林保持原有的文化氛围,防止过度商业化的侵蚀,同时借助新闻媒体等公共宣传途径,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提升大家的文化保护意识。规划设计者在寺庙园林的保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方案设计中要从实地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寺庙的场地特点使方案与周围的环
1在园林绿化,室内盆景方面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如利用珍稀红豆杉树制作的高档盆景,在北
京、上海、深圳等地卖到30万元/盆,成为城市绿化和家居美化新贵,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珍贵的“摇钱树”。自然界中的紫杉醇主要存在于红豆杉树的全身,而树皮的含量最高,达0.01%左右。但红豆杉是一种缓生树种,全世界非常稀少,美国早已将其列入保护树种。在亚洲,中国、缅甸、印尼等国拥有的野生红豆杉较多。红豆杉树干材质坚硬,密度高,木质细腻,心材紫红色,原木呈现桔红色,有一丝淡淡怡人的清香,是高级家具和工艺品的特种用材。特别是红豆杉根部很奇特,可以根据红豆杉根部形状,雕刻出各种造型的红豆杉根雕。红豆杉制品表面光洁明亮,纹理清晰,细密,纹线弯曲盘绕,处处流溢着纯真、自然的美。红豆杉具有极其耐腐的特点,且其外形稳定,不易变形,因而倍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
红豆杉有治疗癌症的强大功效。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中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据专家介绍,紫杉醇不溶于水或酒精之类溶解物,它的淬取技术非常复杂、加工程序十分严密,直接使用红豆
境特色相适应,与城市的文化内涵相协调,保护寺庙园林原有的景观氛围,增加更富特色生动的园林景观,而不是生硬的附加堆砌。寺庙园林是洛阳乃至人类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它的保护迫在眉睫。(收稿:2018-01-15)
:[1]《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J].史学月刊,2010,06:187[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商务印书馆,1936:96
[3][北魏]杨衒之,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4]龙门石窟陈抟十字卷碑景点介绍
[5]王铎.北魏洛阳规划及其城历史地位[J].华中建筑,1992,02[6]杨炫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卷一)·长秋寺》
[7]施侠.南京佛寺园林历史文化内涵及环境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3
訛訖訋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